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压紧卡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480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压紧卡箍装置,它包括卡箍,所述卡箍的一端固定于装置支座的底部,所述卡箍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装置支座的下部固定于调整支座的底部,所述装置支座上固定有可驱动所述调整支座沿直线方向前后移动并定位、调整所述卡箍的锁紧直径大小的驱动锁紧结构。通过气缸传动或杠杆驱动机构使卡箍锁紧管道,再通过转动手柄微调卡箍的锁紧直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卡箍磨损,延长了卡箍使用寿命,保证了卡箍的锁紧效果,卡箍可以气源或液压或手动驱动为动力源,大大降低了对套筒、风枪或手持电枪的依赖,有效降低了管道的锁紧成本,并保证了锁紧效果,对不同尺寸的管道锁紧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紧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紧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压紧卡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管路连接设备
,具体地指一种快速压紧卡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发动机试验中的各种管路连接主要以涡轮蜗杆式重型卡箍进行压紧密封,涡轮蜗杆式重型卡箍采用蜗轮蜗杆和螺纹传动来调节卡箍的锁紧直径,因此卡箍过度依赖于套筒和风枪(或手持电枪)进行装配,风枪与手持电枪价格和成本高,同时涡轮蜗杆式重型卡箍经过反复拧紧和装卸后会造成磨损,导致涡轮蜗杆式重型卡箍寿命短、强度低,高压状态下容易崩断。
[0003]申请号为201720884537.8,名称为《调压器阀筒快拆工具》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调压器阀筒快拆工具,包括两个提手以及由左半卡环和右半卡环共同围成的环形卡箍,两个所述提手对称设置有环形卡箍的外周壁上,左半卡环和右半卡环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弧形橡胶垫,左半卡环与右半卡环的一端铰接,另一端装有快速锁紧调节装置,快速锁紧调节装置包括快压扳手和调节螺钉,快压扳手一端设有偏心部,偏心部与快压扳手为一整体,偏心部与调节螺钉头部铰接,调节螺钉的尾部依次穿过右半卡环和左半卡环上开设的通孔后,与两个锁紧螺母连接,调节螺钉的杆体上套有弹簧,弹簧顶在左半卡环与右半卡环之间。所述弧形橡胶垫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凸点。所述调节螺钉的上部套有塑料垫块,塑料垫块一端与右半卡环紧贴,另一端与偏心部紧贴。所述提手的外周壁上设有滚花。在调压器分解拆卸后,首先将左半卡环和右半卡环夹在阀筒上,然后按下快压扳手,待其夹紧后,向上提拉两个提手,实现阀筒的快速拆卸;对于不同规格的阀筒,可通过旋转螺母来调节左半卡环与右半卡环一端的开口大小,从而实现对不同规格阀筒的夹紧与拆卸。
[0004]申请号为202021720707.7,名称为《多功能移动供气车》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移动供气车,包括气瓶本体,所述气瓶本体的底部支撑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安装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两个车轮和一个支腿;所述气瓶本体的下部圆周上安装有下卡箍,所述下卡箍的圆周上安装有下箍座;所述气瓶本体的上部圆周上安装有上卡箍,所述上卡箍的圆周上安装有上箍座;所述上箍座与下箍座的支撑底面平行于气瓶本体的轴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且垂直于所述底座,两个车轮的轮轴共轴线且轮轴轴线平行于所述下箍座的支撑底面;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焊接有两根向上延伸的底座立杆,两底座立杆对应位于两车轮的上方,两底座立杆的上端与所述下箍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卡箍的圆周上呈正三角形分布对称铰接有下端可张开的三根撑杆。气瓶本体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固定有上卡箍和下卡箍,底座通过底座立杆与下箍座固定连接。装车或卸车时,下部的支腿及上部的上箍座可以抓取,便于工人搬运。汽车运输时,三根撑杆收拢;气瓶本体平放,通过上箍座和下箍座搁置在车厢底板上,便于运输且气瓶本体不会发生滚动。卸车后抓住上箍座使气瓶本体向前倾斜,使支腿下端的支脚板离地,通过两个车轮行进,上箍座作为上端的扶手即可以短距离移动。到达施工现场后,将气瓶本体竖起,支腿的下端通过支脚板支撑在地面上,大大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松软地面上不容易下陷,与两个车轮形成小三角支撑;然后将三根撑
