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鱼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459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鱼漂,包括漂体以及垂直贯通漂体的线孔,围绕所述漂体等角度设置多个与水平面具有角度的翅片,漂体具有漂底部,漂底部为由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的旋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旋转体结构的漂体作为漂浮主体,均匀倾斜设置的翅片相对水流垂直冲击时会驱动漂体发生旋转,在竖直方向具有较为强烈的动作变化,克服传统鱼漂只能升降传递垂钓信号的弊端,适用于垂直钓的方式,使垂钓体验感较佳。使垂钓体验感较佳。使垂钓体验感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鱼漂


[0001]本技术涉及鱼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鱼漂。

技术介绍

[0002]钓鱼是一项很多人喜爱的运动,渔具是钓鱼爱好者必不可少的设备,渔具品类众多,其中鱼漂是较为常见的渔具,鱼漂在钓鱼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用于向垂钓者传达鱼吃钩信息。
[0003]现有专利号CN206791445U,提供一种鱼漂,该装置是由依次连接的漂尾、漂身和漂脚组成,所述漂身为纺锤形,所述漂身在横截面积最大处和漂尾之间的漂身表面,沿纵向设有多条等间距的环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与凹槽底部的中点连线延长线和漂尾与漂脚连线相交成锐角,该装置能够实现鱼漂在上升运动时水产生的阻力越大越好、鱼漂下降运动时水产生的阻力越小越好,能够在鱼咬钩时产生更大的鱼漂动作幅度和更长的鱼漂动作过程时间,为钓鱼者提供更加清晰、明显的动作信号。
[0004]现有的鱼漂通过竖直悬浮在水面上的主体作为信号提示部位,当鱼吃钩时鱼漂受拉扯上下移动,垂钓者通过观察鱼漂的垂直高度变化获取吃钩信号,但水平短距离的垂钓不易观察鱼漂的垂直升降信号,导致中鱼信息反馈较差,垂钓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的鱼漂通过竖直悬浮在水面上的主体作为信号提示部位,当鱼吃钩时鱼漂受拉扯上下移动,垂钓者通过观察鱼漂的垂直高度变化获取吃钩信号,但水平短距离的垂钓不易观察鱼漂的垂直升降信号,导致中鱼信息反馈较差,垂钓体验感较差。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鱼漂,包括漂体以及垂直贯通漂体的线孔,围绕所述漂体等角度设置多个与水平面具有角度的翅片,漂体具有漂底部,漂底部为由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的旋转体,鱼线穿过线孔,漂体悬浮在水面,当鱼线受鱼向下拉扯使漂体下沉,翅片的倾斜面冲击水使漂体以及翅片旋转,垂钓者俯视观察翅片的旋转信号,及时获取中鱼信号,漂底部向下缩径的结构降低水流阻力,将竖直底部的水流导向翅片位置,增加对翅片旋转驱动。
[0007]优选的,所述漂体还具有漂顶部,漂顶部与所述漂底部上下分布,漂顶部为由下往上直径逐渐变小的旋转体,降低漂体上浮的阻力,使漂体上下浮动更加灵活,信号相应快。
[0008]优选的,所述翅片相对于水平面的扭转角度为10
°‑
30
°
,水流冲击翅片的斜面使其发生扭转。
[0009]优选的,围绕所述漂体的外壁等角度开设若干翅槽,所述翅片与所述翅槽过盈插接,便于将翅片拔掉更换,也用于改变翅片的使用量。
[0010]优选的,所述翅片的水平位置位于漂顶部和漂底部的衔接部位,此位置的水流冲击强度最大,翅片受冲击的旋转效果最佳。
[0011]优选的,所述翅片的上表面和漂顶部的外壁均涂设有荧光涂层,用于夜钓是观察翅片的旋转信号以及漂体的升降信号。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旋转鱼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采用旋转体结构的漂体作为漂浮主体,均匀倾斜设置的翅片相对水流垂直冲击时会驱动漂体发生旋转,在竖直方向具有较为强烈的动作变化,克服传统鱼漂只能升降传递垂钓信号的弊端,适用于垂直钓的方式,使垂钓体验感较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翅片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漂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漂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中标号:1、漂体;11、漂底部;12、漂顶部;2、翅片;3、翅槽;4、线孔;5、荧光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旋转鱼漂,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23][0024]装配说明:将多个翅片2围绕漂顶部12和漂底部11的衔接部位等角度分布,并与漂体1连接,而翅片2与漂体1的径线对齐,并且翅片2沿着漂体1 的径线相对水平面扭转10
°‑
30
°
,将鱼线从线孔4内穿过,在鱼线表面连接两个漂座,将漂体1限制在漂座之间,保持漂体1可自由旋转,在翅片2的上表面、漂顶部12的外壁涂设荧光涂层5。
[0025]工作原理:垂直钓鱼时,漂体1悬浮在水面,调整鱼坠保持翅片2在水面及以下位置,当鱼线受鱼向下拉扯使漂体1下沉,漂底部11的斜面将竖直底部的水流导向翅片2位置,翅片2的倾斜面在水流的冲击下使漂体1以及翅片 2旋转,垂钓者俯视观察翅片2的旋转信号,及时获取中鱼信号,而漂顶部12 的斜面用于漂体1上浮时降低上部水流的阻力,加强水流冲击翅片2,使其反转,将漂体1和翅片2全部浸入水下时,漂体1上下移动都会使翅片2发生旋转;
[0026]夜钓时通过荧光涂层5发出光线,垂钓者观察涂层的旋转或升降,用于夜间获取中鱼信号。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4所示,一种旋转鱼漂,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29][0030][0031]装配说明:将多个翅片2围绕漂顶部12和漂底部11的衔接部位等角度分布,并过盈插入翅槽3内,而翅片2与漂体1的径线对齐,并且翅片2沿着漂体1的径线相对水平面扭转10
°‑
30
°
,将鱼线从线孔4内穿过,在鱼线表面连接两个漂座,将漂体1限制在漂座之间,保持漂体1可自由旋转,在翅片2 的上表面、漂顶部12的外壁涂设荧光涂层5。
[0032]工作原理:垂直钓鱼时,漂体1悬浮在水面,调整鱼坠保持翅片2在水面及以下位置,当鱼线受鱼向下拉扯使漂体1下沉,漂底部11的斜面将竖直底部的水流导向翅片2位置,翅片2的倾斜面在水流的冲击下使漂体1以及翅片 2旋转,垂钓者俯视观察翅片2的旋转信号,及时获取中鱼信号,而漂顶部12 的斜面用于漂体1上浮时降低上部水流的阻力,加强水流冲击翅片2,使其反转,将漂体1和翅片2全部浸入水下时,漂体1上下移动都会使翅片2发生旋转;
[0033]根据具体垂钓状况可拆除或增加翅片2数量,但要保持翅片2围绕漂体1 等角度分布;
[0034]夜钓时通过荧光涂层5发出光线,垂钓者观察涂层的旋转或升降,用于夜间获取中
鱼信号;
[0035]进行水平远距离垂钓时可将翅片2拆除,通过漂体1的升降获取中鱼信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鱼漂,包括漂体(1)以及垂直贯通漂体(1)的线孔(4),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漂体(1)等角度设置多个与水平面具有角度的翅片(2),漂体(1)具有漂底部(11),漂底部(11)为由上往下直径逐渐变小的旋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体(1)还具有漂顶部(12),漂顶部(12)与所述漂底部(11)上下分布,漂顶部(12)为由下往上直径逐渐变小的旋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相对于水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庐阳区佰洲渔户外用品商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