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379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摄像装置。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并且不易受到外部的电磁噪声的影响。摄像装置具有:外壳,其由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镜头;以及基板,其安装有接受通过了镜头的光的摄像元件。在后壳体上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而将收纳空间和外部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摄像装置还具有以封闭后壳体的贯通孔的方式配置的通气性防水部件以及金属制的屏蔽部件。基板和屏蔽部件收纳于外壳内的收纳空间。屏蔽部件包含以朝向Z方向观察时与贯通孔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罩部。该罩部在Z方向上在基板与贯通孔之间与后壳体和通气性防水部件分离。件分离。件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装置,尤其涉及形成有用于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的贯通孔的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来说,照相机具有在内部收纳摄像元件、镜头等的壳体,但认为存在于该壳体的内部空间的空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结露。若在镜头表面或壳体的内表面产生这样的结露,则会对拍摄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还提出了在壳体形成通气孔而防止在壳体的内部产生结露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这样在壳体上形成有通气孔的情况下,认为经由该通气孔而从外部混入电磁噪声,该电磁噪声作用于壳体内部的电路板而会对拍摄造成不良影响。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2390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能够抑制在内部产生结露并且不易受到外部的电磁噪声的影响。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外壳,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并且该外壳形成有沿贯通方向延伸而将所述收纳空间和外部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至少一个镜头;基板,其安装有接受通过了所述至少一个镜头的光的摄像元件,并且该基板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收纳空间;通气性防水部件,其以封闭所述外壳的所述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以及金属制的屏蔽部件,其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收纳空间,所述屏蔽部件包含罩部,该罩部以朝向所述贯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该罩部在所述贯通方向上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贯通孔之间与所述外壳和所述通气性防水部件分离。
[0006]本技术的第二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屏蔽部件还包含:侧部,其沿着所述贯通方向延伸;以及连结部,其从所述侧部沿着所述贯通方向而朝向所述贯通孔延伸,所述屏蔽部件的所述罩部从所述连结部的端部沿与所述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0007]本技术的第三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屏蔽部件与其他部件的接地部接触。
[0008]本技术的第四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外壳包含在所述贯通方向上相互固定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至少一个镜头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贯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
[0009]本技术的第五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摄像装置中,在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形成有金属镀敷层。
[0010]本技术的第六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五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
屏蔽部件与所述金属镀敷层接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装置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3]图3是图2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屏蔽部件的主视图。
[0014]图4是图3的A

A线剖视图。
[0015]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一部分的构成要素的主视图。
[0016]图6是图5的B

B线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0017]标号说明
[0018]1:摄像装置;2:外壳;3:镜头镜筒;4:连接器;5:密封部件;10:前壳体(第一壳体);11:基部;12:圆筒部;13:螺纹部;20:后壳体(第二壳体);21:基部;22:侧壁部;27:贯通孔;28:凹部;29:引导柱;30:镜头;41:接地部;42:端子;50:摄像元件;51、54:基板;52:连接部;53:电子部件;60:屏蔽部件;61、62:圆形孔;63:基部;64:弹性片;64A:接触部;65A、65B、65C、65D:侧部片(侧部);66:连结部;67:罩部;70:通气性防水部件;G: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1至图6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图1至图6中,存在夸张地示出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尺寸的情况、省略了一部分构成要素的情况。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第一”、“第二”等用语只是为了将构成要素相互区分而使用的,并不表示特定的位次、顺序。
[0020]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摄像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分解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装置1具有由前壳体10(第一壳体)和后壳体20(第二壳体)构成的外壳2、安装于前壳体10的镜头镜筒3以及安装于后壳体20的连接器4。镜头镜筒3在内部包含镜头3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图1中的+Z方向称为“前”或“前方”,将

Z方向称为“后”或“后方”。
[0021]前壳体10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基部11和从基部11向+Z方向延伸的圆筒部12。在该前壳体10的圆筒部12的内侧经由O型圈31而固定有镜头镜筒3。
[0022]后壳体20具有大致沿着XY平面延伸的基部21和从基部21的缘部向+Z方向延伸的4个侧壁部22。在侧壁部22的四角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的贯穿插入孔23,通过使贯穿插入于该贯穿插入孔23中的螺钉24与形成于前壳体10的基部11的四角的螺纹部13螺合,将后壳体20固定于前壳体10。
[0023]如图2所示,在后壳体20与前壳体10之间配置有大致环状的密封部件5,外壳2的内部被该密封部件5从外部密封。这样,通过将后壳体20与前壳体10相互固定,从而在外壳2的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
[0024]连接器4包含安装于后壳体20的安装部40、从安装部40向+Z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接地部41以及在接地部41的中心沿Z方向延伸的端子42。在安装部40上形成有沿Z方向延伸的贯穿插入孔43,通过使贯穿插入于该贯穿插入孔43中的螺钉44与形成于后壳体20的后表
面的螺纹部(未图示)螺合,从而将连接器4固定于后壳体20。当将连接器4固定于后壳体20时,连接器4的接地部41和端子42穿过形成于后壳体20的基部21的连接器孔25而向外壳2内的收纳空间突出。
[0025]在外壳2内的收纳空间收纳有:基板51,其安装有摄像元件50;基板54,其安装有与连接器4的端子42电连接的连接部52和电子部件53;以及屏蔽部件60,其是将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的。通过了镜头镜筒3内的镜头30的光与基板51上的摄像元件50结合。基板51上的摄像元件50与基板54上的连接部52和电子部件53通过未图示的布线而电连接。
[0026]在后壳体20的基部21形成有沿Z方向(贯通方向)贯穿基部21的贯通孔27。通过该贯通孔27将外壳2内的收纳空间和外壳2的外部的空间连通。在该贯通孔27的+Z方向的端部形成有凹部28,在该凹部28中收纳有通气性防水部件70。
[0027]该通气性防水部件70具有让空气、水蒸气透过但不让液体的水、灰尘等透过的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外壳,其在内部形成有收纳空间,并且该外壳形成有沿贯通方向延伸而将所述收纳空间和外部的空间连通的贯通孔;至少一个镜头;基板,其安装有接受通过了所述至少一个镜头的光的摄像元件,并且该基板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收纳空间;通气性防水部件,其以封闭所述外壳的所述贯通孔的方式配置;以及金属制的屏蔽部件,其收纳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收纳空间,所述屏蔽部件包含罩部,该罩部以朝向所述贯通方向观察时与所述贯通孔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该罩部在所述贯通方向上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外壳的所述贯通孔之间与所述外壳和所述通气性防水部件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部件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优太万代晴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