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228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包括集水池,集水池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水解酸化池,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箱和COD在线检测仪,水解酸化池旁侧通过第二管道设有好氧降解池,第一管道和好氧降解池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好氧降解池一侧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沉淀池,沉淀池一侧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箱和消毒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水解酸化池、好氧降解池、沉淀池和过滤箱,使得能够采用生化降解污染物、物理沉降、消毒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可以控制其中COD、氨氮、SS、病菌等指标,优先考虑对水中色度、气味、病菌的控制,出水可资源化利用、冲厕、排放,污水处理效率较高。水处理效率较高。水处理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排水要求日益严格。在乡村地区,水量小、点多分散,导致无法像城市中一样集中处理排放,直接排放时又会造成环境的恶化。乡村周边环境不同于城市,具有不少农田、树林、菜地等,所以排放污水要求以表观的气味、色度、病菌等指标为主,所对应的指标就是COD、氨氮、SS,类似氮磷等营养元素进入以上区域是能够提供有益效果的。同时大部分省市区域对小水量污水的排放标准中,无总氮、总磷要求;对于一些农田回用灌溉、冲厕等指标要求更低。
[0003]目前乡镇采用管网收集后集中处理或者单户化粪池配套人工湿地进行处理。管网收集初期投资以及后续的管网运维成本高,同时无法适应周边发展变迁等变化,只适用于一些集中程度高,周边有水源地、保护区等排水要求严格的区域。化粪池配套湿地处理能力低,出水难以保证,色度、气味、病菌无法控制,会直接影响周边的环境,易出现污堵。市面上现有的一些微型处理设备在工艺设计上考虑不足,导致设备尺寸偏大、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处理设备在工艺设计上考虑不足,导致设备尺寸偏大、能耗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水解酸化池,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箱和COD在线检测仪,所述水解酸化池旁侧通过第二管道设有好氧降解池,所述第一管道和好氧降解池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好氧降解池一侧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箱和消毒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上均安装有阀门和水泵。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一端通过潜水泵与集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水解酸化池上端一侧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部设有第一生物填料层,所述好氧降解池内部设有第二生物填料层,所述水解酸化池和好氧降解池内底部均安装有曝气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内部安装有带孔的折板,所述沉淀池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污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安装有多层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设有过滤填料。
[0011]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后的黑水灰水经过化粪池或集水池处理后,通过潜水泵提升进入设备,首
先经过第一过滤箱去除大型杂质;S2:进入MHAT区,该区域可以根据实际进水COD、氨氮浓度情况选择运行参数,可以在水解酸化功能和好氧降解功能之间自由切换,切换方式通过调整阀门来实施,同时依靠第一生物填料层上附着的生物膜进行对应生化处理;S3:通过导流槽汇入好氧降解池,其中曝气管起到曝气增氧和搅拌作用,同时依靠第二生物填料层上附着的生物膜进行生化处理;S4:进入沉淀池,经过固液分离作用澄清水质;最后经过第二过滤箱和消毒罐,过滤和消毒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混合液经过生化段进入沉淀池,沉淀池池底为斜面,污水进入沉淀池后,由于混合液与沉淀池上层清水的密度差异,比重较大的混合液会沿池底斜面到达另一端,期间同时进行类似平流沉淀的过程,然后沉淀物下沉,清水从上层排出,控制出水SS指标;进入过滤填料区,通过填料的吸附拦截,进一步去除SS;针对回用水的某些细菌指标要求,加入缓释氯罐,杀菌消毒,保证出水余氯指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水解酸化池、好氧降解池、沉淀池和过滤箱,使得能够采用生化降解污染物、物理沉降、消毒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可以控制其中COD、氨氮、SS、病菌等指标,优先考虑对水中色度、气味、病菌的控制,出水可资源化利用、冲厕、排放等,使得污水处理效率较高,设备尺寸较小、能耗较低,有利于进行节能。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箱和COD在线检测仪,水解酸化池旁侧通过第二管道设有好氧降解池,第一管道和好氧降解池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COD在线检测仪能够检测水中COD的含量,在进水COD较高时,第四管道关闭,第一管道一端的阀门打开,切换到水解酸化功能,将水体流入水解酸化池内,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便于后段好氧段的生化反应,然后通过第二管道进入好氧降解池进行净化处理;在常规COD负荷时,切换到好氧状态,此时,第四管道打开,第一管道一端的阀门关闭,水体直接进入好氧降解池内进行净化处理,可以进一步强化COD、氨氮的去除,确保色度、气味的稳定去除。最大限度将污水无害化处理后为农作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更好地与农村地区资源化利用相结合。
[0014]3、本专利技术而且好氧降解池一侧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沉淀池,沉淀池采用异重流沉淀,沉淀池内部安装有带孔的折板,沉淀池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污管,采用带孔的折板进行导流,通过异重流分流,使沉淀区内水面平稳,保障出水效果,而且生物接触氧化技术与异重流沉淀技术相结合,生物接触氧化相较于活性污泥法,污泥产量少,异重流沉淀技术相较于平流、竖流等其他沉淀方式,可以提升表面负荷,从而可以间接提升设备容积负荷,控制设备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流程图。
[0016]图中:1、集水池;2、潜水泵;3、第一过滤箱;4、水解酸化池;5、第一生物填料层;6、
阀门;7、COD在线检测仪;8、好氧降解池;9、第二生物填料层;10、曝气管;11、沉淀池;12、第二过滤箱;13、消毒罐;14、排污管;15、折板;16、第四管道;17、第一管道;18、出水管;19、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池1,集水池1一端通过第一管道17连接有水解酸化池4,第一管道17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箱3和COD在线检测仪7,水解酸化池4旁侧通过第二管道19设有好氧降解池8,水解酸化池4和好氧降解池8形成MHAT区(MHAT区:多功能水解酸化区,可实现厌氧环境和好氧环境的自由切换),第一管道17和好氧降解池8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16,好氧降解池8一侧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沉淀池11,沉淀池11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箱12和消毒罐13,通过设有的水解酸化池4、好氧降解池8、沉淀池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集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一端通过第一管道(17)连接有水解酸化池(4),所述第一管道(17)上安装有第一过滤箱(3)和COD在线检测仪(7),所述水解酸化池(4)旁侧通过第二管道(19)设有好氧降解池(8),所述第一管道(17)和好氧降解池(8)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16),所述好氧降解池(8)一侧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有沉淀池(11),所述沉淀池(11)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上安装有第二过滤箱(12)和消毒罐(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7)、第二管道(19)、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16)上均安装有阀门(6)和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7)一端通过潜水泵(2)与集水池(1)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7)一端与水解酸化池(4)上端一侧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4)内部设有第一生物填料层(5),所述好氧降解池(8)内部设有第二生物填料层(9),所述水解酸化池(4)和好氧降解池(8)内底部均安装有曝气管(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户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1)内部安装有带孔的折板(15),所述沉淀池(11)底部一侧连接有排污管(14)。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周袁金梅卢泳杰赵海青盛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力鼎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