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5061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均与车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车门下端装饰板的毫米波雷达及安装在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的激光雷达,通过本系统实现车门周围障碍物感应,获取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不开启,或控制车门暂停开启,有效防止汽车自开门过程中发生人员、车辆撞门的交通安全事故。通安全事故。通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普及,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因疏忽大意、未观察到车门附近行人或车辆而直接开车门,造成人员、车辆撞门的安全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如何防止撞门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另外,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内有限的停车位间距设计虽然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汽车的乘员开启车门上下车的便利性,但是汽车种类的差异导致车身宽度千差万别,如果按照最大乘用车尺寸设计城市内两两平行的停车位空间,必然造成资源浪费。为尽可能多的满足停车需求,目前市内停车位的空间仅为够用,谈不上宽敞。并且,如果再遇到个别司机不规范停车现象,无法保证实际尽可能的等间距停车,必然会导致个别车位空间狭小,乘员下车时由于未留意空间大小导致突然大角度开启车门造成不必要的双方汽车损伤。为此开发汽车自动控制车门开启角度防撞装置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车门开启过程中容易因疏忽大意造成人员、车辆撞门的安全事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车门下端装饰板的毫米波雷达及安装在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的激光雷达,通过本系统实现车门周围障碍物感应,获取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不开启,或控制车门暂停开启,防止汽车自开门过程中发生撞门交通安全事故。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所述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均与车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车门下端装饰板的毫米波雷达及安装在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的激光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激光雷达均包括芯片及与所述芯片耦接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两个接收天线,所述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激光雷达均通过所述芯片控制所述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信号及控制所述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并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所述A/D数模转换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均与车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毫米
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车门下端装饰板由塑料制成,设有安装孔,毫米波雷达设置于安装孔内,毫米波雷达包括第一芯片及与第一芯片耦接的第一发射天线和至少两个第一接收天线,通过第一芯片控制第一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信号及控制第一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并将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A/D数模转换器,实现车门下端障碍物感应;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由红透PC材料制成,无需开孔,激光雷达安装在饰板背后,激光雷达包括第二芯片及与第二芯片耦接的第二发射天线和至少两个第二接收天线,通过第二芯片控制第二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信号及控制第二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并将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A/D数模转换器,实现车门上端障碍物感应;A/D数模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DSP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获得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角度控制器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不开启,或控制车门暂停开启。当有自动开启车门请求时,通过本系统实现对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识别感应,并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自动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暂时不开启;在车门开启过程中,继续对车门周围障碍物进行识别感应,并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情况控制车门是否暂停开启。本系统可以防止汽车自开门过程中发生人员、车辆撞门的交通安全事故,同时避免汽车停靠后乘员下车时由于未留意空间大小导致突然大角度开启车门造成不必要的双方汽车损伤。
[0007]作为优选,所述A/D数模转换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采样、频谱分析,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将所述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DSP处理器。
[0008]作为优选,所述DSP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处理,获得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并将所述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传输给所述角度控制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自动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当有自动开启车门请求时,获取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角度控制器据此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暂时不开启;在车门开启过程中,继续获取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角度控制器据此控制车门是否暂停开启。
[0010]作为优选,所述角度控制器设置在车门铰链处。角度控制器设置在车门铰链处,用于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不开启,或控制车门暂停开启。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车门下端装饰板采用塑料制成。由于车门下端装饰板是塑料制成的,可以做开孔处理,利于毫米波雷达布局,实现车门下端物体或人的感应。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采用红透PC材料制成。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采用红透PC材料,激光雷达可以安装在饰板背后,无需开孔,通过穿透材料实现车门上端物体或人的感应。
[0013]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车门下端装饰板安装毫米波雷达,在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安装激光雷达;步骤S2:当有自动开启车门请求时,开始探测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步骤S3: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自动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方法,先在塑料制成的车门下端装饰板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安装毫米波雷达,在红透PC材料制成的车
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背后安装激光雷达;当有自动开启车门请求时,对车门周围障碍物进行识别感应,获取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自动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或控制车门暂时不开启;在车门开启过程中,继续对车门周围障碍物进行识别感应,获取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并根据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控制车门是否暂停开启。本方法实现对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识别感应,避免车门在开启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撞击,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使自动驾驶汽车更加智能化,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0015]作为优选,步骤S2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1:当有自动开启车门请求时,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开始工作,通过芯片控制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信号,控制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将电磁波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所述障碍物探测装置、A/D数模转换器、DSP处理器和角度控制器均与车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障碍物探测装置包括安装在车门下端装饰板的毫米波雷达及安装在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的激光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激光雷达均包括芯片及与所述芯片耦接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两个接收天线,所述毫米波雷达和所述激光雷达均通过所述芯片控制所述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信号及控制所述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并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所述A/D数模转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数模转换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采样、频谱分析,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将所述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DSP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SP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计算处理,获得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并将所述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传输给所述角度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车门周围障碍物的角度信息自动控制车门的开启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器设置在车门铰链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下端装饰板采用塑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汽车自开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B柱饰板和前三角饰板采用红透PC材料制成。8.基于毫米波雷达和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立锋苏振华王欢王珊吴益帆金颖
申请(专利权)人: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