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354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42
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雷击浪涌保护模块,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输入干扰抑制电路,第一共模电感用于抑制交流电压中的共模干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用于防止产生浪涌电流和瞬间过压;EMI滤波模块,用于滤除电磁噪声和杂波信号;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直流输出端输出;开关电源模块,用于对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后输出升压直流电压;驱动模块,用于接收升压直流电压并输出恒定的驱动电压至LE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LED驱动电路解决了现有LED驱动的驱动能力差,安全性低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LED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世界各国重视节能减排的背景下,LED因其具有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亮度高、安全性、稳定等多方面被逐渐应用于通用照明领域。
[0003]现阶段,户外如洗墙灯、点光源、线条灯等各种作为亮化的灯具,其供电都是12V、24V甚至36V,但一个驱动最多只能串30米的灯,驱动能力低,若使用多串数的话,需要多个驱动来配合使用,导致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高,且LED采用现有的驱动,其发光性能不稳定,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LED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解决了现有LED驱动的驱动能力差,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驱动电路,包括:
[0006]雷击浪涌保护模块,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输入干扰抑制电路,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共同用于输入交流电压,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用于抑制所述交流电压中的共模干扰;所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具有第一干扰抑制端和第二干扰抑制端,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用于防止产生浪涌电流和瞬间过压;
[0007]EMI滤波模块,具有第一滤波输入端、第二滤波输入端、第一滤波输出端和第二滤波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模块用于滤除电磁噪声和杂波信号;
[0008]整流滤波模块,具有第一整流输入端、第二整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整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滤波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输出端输出;
[0009]开关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后输出升压直流电压;
[0010]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升压直流电压并输出恒定的驱动电压至LED。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驱动电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输入交流电压,通过雷击浪涌保护模块可以抑制共模干扰,并防止产生浪涌电流和瞬间过压,通过EMI滤波模块可以滤除交流电压中的电磁噪声和杂波信号,再通过整流滤波模块可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然后通过开关电源模块对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后输出升压直流电压,驱动模块接收升压直流电压后可以输出恒定的驱动电压至LED,以驱动LED发光。本技术实施例的LED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驱动能力强,使得驱动多串数LED的材料成本低,配合开
关电源使得LED 的性能更稳定,安全系数更高,解决了现有LED驱动的驱动能力差,安全性低的问题。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所述第一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一Y电容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结构,所述第二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二Y电容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结构,所述第一并联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二并联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线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电源模块包括:
[0014]Boost控制器,具有电源输入端、第一PWM控制端、第一电压反馈端和第一电流检测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直流输出端连接;
[0015]第一电感,其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6]第一二极管,其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负极用于输出所述升压直流电压;
[0017]MOS功率管,其栅极与所述第一PWM控制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正极连接;
[0018]电流检测电阻,连接在所述MOS功率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端之间;
[0019]第一采样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端之间;
[0020]第一输出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负极与所述地线之间;
[0021]第一输出电阻,与所述第一输出电容并联。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一散热器模块,所述第一散热器模块连接在所述MOS功率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地线之间。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oost控制器采用KP2801。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0025]恒压控制器,具有驱动输入端、第二PWM控制端和第二电压反馈端,所述驱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负极连接;
[0026]第二二极管,其负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负极连接;
[0027]第二共模电感,具有第五连接端、第六连接端、第七连接端和第八连接端,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八连接端与所述地线连接;
[0028]MOS开关管,其栅极与所述第二PWM控制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所述正极连接;
[0029]第二采样电阻,连接在所述第六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端之间;
[0030]第二输出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容的两端共同用于连接所述LED;
[0031]第二输出电阻,与所述第二输出电容并联。
[003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恒压控制器采用KP212。
[003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二散热器模块,所述第二散热器模块连接在所述MOS开关管的所述源极与所述地线之间。
[003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
[0035]第三共模电感,其具有第一共模抑制端、第二共模抑制端、第三共模抑制端和第四
共模抑制端,所述第一共模抑制端和所述第二共模抑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电容的两端连接;
[0036]第三Y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第三共模抑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线连接;
[0037]第四Y电容,其一端与所述第四共模抑制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线连接,所述第三Y电容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四Y电容的所述一端共同用于连接所述LED。
[003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0039]输入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
[0040]保险丝,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入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共同用于输入所述交流电压。
[004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2]本技术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3]图1是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雷击浪涌保护模块(100),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输入干扰抑制电路,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共同用于输入交流电压,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用于抑制所述交流电压中的共模干扰;所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具有第一干扰抑制端和第二干扰抑制端,所述第一干扰抑制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干扰抑制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用于防止产生浪涌电流和瞬间过压;EMI滤波模块(200),具有第一滤波输入端、第二滤波输入端、第一滤波输出端和第二滤波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EMI滤波模块(200)用于滤除电磁噪声和杂波信号;整流滤波模块(300),具有第一整流输入端、第二整流输入端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一整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滤波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整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滤波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模块(300)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输出端输出;开关电源模块(400),用于对所述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后输出升压直流电压;驱动模块(500),用于接收所述升压直流电压并输出恒定的驱动电压至LE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所述第一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一Y电容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结构,所述第二压敏电阻与所述第二Y电容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结构,所述第一并联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二并联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地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400) 包括:Boost控制器,具有电源输入端、第一PWM控制端、第一电压反馈端和第一电流检测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直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其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其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负极用于输出所述升压直流电压;MOS功率管,其栅极与所述第一PWM控制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正极连接;电流检测电阻,连接在所述MOS功率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端之间;第一采样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所述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木林森户外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