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59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其设置于素土层之上,所述结构土至少包括用于提供支撑力的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和利于雨水下渗的第三材料层。第一材料层至少包括彼此孔隙度和透水性不同的第一次级材料层和第二次级材料层,所述第一次级材料层的孔隙度大于所述第二次级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铺设,相比单一的填充材料,在保证水流入渗率的同时也兼顾不同土层的根系生长需要,针对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对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对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础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城市建设中,车道和广场处的行道树栽植多采用挖栽植坑的方式。车道和广场周边的城市服务和基础设施时常采用硬质铺装。行道树根系周围可穿透的土壤体积不足,一方面会限制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另一方面当根尖部生长至栽植坑的边缘遇到紧实的土壤时,会主动抑制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降低呼吸速率,进而影响树木的健康状况。
[0003]车道、广场和人行道的城市下垫面大多是三七灰土和水泥砂浆逐层铺设而成的非渗透性垫面,一方面,非渗透性垫面会限制水分入渗,造成植物根系水分补充不足,影响植物生长,在暴雨天气增加城市排水压力,产生“内涝”现象;另一方面,非渗透性垫面的导热系数更高,在夏季易导致土壤温度过高而削弱行道树的根系生长甚至导致根系细胞死亡;在冬季则易导致土壤温度过低而冻伤植物根系;再有,三七灰土偏碱性,不利于植物的根系生长。
[0004]现有技术CN205124490U提供了一种结构土绿化系统,包括:种植土层、管道系统、树穴系统、结构土层和覆土层,种植土层位于最底端,管道系统的一端铺设在种植土层上,管道系统的另一端穿过结构土层和覆土层与外界连接,树穴系统设于结构土层内,结构土层的上方设有覆土层。该现有技术公开了使用结构土为公共设施提供支持力,同时解除了三七灰土铺设的硬质铺装的透气限制,为种植树木补充空气和土壤的技术方案。
[0005]但该现有技术的结构土层仅为一层,而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各个深度的根系的生长情况不同,仅仅为植物的根系提供生长空间而忽视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所能够获取到的供根系生长的营养物质不足的问题的情况下,树木也难以实现快速生长;另外,由于水流在大部分由石块组成的结构土中的下渗速度大于在土壤中的下渗速度,植物根系为获取更多水分会倾向于向结构土内生长,而结构土层内的营养物质较种植土缺乏,植物的根系在大部分生长到结构土内时容易出现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为保证植物根系吸收更多的养分,需要为植物根系提供更多的土壤。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道路结构,在提供支撑力的情况下,还能够为干旱地区的树木的深层根系补水,同时加速雨水下渗,缓解市政排水压力。
[0008]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素土层之上,所述结构土至少包括用于提供支撑力的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和利于雨水快速下渗的第三材料层。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材料层至少包括彼此孔隙度和透水性不同的第一次级材料层和第二次级材料层,
[0011]所述第一次级材料层的孔隙度大于所述第二次级材料层。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次级材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二次级材料层的厚度,所述第一次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次级材料层的厚度之和为50cm。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材料层为干性水泥砂浆,所述第三材料层为透水砖。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材料层的铺设厚度为1

2cm。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树池和设置于树池底部的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有用于水流流出的通孔;
[0016]所述第一材料层的底面高于所述树池的底面,
[0017]所述导管按照能够引导垫层上方的雨水进入材料层下方为树木深层根系补水的方式通过补给孔连通地表。
[001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包括竖向导管和横向导管,所述竖向导管靠近地底的一端设置为开放性开口,所述横向导管与所述竖向导管连通并设置为绕树池腰部一周。
[001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管包括竖向导管和横向导管,所述竖向导管靠近地底的一端设置为封闭性开口,所述横向导管与所述竖向导管连通并设置为绕树池底部一周。
[002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补给孔包括与所述导管的进水口连通的第一端和与地表连通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还设置有带透水孔的孔盖,所述孔盖朝向所述补给孔内的一侧上按照能够减少地表水中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方式连接有过滤层。
[0021]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2]第一,深层补水:利用道路结构能够增加水分入渗率,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树池周围的土壤湿度,并长期保持树池周围的土壤湿润,满足树木根系的补水需求,促进树木生长;采用将导管铺设在树池底部并通过补给孔连通导管的方案首先能够作为灌溉补给口,方便将需要为植物深层根系供给的水分、肥料或防治药物等通过导管导流到深层土壤中,其次导管能够直接将地表雨水导流到树池底部,为树池底部补充水分,诱导树木根系朝向土壤生长,在为树木深层根系补水的同时诱导树木根扎得更深,提升树木防风抗寒等性能,有利于树木长期生长存活;
[0023]第二,分层设置,提升渗水和保水性能:根据不同层的结构土的孔隙度的不同,孔隙度不同的不同材料层的导水性不同,孔隙度较大的材料层有利于地表水快速下渗;将孔隙度较小的土层设置于下层更有利于保水;
[0024]第三,提供根系生长空间,连通树池和绿地:本申请的道路结构相较于传统的三七灰土垫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用石子的相互搭接确保结构土的承重性,石子间的孔隙填充土壤,能够为根系生长提供空间和养分,同时由于孔隙的存在根系在穿透道路结构时道路结构能够提供缓冲空间,而不会直接顶升路面导致开裂;在有条件的地方创造根系快速
穿透人行道垫层延伸至路旁绿地的通道,进一步扩大人行道根系的生长空间,使行道树可以长期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侧视图。
[0028]附图标记列表
[0029]100:第一材料层;110:第一次级材料层;120:第二次级材料层;200:第二材料层;300:第三材料层;400:素土层;500:导管;501:竖向导管;502:横向导管;510:通孔;520:补给孔;521:第一端;522:第二端;523: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1]一种道路结构,其设置于素土层400之上,所述结构土至少包括用于提供支撑力的第一材料层100、用于减弱空气流通以便保水的第二材料层200和用于快速吸水的第三材料层300。
[0032]根据一种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设置于素土层(400)之上,结构土包括用于提供支撑力的第一材料层(100)、第二材料层(200)和利于雨水下渗的第三材料层(300);所述道路结构还包括树池和设置于树池内延伸到树池底部的导管(500),所述导管(500)上开设有用于水流流出的通孔(5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层(100)的厚度为5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层(200)为干性水泥砂浆,所述第三材料层(300)为透水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层(200)的铺设厚度为1

2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材料层(100)至少包括彼此孔隙度和透水性不同的第一次级材料层(110)和第二次级材料层(120),所述第一次级材料层(110)的孔隙度大于所述第二次级材料层(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彦刘思舒健骅王永格丛日晨朱婧任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