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228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属于茶园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通过提拉力将茶叶摘取的采茶机存在覆盖范围单一无法对不同高度的茶叶进行全面摘取的问题。本采摘装置包括底板和垂向对称固定设置在底板两侧边缘的两个侧板,底板的前端固定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前端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进入茶叶树梢的导向槽,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呈圆柱体状的挤压体,多个挤压体竖向间隔设置并处于导向槽的尾端正上方,两个侧板之间转动设有提拉轴体,提拉轴体位于导向槽上方且其高度高于所有挤压体,一侧侧板上固定设有用于对提拉轴体输出转动动力的提拉驱动元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采摘装置的采集范围更广。围更广。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园机械
,涉及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是茶叶茶芽和茶叶叶片的总称,它源于中国,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饮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绿茶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品质优异、造型独特优美,还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价值,随着时代发展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垂帘喜爱。
[0003]所以我国对茶叶的种植产业量也是十分巨大,随着时代的发展,采摘茶叶的方式也由纯人工手工操作进步到了现在采用机械来自动化完成。
[0004]工业时代开始,为了提高茶叶采摘的效率并降低人们的劳作强度,人们设计出了剪切式采茶机来对茶叶进行辅助采摘,剪切式采茶机又分为手提式采茶机(例如专利号“CN201921552187.0”、名称为“一种便携式电动采茶机械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和全自动采茶机(例如专利号为“CN201310057808.9”、名称为“跨行自走乘坐式采茶机及其工作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它们的核心部件都是横向设置的齿刀,手提式采茶机需要操作员提着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7)和垂向对称固定设置在底板(17)两侧边缘的两个侧板(18),底板(17)的前端固定设有导向板(1),导向板(1)的前端横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进入茶叶树梢的导向槽(2),两个侧板(18)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呈圆柱体状的挤压体(3),多个挤压体(3)竖向间隔设置并处于导向槽(2)的尾端正上方,两个侧板(18)之间转动设有提拉轴体(4),提拉轴体(4)位于导向槽(2)上方且其高度高于所有挤压体(3),一侧侧板(18)上固定设有用于对提拉轴体(4)输出转动动力的提拉驱动元件,提拉轴体(4)的外周设有若干长度能够通过自动调长结构实现改变的提拉杆(5),提拉杆(5)的外端端部具有挤压头(6),提拉杆(5)与导向槽(2)对齐设置,在该自动调长结构的作用下,提拉杆(5)在随着提拉轴体(4)的转动过程中每贴近一个不同高度位置的挤压体(3)都会自动调整长度,使挤压头(6)与每个挤压体(3)贴靠时两者均留有恰好足够茶叶芽茎进入但不会挤伤芽茎的缝隙,挤压头(6)能与挤压体(3)配合形成对处于缝隙内的芽茎向上的提拉力,该提拉力用于将茶叶芽茎从茶叶树梢上拉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头(6)或/和挤压体(3)具有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拉轴体(4)的外圈设有若干开设有引导杆孔(7)的引导杆体(8),提拉杆(5)可伸缩设置在引导杆体(8)的引导杆孔(7)内,自动调长结构包括设置在引导杆体(8)与提拉杆(5)之间的弹性件,随着提拉杆(5)与不同高度位置的挤压体(3)贴靠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提拉杆(5)自动伸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拉轴体(4)内部具有空腔(9),提拉轴体(4)的外圈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引导组,每个引导组包括横向均匀间隔固定设置在提拉轴体(4)的外圈的若干引导杆体(8),引导杆体(8)上开设有与空腔(9)连通的引导杆孔(7),引导杆孔(7)的尺寸与提拉杆(5)的尺寸相匹配,提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霞郑连有徐黎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