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288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32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该电池结构包括:壳体组件;电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单体电芯以及多个转接件,相邻所述单体电芯通过所述转接件电连接;多个分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并将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且不连通的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中设置一个所述单体电芯,所述转接件穿过所述分隔组件连接相邻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单体电芯。使得电池结构中实现单体电芯串联的结构简单,减小占用空间,便于电池结构的生产加工。而且,采用该电池结构的电池包,能够扩展自身的电压及其容量,扩大电池包的应用范围,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用需求。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结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石化能源对全球造成的不可逆转污染,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锂电池作为清洁能源,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从手机数码领域向动力汽车领域扩张,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燃油车。铝壳电池近些年作为动力电池的主力军越来广泛应用。同时,铝壳电池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如总体容量需要不断提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因内阻导致的内耗和发热则要求尽量减少。
[0003]一般而言,电池的外壳内仅设有一个裸电或多个处于并联状态的裸电芯,而含有单个裸电芯或多个并联电芯都无法提高整个电池的电压。例如,钛酸锂类电池的电压是2.4伏;磷酸铁锂类电池的电压是3.2伏;三元类电池的电压是 3.7伏;多元聚合物类电池的电压是4.3伏。所以在需要高电压/高容量时,就把大量的电芯进行串联成电池结构,再将电池结构组装成动力电池包。
[0004]此时,相邻两个电芯串联时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导致电池结构的整体结构复杂,不容易实现量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10);电芯组件(12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10)中,所述电芯组件(120)包括多个单体电芯(121)以及多个转接件(122),相邻所述单体电芯(121)通过所述转接件(122)电连接;多个分隔组件(130),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10),并将所述壳体组件(110)的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且不连通的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中设置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21),所述转接件(122)穿过所述分隔组件(130)连接相邻所述容纳腔中的所述单体电芯(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体电芯(121)具有相对设置的正极极耳(1211)与负极极耳(1212),所述转接件(122)的一端连接前一所述单体电芯(121)的所述负极极耳(1212),另一端连接后一所述单体电芯(121)的所述正极极耳(1211);所述壳体组件(110)具有正极极柱(113)与负极极柱(114),各所述单体电芯(121)串联连接后,首端所述单体电芯(121)的所述正极极耳(1211)电连接所述正极极柱(113),尾端所述单体电芯(121)的所述负极极耳(1212)电连接所述负极极柱(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10)包括端面盖板(112)以及多个双通壳体(111),多个所述双通壳体(111)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双通壳体(111)通过所述分隔组件(130)连接密封,各所述双通壳体(111)连接后的两端分别盖设所述端面盖板(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130)包括分隔件(131)以及密封件(132),所述分隔件(131)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双通壳体(111),所述密封件(132)设置于所述分隔件(131)中,并分隔相邻所述双通壳体(111)的内腔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转接件(122)穿过所述密封件(132)连接相邻所述单体电芯(121)的所述正极极耳(1211)与所述负极极耳(12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131)包括分隔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曹文鹏聂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