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453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包含有移动平台、渣浆泵等,渣浆泵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通过电机、减速机的驱动在煤泥池两侧轨道上移动和行驶,渣浆泵排水出口通过橡胶软管连接至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煤泥池淤泥转运方式。既减轻了煤泥定期转运时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有效的利用煤泥池中的含煤废水。废水。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燃煤电厂建有煤泥储料池的煤泥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新建或新扩建燃煤电厂为节约燃煤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往往都会在锅炉燃煤中掺烧煤泥。而煤泥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外购煤泥,但外购煤泥含水量较小,不利于电厂煤泥系统设备的运行,往往需要在煤泥储料池加水浸泡,进行调湿;另一个主要来源就是电厂自身输煤系统含煤废水沉淀的煤泥。故大多电厂会在煤泥储料池旁再建一个煤泥沉淀池,用于输煤系统含煤废水的收集,然后定期将底部沉淀煤泥转运至煤泥储料池。
[0003]现有的煤泥池淤泥转运方式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抽排出煤泥池上层含煤废水,然后通过人工或挖掘装载机械的方式转运底部淤泥;另一种是在煤泥池上方安装抓斗行车,通过行车抓斗直接抓取煤泥池底部煤泥。第一种方式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种方式不能有效的利用上部煤泥水,且清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通过设有移动平台和渣浆泵,将渣浆泵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电机带动移动平台移动,既减轻了煤泥定期转运时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能有效的利用煤泥池中的含煤废水。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包括有煤泥池、双侧轨道、移动平台和渣浆泵,所述的双侧轨道安装在煤泥池的两侧,在移动平台的左右端下方安装有移动驱动装置,移动平台通过移动驱动装置在双侧轨道上移动,所述的渣浆泵安装在移动平台上面,渣浆泵的出口通过橡胶管连接固定管路。
[0007]所述的移动驱动装置包括有轨道车轮、电机、减速机、联轴器、连接转轴、连接转轴支撑座和连接轴,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前侧下面和后侧下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转轴支撑座,在两个连接转轴支撑座上转动安装所述的连接转轴,在前后侧的两个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轨道车轮,所述的电机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电机通过连接轴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前侧的连接转轴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减速机传动前侧的连接转轴,驱动移动平台的前侧轨道车轮转动,带动移动平台和后侧的轨道车轮在双侧轨道上移动。
[0008]所述的固定管路为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
[0009]在所述的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的进口安装有闸阀。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渣浆泵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提高煤泥池的利用效率,既转运了煤泥池底部沉淀煤泥,同时上部含煤废水抽排至煤泥储料池也能起到对外购煤泥的调湿作用。
[0011]2、本技术移动平台和渣浆泵的合理结合能过够更加彻底的清理煤泥沉淀池的各个区域,效率更高。
[0012]3、本技术渣浆泵出水口橡胶软管的使用能够有效保证移动平台的可靠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平台移动驱动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2所示,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包括有煤泥池3、双侧轨道4、移动平台1和渣浆泵2,所述的双侧轨道4安装在煤泥池3的两侧,在移动平台1的左右端下方安装有移动驱动装置,移动平台1通过移动驱动装置在双侧轨道4上移动,所述的移动驱动装置包括有轨道车轮13、电机8、减速机9、联轴器11、连接转轴12、连接转轴支撑座14和连接轴10,所述的移动平台1的前侧下面和后侧下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转轴支撑座14,在两个连接转轴支撑座14上转动安装所述的连接转轴12,在前后侧的两个连接转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轨道车轮13,所述的电机8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电机8通过连接轴10与减速机9连接,减速机9通过联轴器11与前侧的连接转轴10连接,通过电机8带动减速机9传动前侧的连接转轴12,驱动移动平台1的前侧轨道车轮13转动,带动移动平台1和后侧的轨道车轮13在双侧轨道4上移动。
[0016]所述的渣浆泵2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面,渣浆泵2的出口通过橡胶管5连接固定管路。
[0017]所述的渣浆泵2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面,渣浆泵2的出口通过橡胶管5连接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6,在所述的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6的进口安装有闸阀7。通过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6将煤泥和含煤废水一同转运至煤泥储料池,橡胶软管5和煤泥储料池调湿管路6通过闸阀7进行隔离。本装置运行时能够无污染、无危险地将煤泥池3内煤泥水和沉淀淤泥清理至煤泥储料池用于锅炉煤泥掺烧。
[0018]根据煤泥池3的宽度及渣浆泵2工作半径,选用合适数量的渣浆泵2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本实施例在移动平台1上安装2个渣浆泵2,移动平台1下面安装有4个轨道车轮,在煤泥池3两侧敷设双侧轨道4。通过电机、减速机驱动移动平台1在双侧轨道4上移动和行驶。渣浆泵2工作时通过自身底部的搅拌叶片将煤泥搅起至悬浮状态,后通过渣浆泵2连同含煤废水一同抽排至煤泥储料池。然后通过移动移动平台1逐步清理煤泥池3各区域。
[0019]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煤泥池、双侧轨道、移动平台和渣浆泵,所述的双侧轨道安装在煤泥池的两侧,在移动平台的左右端下方安装有移动驱动装置,移动平台通过移动驱动装置在双侧轨道上移动,所述的渣浆泵安装在移动平台上面,渣浆泵的出口通过橡胶管连接固定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煤泥池淤泥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驱动装置包括有轨道车轮、电机、减速机、联轴器、连接转轴、连接转轴支撑座和连接轴,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前侧下面和后侧下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转轴支撑座,在两个连接转轴支撑座上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闪林林白转成宋高伟秦德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钱营孜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