杆对称撑开,撑杆下端插入地面中,形成大三角形支撑,如此可确保气瓶本体保持在竖直状态,确保安全生产。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洁,体积较小,增加的气瓶重量很有限,可以取代额外的专用车,不占用额外的车辆货物空间,便于转运;同时满足运输固定、搬运把手、短距离行进、作业现场安全摆放及固定的需要,方便实用,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好。所述上卡箍由三等分的圆弧通过两个上卡箍铰链铰接而成,上卡箍的开口处通过上卡箍搭扣相互连接合围,其中一个上卡箍铰链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开口相背的上卡箍C形钩,每组上卡箍C形钩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上箍座呈一字形,所述上箍座面向上卡箍的顶面两端焊接有两对上箍座凸耳,两对上箍座凸耳向上卡箍所在的方向水平伸出,每对上箍座凸耳之间连接有竖向延伸的上箍座销轴,两上箍座销轴的轴线均平行于气瓶本体的轴线且分别嵌于相应的上卡箍C形钩中。上卡箍的圆弧分为三等分通过两个上卡箍铰链成整体,可以使上卡箍具有足够大的开口,可以直接抱在气瓶本体上,不用从气瓶本体的顶部套入。位于上卡箍铰链两侧的上卡箍C形钩为一组,可以通过铰链的角度变化改变两个上卡箍C形钩之间的距离,先将两上卡箍C形钩分别钩在上箍座的上箍座销轴上,然后将上卡箍在气瓶本体的上部合围,随着上卡箍的绷圆,两个上卡箍C形钩之间的距离变大,两上箍座销轴分别滑入上卡箍C形钩的钩槽中,然后采用上卡箍搭扣将上卡箍合围并固定在气瓶本体的上部,此时上箍座已自动挂在上卡箍上,由于两上卡箍C形钩开口处之间的距离已大于两上箍座销轴之间的距离,使上箍座在上卡箍上不会松脱掉落,连接十分方便可靠。拆卸时,只要松开上卡箍搭扣,打开上卡箍,即可很方便地将上箍座取下。所述上卡箍的圆周外壁对称焊接有三对撑杆铰座,每对撑杆铰座中分别通过短销轴铰接有上套管头,各上套管头的下部圆周壁上旋接有撑杆锁紧螺钉,各撑杆锁紧螺钉的外端头分别连接有撑杆锁紧把手。上套管头可供撑杆插入,通过撑杆锁紧把手将撑杆锁紧螺钉的内端头顶紧在撑杆的外壁,即可将撑杆固定在上套管头中;上套管头通过短销轴在撑杆铰座中摆动,可以适应撑杆的收拢或撑开。所述下卡箍由三等分的圆弧通过两个下卡箍铰链铰接而成,下卡箍的开口处通过下卡箍搭扣相互连接合围,其中一个下卡箍铰链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开口相背的下卡箍C形钩,每组下卡箍C形钩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下箍座呈一字形,所述下箍座面向下卡箍的顶面两端焊接有两对下箍座凸耳,两对下箍座凸耳向下卡箍所在的方向水平伸出,每对下箍座凸耳之间连接有竖向延伸的下箍座销轴,两下箍座销轴的轴线均平行于气瓶本体的轴线且分别嵌于相应的下卡箍C形钩中。下卡箍的圆弧分为三等分通过两个下卡箍铰链成整体,可以使下卡箍具有足够大的开口,可以直接抱在气瓶本体上,不用从气瓶本体的底部套入。位于下卡箍铰链两侧的下卡箍C形钩为一组,可以通过铰链的角度变化改变两个下卡箍C形钩之间的距离,先将两下卡箍C形钩分别钩在下箍座的下箍座销轴上,然后将下卡箍在气瓶本体的下部合围,随着下卡箍的绷圆,两个下卡箍C形钩之间的距离变大,两下箍座销轴分别滑入下卡箍C形钩的钩槽中,然后采用下卡箍搭扣将下卡箍合围并固定在气瓶本体的下部,此时下箍座已自动挂在下卡箍上,由于两下卡箍C形钩开口处之间的距离已大于两下箍座销轴之间的距离,使下箍座在下卡箍上不会松脱掉落,连接十分方便可靠。拆卸时,只要松开下卡箍搭扣,打开下卡箍,即可很方便地将下箍座取下。所述下卡箍的圆周外壁对称焊接有三根下套管头;当所述上套管头处于竖直状态时与相应的下套管头共轴线。运输时,撑杆插入上套管头及下套管头中,收拢在气瓶本体的侧面且可获得固定。每对下箍座凸耳之间还分别连接有下箍座套管,两下箍座套管分别位于所述下箍座销轴的外侧且两者的轴线
相互平行;两所述底座立杆的上端分别插接于相应的下箍座套管中,两所述下箍座套管的中段侧壁分别旋接有立杆锁紧螺钉,两立杆锁紧螺钉的内端头相向且分别抵靠在相应底座立杆的圆周上,两立杆锁紧螺钉的外端头分别设有立杆锁紧把手。两底座立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压紧卡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卡箍(1),所述卡箍(1)的一端固定于装置支座(2)的底部,所述卡箍(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装置支座(2)的下部固定于调整支座(3)的底部,所述装置支座(2)上固定有可驱动所述调整支座(3)沿直线方向前后移动并定位、调整所述卡箍(1)的锁紧直径大小的驱动锁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压紧卡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锁紧结构包括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套筒(4)和后部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套筒(4)内、前部可转动的穿过所述调整支座(3)的螺纹杆(5);所述螺纹套筒(4)可沿其轴向移动的穿过所述装置支座(2),所述螺纹套筒(4)的后端连接有可驱动其沿其轴向前后移动并定位的杠杆驱动机构或压力驱动机构,所述螺纹杆(5)的前端固定有转动手柄(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压紧卡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座(2)内沿所述螺纹套筒(4)的轴向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内同轴固定有导向套筒(7),所述螺纹套筒(4)可沿其轴向前后移动的同轴穿过所述导向套筒(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压紧卡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座(2)的后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L型支架,其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装置支座(2)后表面下部的水平支架板(8)和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架板(8)后端部的竖直支架板(9);所述竖直支架板(9)与所述螺纹套筒(4)的后端部之间连接有所述杠杆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锋杨更渠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