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506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设于人体胸部,用于检测自主神经与中枢神经的耦合情况;震动器,设于水垫下部并与其贴紧,用于靶向发射振荡频率并通过水波作用于身体;中央处理器,设于床内下部,分别与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以及震动器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身体内在的振荡频率自动调谐水床振动器的频率,以达到最佳睡眠效果。所述中央处理器实时调节震动器的震动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无创、操作简单,能够居家提升睡眠效果、持续改善失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床振动控制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失眠患病率约为10%

15%,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频率每周至少3次、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与全身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互为因果、相互恶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临床上治疗失眠,目前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

I)、药物疗法和辅助疗法。然而,失眠症状的复发率高达60%。
[0003]当人们乘车时(如火车等),车辆行驶造成的低频振动经常使人昏昏欲睡。理论上,外部环境的低频振动可诱导大脑生物电波的低频振动,从而促进和维持睡眠。因此,低频机械振动能缩短了入睡时间,如果入睡后缓慢降低振动频率,则有助于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0004]当前普遍存在的休闲用水床,缺少一套震动控制系统,使其能用于帮助失眠患者促进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设于人体胸部,用于检测自主神经与中枢神经的耦合情况;
[0007]震动器,设于水垫下部并与其贴紧,用于靶向发射振荡频率并通过水波作用于身体;
[0008]中央处理器,设于床内下部,分别与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以及震动器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身体内在的振荡频率自动调谐水床振动器的频率,以达到最佳睡眠效果。
[0009]作为改进,所述中央处理器实时调节震动器的震动频率。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无创、操作简单,能够居家提升睡眠效果、持续改善失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结合附图1,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设于人体胸部,用于检测自主神经与中枢神经的耦合情况;
[0014]震动器,设于水垫下部并与其贴紧,用于靶向发射振荡频率并通过水波作用于身体;
[0015]中央处理器,设于床内下部,分别与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以及震动器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身体内在的振荡频率自动调谐水床振动器的频率,以达到最佳睡眠效果。
[0016]所述中央处理器实时调节震动器的震动频率。
[0017]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人体躺在水床上,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将人体睡眠状态的生物电信号传送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计算并向震动器输出相应的震动频率调节信号,调节信号实时更新,震动器对水垫提供相应频率的震动,水垫内的水波传至人体从而促进睡眠。
[0018]本水床振动控制系统,无创、操作简单,能够居家提升睡眠效果、持续改善失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0019]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床振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心肺耦合状态检测仪,设于人体胸部,用于检测自主神经与中枢神经的耦合情况;震动器,设于水垫下部并与其贴紧,用于靶向发射振荡频率并通过水波作用于身体;中央处理器,设于床内下部,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炳虎任冬梅郭志伟熊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