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08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包括储存盒和多组辅助筒,多组辅助筒环绕设置于所述储存盒外圆周侧,且所述辅助筒沿所述储存盒径向延伸,所述辅助筒内部设置有施肥组件;所述施肥组件包括贯穿所述辅助筒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与所述辅助筒间隙配合,所述下料筒伸入所述储存盒内一端设置有挡片,所述下料筒另一端连通有钻筒,该钻筒外圆周侧设置有螺旋状钻刀,钻筒与辅助筒之间的下料筒外侧套设有弹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盘状储存盒存放肥料,利用操纵架推动储存盒及其外部结构进行旋转行走,以利用多组施肥组件交替刺入土壤中进行连续施肥,无需人工挖坑放置肥料,使用便捷,施肥速度更快,降低人工劳动量,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丹参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丹参又名红根,属双子叶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茎均可入药,丹参片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心绞痛、高血压、颈椎病以及胸中憋闷等病症,而且其药效可靠、副作用小,在中医治疗疾病时常被用到。利用人工栽培可以大幅提高丹参产量,在丹参育苗过程中,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施肥。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丹参苗施肥过程是人工根据丹参苗位置进行挖坑施肥,效率低下,施肥速度慢,人工劳动量大,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设置圆盘状储存盒存放肥料,利用多组施肥组件交替刺入土壤中进行连续施肥,无需人工挖坑放置肥料,使用便捷,施肥速度更快,降低人工劳动量,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包括储存盒和多组辅助筒,多组辅助筒环绕设置于所述储存盒外圆周侧,且所述辅助筒沿所述储存盒径向延伸,所述辅助筒内部设置有施肥组件;
[0007]所述施肥组件包括贯穿所述辅助筒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与所述辅助筒间隙配合,所述下料筒伸入所述储存盒内一端设置有挡片,所述下料筒另一端连通有钻筒,该钻筒外圆周侧设置有螺旋状钻刀,所述钻筒与所述辅助筒之间的所述下料筒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辅助筒内侧的所述下料筒上纵向贯穿有连通槽。
[0008]采用上述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开启盖板以将肥料置入储存盒中,之后推动操纵架以支撑储存盒及其外侧辅助筒和施肥组件作为轮形部件进行旋转,储存盒旋转行走过程中,多组施肥组件的钻筒交替扎入土壤中,旋转到储存盒下方的一组钻筒受到储存盒的重量下压,再次过程中,钻筒顶端下料筒与辅助筒产生相对位移,下料筒上的连通槽伸入储存盒内部,同时弹簧受压产生压缩,储存盒内部肥料沿连通槽导入下料筒内,从而通过连通下料筒的钻筒将肥料导入土壤中,完成一次施肥动作;在下料筒与辅助筒产生相对位置过程中,下料筒在外侧导向柱引导作用下,通过导向槽驱动导向柱以及下料筒产生旋转,与此同时,下料筒底端的钻筒同步转动,钻筒旋转钻入土壤中,进而增加钻筒代替人工挖坑的深度,同时在该组施肥组件跟随储存盒旋转到不受压状态时,通过压缩后的弹簧顶推钻筒带动下料筒复位,同时下料筒到导向柱与导向槽配合导向下反向转动,以提高钻筒从土壤中分离的顺畅性,且在该组施肥组件旋转到不受压状态时,通过弹簧拉动下料筒以保持挡片对储存盒内圆周壁的抵紧封闭状态。
[0009]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筒外圆周侧贯穿有螺旋状延伸的导向槽,所述下料筒外圆周
侧固定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入所述导向槽内且与该导向槽滑动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盒为正面开口的圆盘状空腔结构,该储存盒前侧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盖板。
[0011]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中部纵向设置有转轴,所述盖板外圆周侧与所述储存盒内壁螺纹配合,所述转轴正面端部固定有旋钮。
[0012]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盒内壁圆周环绕设置有多组挡片,所述挡片后侧固定于所述储存盒后壁前侧,且所述挡片正面与所述盖板相抵紧。
[0013]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盒后方设置有操纵架,该操纵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储存盒背部中心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中部转动设置有连杆。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动座一端向外侧倾斜,该连杆外端部固定有圆柱状握把。
[0015]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压缩行程大于所述连通槽长度。
[0016]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圆盘状储存盒存放肥料,利用操纵架推动储存盒及其外部结构进行旋转行走,以利用多组施肥组件交替刺入土壤中进行连续施肥,无需人工挖坑放置肥料,使用便捷,施肥速度更快,降低人工劳动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储存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储存盒;101、隔板;2、辅助筒;201、导向槽;3、施肥组件;301、下料筒;302、挡片;303、连通槽;304、钻筒;305、弹簧;306、导向柱;4、盖板;401、转轴;402、旋钮;5、操纵架;501、连杆;502、转动座;503、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包括储存盒1和多组辅助筒2,多组辅助筒2环绕设置于储存盒1外圆周侧,且辅助筒2沿储存盒1径向延伸,辅助筒2内部设置有施肥组件3;
[0026]施肥组件3包括贯穿辅助筒2的下料筒301,下料筒301与辅助筒2间隙配合,下料筒
301伸入储存盒1内一端设置有挡片302,下料筒301另一端连通有钻筒304,该钻筒304外圆周侧设置有螺旋状钻刀,钻筒304与辅助筒2之间的下料筒301外侧套设有弹簧305,辅助筒2内侧的下料筒301上纵向贯穿有连通槽303,弹簧305的压缩行程大于连通槽303长度,确保下料筒301受压后可顶推弹簧305压缩进而将连通槽303位置伸入储存盒1内,以便于储存盒1内肥料可通过连通槽303导入下料筒301内。
[0027]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辅助筒2外圆周侧贯穿有螺旋状延伸的导向槽201,下料筒301外圆周侧固定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导向柱306,导向柱306穿入导向槽201内且与该导向槽201滑动配合,以在下料筒301受压收入辅助筒2内时通过导向柱306引导下料筒301产生旋转,增加钻筒304钻入土壤中的深度以及便捷性;
[0028]储存盒1为正面开口的圆盘状空腔结构,该储存盒1前侧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盖板4,盖板4中部纵向设置有转轴401,盖板4外圆周侧与储存盒1内壁螺纹配合,转轴401正面端部固定有旋钮402,储存盒1内壁圆周环绕设置有多组挡片302,挡片302后侧固定于储存盒1后壁前侧,且挡片302正面与盖板4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盒(1)和多组辅助筒(2),多组辅助筒(2)环绕设置于所述储存盒(1)外圆周侧,且所述辅助筒(2)沿所述储存盒(1)径向延伸,所述辅助筒(2)内部设置有施肥组件(3);所述施肥组件(3)包括贯穿所述辅助筒(2)的下料筒(301),所述下料筒(301)与所述辅助筒(2)间隙配合,所述下料筒(301)伸入所述储存盒(1)内一端设置有挡片(302),所述下料筒(301)另一端连通有钻筒(304),该钻筒(304)外圆周侧设置有螺旋状钻刀,所述钻筒(304)与所述辅助筒(2)之间的所述下料筒(301)外侧套设有弹簧(305),所述辅助筒(2)内侧的所述下料筒(301)上纵向贯穿有连通槽(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筒(2)外圆周侧贯穿有螺旋状延伸的导向槽(201),所述下料筒(301)外圆周侧固定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导向柱(306),所述导向柱(306)穿入所述导向槽(201)内且与该导向槽(201)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丹参育苗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盒(1)为正面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哲锋尤宇新吴慧跃董利宽马克义毛敬斋孙进飞王小梅
申请(专利权)人:伊川县玉地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