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2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属于地下室加固技术领域。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包括:多个锚固组件,锚固组件间隔设置,用于将抗水板与地基连接;疏排水面层,疏排水面层设置在抗水板的表层,用于对抗水板少量渗出地下水的疏导;以及导水边沟,导水边沟设置在疏排水面层靠近外墙的位置,导水边沟与疏排水面层和集水井连通,用于对地下水的汇集和排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动抗浮和被动导流相结合的方式对地下室进行加固,相较于现有的加固方式,具有安全性高,耐久性好、经济造价低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室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目前,既有地下室上浮后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加固:
[0004]第一种:在地下水量较小区域采用泄压排水方式降低地下水水头高度,从而减少地下水浮力,来保证地下室的结构安全。但是该方式在地下水含量较丰富区域(如卵石地基)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地下水量很大,可能常年都需要抽水,后期需要专人进行维护,如果设备损坏,排水不及时容易造成水压力迅速上升,导致地下室上浮、结构损伤。二是长期排水会造成地基形成渗水通道,造成细颗粒被水流带走,进而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导致基础或抗水板与地基脱开,甚至造成基础沉降,导致结构二次损伤。
[0005]第二种:破拆损伤的抗水板,重新施工抗浮锚杆。该方式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对已有结构的二次伤害较大。
[0006]第三种:在已有抗水板上增设抗浮锚索,进行主动抗浮。该方式优点是锚索容易运输,安装。缺点是锚索长期来看存在应力松弛,特别是循环荷载作用下,下降更快,导致抗浮力降低;锚索受拉后,锚固体中形成微裂隙,承压地下水易通过裂缝沿着锚索内部缝隙从锚头锚具渗出,造成锚头锈蚀,甚至锚具夹片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以解决既有地下室上浮后抗浮加固措施的安全性较低,耐久性差、经济造价高的问题。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包括:
[0010]多个锚固组件,锚固组件间隔设置,用于将抗水板与地基连接;
[0011]疏排水面层,疏排水面层设置在抗水板的表层,用于对抗水板渗出地下水的疏导;
[0012]以及导水边沟,导水边沟设置在疏排水面层靠近外墙的位置,导水边沟与疏排水面层和集水井连通,用于对地下水的汇集和排放。
[0013]进一步地,上述疏排水面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排水板和细石砼面层;排水板与抗水板之间形成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导水边沟连通。
[0014]进一步地,上述细石砼面层的内部设有钢筋网片。
[0015]进一步地,上述疏排水面层还包括设置在抗水板裂缝中的填充层。
[0016]进一步地,上述排水板与抗水板通过膨胀螺钉连接。
[0017]进一步地,上述导水边沟靠近外墙的一侧设有防水层,导水边沟靠近疏排水面层
的一侧设有多孔砖,导水边沟的顶部设有盖板,导水边沟的底部延伸至抗水板的混凝土基面处。
[0018]进一步地,上述锚固组件包括预应力钢筋、垫板以及自锁螺母;预应力钢筋的一端穿过抗水板伸入到地基中,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套设有垫板并通过自锁螺母锁紧。
[0019]进一步地,上述预应力钢筋呈多段,相邻两段通过精轧连接器连接。
[0020]进一步地,上述每一段预应力钢筋的长度为2.5m至3m。
[0021]进一步地,上述抗水板用于预应力钢筋伸入的锚孔的孔口出设有堵漏层。
[002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设置锚固组件,对地下室进行主动抗浮,设置疏排水面层,对地下水进行疏导,由于地下室上浮后,地下室会表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通过设置导水边沟,能够有效将地下水进行排出,相较于现有的加固方式,具有安全性高,耐久性好、经济造价低的优点。
[0024](2)本技术的锚固组件相较于现有的抗浮锚索,可靠性更高,锚杆应力损失更小,在潮湿环境下不易生锈,同时,锚杆分成多段式,便于在地下室内进行施工,相邻锚杆通过精轧连接器进行机械连接,连接简单、受力可靠,避免出现锚索锚具夹片失效的情况。
[0025](3)本技术的疏排水面层兼顾抗水板和排水通道,能有效对通过抗水板裂缝渗出的少量地下水进行导流,并通过排水边沟排出地下水,地下水流动较缓,减少地基土冲刷流失,大大减小了相邻建筑基础沉降的可能,有效保障了建筑结构安全。
[0026](4)本技术对地下室加固时,施工方便、破坏面积小,对既有结构的二次损伤较小,从而可以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相较于拆除原抗水板重新施打抗浮锚杆+新做抗浮锚杆的方法,节约预算约70%,工期缩短60%。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加固后的地下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加固后的地下室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中:10

锚固组件;11

预应力钢筋;12

垫板;13

自锁螺母;20

疏排水面层;21

排水板;22

细石砼面层;23

排水通道;24

钢筋网片;30

导水边沟;31

防水层;32

多孔砖;33

盖板;40

抗水板;60

外墙;70

集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1]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工结构,包括:
[0032]多个锚固组件10,多个锚固组件10均匀间隔设置在地下室既有的抗水板40上,用于将抗水板40与地基进行连接,对地下室进行主动抗浮;
[0033]疏排水面层20,疏排水面层20设置在抗水板40的表层,用于对抗水板少量渗出地下水的疏导,同时能够抵抗车辆的碾压冲击;锚固组件10的头部埋设在疏排水面层20内,即在施作疏排水面层20前,先设置锚固组件10;
[0034]以及导水边沟30,导水边沟30设置在疏排水面层20靠近外墙60的位置,导水边沟
30与疏排水面层20和集水井70连通,用于对地下水的汇集和排放;地下室上浮后,会出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通过在地下室的外墙处设置导水边沟30,能够有效将地下水排除,相较于现有的抗浮锚索,可靠性更高,锚杆应力损失更小。
[0035]锚固组件10包括预应力钢筋11、垫板12以及自锁螺母13,预应力钢筋的一端穿过抗水板40伸入到地基中,预应力钢筋11的另一端套设有垫板12并通过自锁螺母13锁紧。在本实施例中,垫板12与抗水板40的混凝土基面接触,避免锚固组件10的松动。
[0036]为了便于预应力钢筋11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预应力钢筋11呈多段,每一段的长度为2.5m至3m之间,以小于地下室高度为准以及能够施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锚固组件(10),所述锚固组件(10)间隔设置,用于将抗水板(40)与地基连接;疏排水面层(20),所述疏排水面层(20)设置在抗水板(40)的表层,用于对抗水板渗出地下水的疏导;以及导水边沟(30),所述导水边沟(30)设置在疏排水面层(20)靠近外墙(60)的位置,所述导水边沟(30)与所述疏排水面层(20)和集水井(70)连通,用于对地下水的汇集和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排水面层(20)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排水板(21)和细石砼面层(22);所述排水板(21)与抗水板(40)之间形成排水通道(23),所述排水通道(23)与所述导水边沟(3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砼面层(22)的内部设有钢筋网片(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排水面层(20)还包括设置在抗水板裂缝中的填充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上浮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21)与抗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嘉李自停杨静陈智才熊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