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光辉专利>正文

茶树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27 阅读:8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b)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3年木槿;c)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5-1米、宽0.5-1米、深0.5-0.7米的穴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一层肥一层土、种植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其株距2.5-3米;d)在茶园的四周,种植桂花;e)在茶树两侧种植明日叶、除虫菊、三叶草,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多维模式发展高效的茶树种植方法,多层次绿化,保护生态,其生产出的茶叶,品质具有条索紧结、滋味醇厚、香高味重、汤色明亮的特点,其化学成份中氨基酸总重量浓度4.39-4.5%,水浸出物的重量浓度为44.5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树的种植方法,特别属于茶树与多种动植物共生互助的种植 方法。
技术介绍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国可耕土地只有15亿亩。由于近些年来, 国民经济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国土资源大量流失。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 2%,而且每年还在 以l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水库和湖泊,造成生态 环境的极大破坏。如此状况,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和治理生态环境形势将十分 严重。茶叶是山区传统大宗产品,茶园面积分布广泛,由于农村长期农药农业及 化肥农业,工业污水废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益鸟益虫日益减少濒临绝迹,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茶叶品质下降,农残超标。针对如此状况,全国范围 内在茶园改造中,有些地区种植板栗树、杉树、乌桕树,且树长大后枝繁叶茂, 茶叶不见一缕阳光,有些茶园中配置乔灌草立体种植,病虫害交叉发生,有些 植物因山区不便浇水施肥,难以生长,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生物农药防治上, 有些生物农药含有增效剂及施用除草剂都能导致农残超标。采用物理方法、人 工捕虫、家畜养殖治虫等方法都因茶园在山区,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地区夏 季采用遮阳网覆盖给茶树遮阴,增加鲜叶的持嫩性,提高品质,也不太理想。 中国专刊(ZL200510018384.0)介绍了 茶树的栽培方法,但上述专利需进行 微生物的接种,生产难度高,不适用于广大山区茶树的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山区的茶树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 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50-70cmX宽 50-70cm;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 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 肥400 500斤,农家肥4000-5000斤,覆土后进行茶树种值;b) 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3年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木槿之 间的株距O. 5-1米;c) 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 5-1米、宽0. 5-1米、深0. 5-0. 7米的穴 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 一层肥一层土、种植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 其株距2. 5-3米;d) 在茶园的四周,种植高杆长1.5 2米的桂花(0smanthus fragrans), 其株距为3. 5-4米。e) 在茶树两侧种植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 koidzumi)、除虫菊(Herbaet Flos Pyrethri Cinerariifolii),每隔4棵明日叶种植1-2棵除虫菊,除虫菊 每亩400-500株,明日叶每亩1000-2000株,在每株桂花树、木瓜树下种植1-1. 5m2 的三叶草(Trifolium incarnatum)。所述的茶树的品种为乌牛早、迎霜、龙井茶树品种。 所述的木瓜为管兆国木瓜。 戶M的木瓜也可用西洋红梨、粉红复叶槭来代替。 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植物的特点如下(1) 木槿花在茶树病虫害高峰期引诱多种蜂类、蚂蚁类等茶树害虫的天敌, 起到以虫治虫的效果。木槿花又是很好的鲜花蔬菜,全身是宝,具有可入百药 治百病的特殊功效。(2) 桂花树是阔叶林,天然芳香,離合茶园蓄水、像K,又會離腿阴的玄媒。(3) 木瓜树冠2.6 2.8米之间,属灌木型,春天开花有花香,夏秋结果有 果香,能被茶叶吸附,具有花果香,秋季落叶又能增加土壤肥力。木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4) 三叶草是免费的化肥工厂、生物固氮,能蓄水保水,具有保墒作用, 又是很好的家禽饲料。(5) 除虫菊是不含农残的生物土农药,也是目前世界上集约生产生物农药 的稀有品种,能除虫害。而且干花粉末能控制动植物疾病,能提高免疫率,具 有触杀、胃杀功能,冬天埋入土内可杀虫杀卵,又为茶树保温起到很好的功效。(6) 明日叶,高度可以控制在20 30cm,它是一种全能营养野生蔬菜,它 的香味能驱虫,又能被茶叶吸附。在茶园中形成绿色草坪,防止水土流失,又 能使茶园通风透气,减少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利用茶与自然的微妙相关作用关系,在不同区域实施不同茶、林、草优化 组合,建立不同生态茶园主体栽培模式,每个组合,茶与其他植物的相互作用 (深根植物、浅根植物、地被植物、地表栽培植物),植物的各个器官,每年的 根、茎、叶、花、果呈立体递式,产生复合效益。