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隋慧娟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1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涉及神经内科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滑块。它能够通过固定柱、滑杆、固定板、第二伸缩弹簧、固定框、指套、第三伸缩弹簧、滑块和限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于手指进行锻炼的目的,通过固定柱、第二固定筒限位块、滑槽、滑块、限位杆、槽口、第五伸缩弹簧、凹槽、第二伸缩杆、连接杆和第六伸缩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于装置拉力的调整,能够保证装置位置做好的锻炼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患者的手指再次受到伤害。免患者的手指再次受到伤害。免患者的手指再次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
,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211301958U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手指大小进行调节指环的尺寸,但是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够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节装置的拉力,在拉力过大的时候可能会对患者的手指再次造成损伤,在拉力过小的时候不能够起到恢复手指的作用;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内壁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五个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二伸缩弹簧,十个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五个固定框,十个所述滑杆分别与五个固定框固定连接,十个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分别与五个固定框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均设置有指套,每个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伸缩弹簧,十个所述第三伸缩弹簧分别与五个指套固定连接。
[0006]每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开设有六个等距离排列的槽口,每个所述槽口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每个所述槽口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筒,每个所述第二固定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十二个所述槽口的后端分别与十二个限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固定筒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五伸缩弹簧,十二个所述第五伸缩弹簧分别与十二个槽口固定连接,十二个所述第五伸缩弹簧分别与十二个限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每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均贯穿滑槽的内壁并延伸至凹槽
的内部,十二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与两个滑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六伸缩弹簧,十二个所述第六伸缩弹簧分别与两个滑板固定连接,十二个所述第六伸缩弹簧分别与两个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一伸缩弹簧。
[0008]进一步的,十个所述第一伸缩弹簧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十个所述第一伸缩弹簧分别与十个限位盘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握把,两个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每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伸缩弹簧,四个所述第四伸缩弹簧分别与两个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四伸缩弹簧分别与四个滑块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三伸缩弹簧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筒,十个所述第一固定筒分别与五个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十个所述第一伸缩杆分别与五个指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固定柱、滑杆、固定板、第二伸缩弹簧、固定框、指套、第三伸缩弹簧、滑块和限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于手指进行锻炼的目的,通过固定柱、第二固定筒限位块、滑槽、滑块、限位杆、槽口、第五伸缩弹簧、凹槽、第二伸缩杆、连接杆和第六伸缩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于装置拉力的调整,能够保证装置位置做好的锻炼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患者的手指再次收到伤害。
[0015]2、本技术通过限位盘和第一伸缩弹簧之间稳定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于滑杆限位的同时能够增加降低第二伸缩弹簧受到的拉力,可以增加第二伸缩弹簧的使用寿命,通过握把可以拉动滑板更加方便,通过第四伸缩弹簧可以使滑块能够自动复位,通过第一固定筒和第一伸缩杆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指套和第三伸缩弹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固定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固定柱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固定柱;2、握把;3、滑板;4、限位盘;5、第一伸缩弹簧;6、滑杆;7、固定板;8、第二伸缩弹簧;9、固定框;10、第一固定筒;11、指套;12、第一伸缩杆;13、第三伸缩弹簧;14、第二固定筒;15、限位块; 16、滑槽;17、滑块;18、第四伸缩弹簧;19、限位杆;20、槽口;21、第五伸缩弹簧;22、凹槽;23、第二伸缩杆;24、连接杆;25、第六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对于装置拉力的调整,能够保证装置位置做好的锻炼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患者的手指再次收到伤害。
[0024]参见图1~图5,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柱1,固定柱1的材质设置为具有足够硬度的材质,同时质量需要较轻。
[0025]两个固定柱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内壁的摩擦系数较小,在滑块17滑动的时候不会产生磨损。
[0026]两个滑槽1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对于滑块17起到限位的目的,两个滑槽1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滑块17。
[0027]两组滑块17的内壁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9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柱1之间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7,固定板7起到固定第二伸缩弹簧8的作用。
[0028]每个限位杆19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伸缩弹簧18,四个第四伸缩弹簧18分别与两个滑槽16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9]四个第四伸缩弹簧18分别与四个滑块17固定连接,通过第四伸缩弹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用手指屈伸运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柱(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6),两个所述滑槽(16)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两个所述滑槽(1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组相对称的滑块(17),两组所述滑块(17)的内壁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9)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1)之间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板(7),两个所述固定板(7)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五个滑杆(6),每个所述滑杆(6)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二伸缩弹簧(8),十个所述第二伸缩弹簧(8)分别与两个固定板(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7)之间设置有五个固定框(9),十个所述滑杆(6)分别与五个固定框(9)固定连接,十个所述第二伸缩弹簧(8)分别与五个固定框(9)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固定框(9)的内部均设置有指套(11),每个所述固定框(9)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伸缩弹簧(13),十个所述第三伸缩弹簧(13)分别与五个指套(1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槽(16)的内壁均开设有六个等距离排列的槽口(20),每个所述槽口(20)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5),每个所述槽口(2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筒(14),每个所述第二固定筒(14)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23),十二个所述槽口(20)的后端分别与十二个限位块(15)的正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固定筒(14)的外表面均套设有第五伸缩弹簧(21),十二个所述第五伸缩弹簧(21)分别与十二个槽口(20)固定连接,十二个所述第五伸缩弹簧(21)分别与十二个限位块(1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1)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22),每个所述凹槽(2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板(3),每个所述第二伸缩杆(23)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4),每个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隋慧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