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直接涉及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
技术介绍
[0002]轮胎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有:支撑车辆的全部重量,承载车辆的负荷,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轮胎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更好体现轮胎的外观美观性和凸显轮胎关键信息要素,成为轮胎设计的又一全新课题。
[0003]一般而言,轮胎胎侧都布有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记等装饰图纹,但所采用的的填充处理技术较为简单,即便有所改善,也仅限于单一纹路的微小距离缩进,导致胎体的美观性不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条轮胎的质感。
[0004]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产生比传统色调更深的黑色阴影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结构精细、排列规律、凸显微结构陷光特性、增加胎面纹色度和质感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及其轮胎,属于力车胎领域,主要提高品牌标志、商品名称和其他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包括:活块体(4),所述活块体(4)包括胎侧纹(5)和底衬(6),活块体(4)外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微结构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阵列位于胎侧纹(5)部分,或位于底衬(6)部分,胎侧纹(5)为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或平面部分,胎侧纹(5)与底衬(6)互为相反的平面部分或凸起的阵列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椎、楔形体或正六面体,所述微结构在胎侧纹(5)部分沿着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微结构的深度d为0.5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的底面宽度b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底部间隔跨度a为0mm至0.1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顶端间隔长度c为0.3mm至1.0mm之间,所述微结构相邻的高度方向邻近两条边之间的锐角角度e为0
°
至90
°
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具有规则立体外形的四棱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表面阵列微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衍磊,轩召民,颜栋,王成君,陈士勇,李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