采用多维模式,发展生态高效茶园,实现优化林草生态组合,有效控制茶 叶农残,控制水土流失,控制病虫害发生,引诱天敌治虫,抑制杂草丛生,减 化肥减农药,实现生物防治生物固氮,花香果香帮助茶叶提香,增强茶叶持嫩 性,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茶园中实现复合林草经济,又解决复杂茶 园生物系统问题。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多维模式发展高效的茶树种植方法,多层次 绿化,保护生态,其生产出的茶叶,品质具有条索紧结、滋味醇厚、香高味重、 汤色明亮的特点。其化学成份中氨基酸总重量浓度4. 39-4.5%,水浸出物的重量 浓度为44. 51%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a) 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50-70cmX宽 50-70cm;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 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 肥400斤,农家肥4000斤,覆土后进行茶树种值;b) 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年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木槿之间 的株距0.5米;c) 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5米、宽0.5米、深0.5米的穴坑,然后 将杂草作底肥, 一层肥一层土、种植木瓜(FructusChaenomelis),其株距2. 5米;d) 在茶园的四周,种植高杆长1.5米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其株 距为3.5米。e) 在乌牛早茶树两侧种植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 koidzumi)、除虫菊 (Herbaet Flos Pyrethri Cinerariifolii),每隔4棵明日叶种植1棵除虫菊, 除虫菊每亩400株,明日叶每亩腦0株,在每株桂花树、木瓜树下种植lm2的三叶草 (Trifolium incarnatum)。实施例2:a) 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60cmX宽60cm; 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 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肥450斤, 农家肥4500斤,覆土后进行茶树种值;b) 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5年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木槿之 间的株距0.8米;c) 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8米、宽0.8米、深0.8米的穴坑,然后 将杂草作底肥, 一层肥一层土、种植西洋红梨,其株距2.8米;d) 在茶园的四周,种植高杆长1.8米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其株 距为3.8米。e) 在迎霜茶树两侧种植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 koidzumi)、除虫菊(Herbaet Flos Pyrethri Cinerariifolii),每隔4棵明日叶种植2棵除虫菊, 除虫菊每亩450株,明日叶每亩1500株,在每株桂花树、木瓜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a)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50-70cm×宽50-70cm;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肥400~500斤,农家肥4000-5000斤,覆土后进行茶树种植; b)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3年木槿(Hibiscus.syriacus L.),木槿之间的株距0.5-1米; c)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5-1米、宽0.5-1米、深0.5-0.7米的穴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一层肥一层土、种植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其株距2.5-3米; d)在茶园的四周,种植高杆长1.5~2米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其株距为3.5-4米; e)在茶树两侧种植明日叶(Angelica keiskei koidzumi)、除虫菊(Herbaet Flos Pyrethri Cinerariifolii),每隔4棵明日叶种植1-2棵除虫菊,除虫菊每亩400-500株,明日叶每亩1000-2000株,在每株桂花树、木瓜树下种植1-1.5m2的三叶草(Trifolium incarnatum)。...

【技术特征摘要】
1、茶树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平整山地、做畦,畦的规格为沟深50-70cm×宽50-70cm;把底土翻上来,表面土埋下去,一层土一层肥,肥料,每亩选用有机肥400~500斤,农家肥4000-5000斤,覆土后进行茶树种植;b)在茶园中和周边,种植2-3年木槿(Hibiscus·syriacus L.),木槿之间的株距0.5-1米;c)在茶园周围及茶树园间挖长0.5-1米、宽0.5-1米、深0.5-0.7米的穴坑,然后将杂草作底肥,一层肥一层土、种植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其株距2.5-3米;d)在茶园的四周,种植高杆长1.5~2米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其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光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