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224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材料准备,根据计算得出布置图、定位测量放线并选择型钢型号;放线定位安装型钢支撑,在浇筑好的顶部板上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进行放线;在支撑工字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支撑件,上支撑件直接抵接在梁底模板或楼板的下侧;型钢支撑立柱调直纠偏,在每根型钢中线1米上下安装有两道水平拉杆,贯通于整个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拆除钢管支撑架体,拆除的原则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二次支撑,导致的成本过高且安装后不便拆卸的问题。且安装后不便拆卸的问题。且安装后不便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后浇带浇筑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后浇带被大量采用。在实际施工时很多施工单位后浇带处形不成独立支模体系,楼板拆模时后浇带处模板一并拆除,而后又要重新搭设钢管支撑,严重影响了后浇带处混凝土结构质量。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后浇带支撑体系存在支撑搭设不规范,占用空间大,钢管扣件租赁费用高,架体维护成本高,结构安全性低等缺点。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后浇带支撑体系进行优化改进,在后浇带施工时,传统的钢管和模板后浇带支撑体系存在材料利用率差,架体围护难度大,尤其地下室利用空间变小影响后续工序施工。传统的后浇带支撑体系采用独立的模板及支撑架体,和主体结构支撑架体一同搭设,待后浇带具备封闭条件后浇筑后浇带处混凝土,再拆除支撑架体。在支撑体系未变形或损坏时两侧梁板从主体浇筑至后浇带浇筑完成的时间段内,后浇带所在跨段内的混凝土可保持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初始受力状态。
[0003]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支撑体系,采用型钢新型支撑体系可以避免二次支撑,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增加了施工操作空间,减少了大量钢管长期的租费,并应用于工程中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综上所述研发出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带来的效益将不可估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二次支撑,导致的成本过高且安装后不便拆卸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材料准备
[0008]根据计算得出布置图、定位测量放线并选择型钢型号;
[0009]材料包括支撑工字钢和黄黑漆;先对支撑工字钢的底部和顶部板面做除锈处理刷上防锈漆,待防锈漆干后,将支撑工字钢刷上黄黑漆,晾干备用;
[0010]步骤二、放线定位安装型钢支撑
[0011]在浇筑好的顶部板上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进行放线,要求支撑工字钢竖直设置的后浇带短边方向布置在悬挑梁端内侧0.3m处;
[0012]在梁及楼板面钢筋绑扎完后在梁底安装支撑工字钢的底端先预埋下预埋件,在下预埋件处上的模板开孔,埋件中心位置位于弹好的墨线上,后将下预埋件与支撑工字钢相连接;
[0013]在支撑工字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支撑件,上支撑件直接抵接在梁底模板或楼板
的下侧;
[0014]在安装支撑工字钢时应保持竖向垂直,型钢顶面与梁底及板底模板应为水平贴合;
[0015]步骤三、型钢支撑立柱调直纠偏
[0016]当层高小于或者等于5m时,允许误差为6mm;利用靠尺检查型钢支撑柱的安装垂直度;为了提高型钢立柱的整体稳定性,在每根型钢中线1米上下安装有两道水平拉杆,贯通于整个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
[0017]步骤四、梁板混凝土浇筑
[0018]整个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自检合格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为避免因浇筑过程中的振动或荷载不均匀导致型钢支撑发生倾斜侧移,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安排专业人员查看支撑工字钢的稳定情况;
[0019]在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板面荷载,特别是楼面采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时,布料机避免布置在后浇带跨度内区域;重点检查后浇带位置的荷载变化情况;当构件截面尺寸达到规范要求分层浇筑后,混凝土浇筑应该分层分段浇筑;
[0020]步骤五、拆除钢管支撑架体
[0021]拆除的原则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拆除的前提条件为后浇带所在跨度内两侧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强度且得到相关方验收允许,拆除前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应该对型钢立柱做重点保护,不得野蛮施工,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避免型钢柱在拆除过程中被钢管等材料水平冲击而发生侧向移动;
[0022]步骤六、型钢支撑柱拆除
[0023]在后浇带位置混凝土养护期达到规范要求后,根据施工需要拆除型钢支撑体系;后浇带两侧型钢支撑采用人工拆除,先拆除顶部模板,再拆除梁底及板底型钢支撑柱,如拆除完成后梁底及板底有露筋或者质量缺陷,及时修补。
[0024]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件包括顶部板,所述顶部板与支撑工字钢的顶部相连接。
[0025]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预埋件包括预埋板,所述预埋板安装在底部楼板的墨线上,所述预埋板上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适于安装时贯穿底部楼层的楼顶模板时;
[0026]所述固定柱上开设有定位孔一,所述定位孔一为螺纹孔。
[0027]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工字钢的底部安装有定位管套,所述定位管套与支撑工字钢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柱适于套接在定位管套内;
[0028]所述定位孔一适于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适于连接在定位孔一内并位于定位管套的上端,所述支撑工字钢上开设有定位孔二,所述定位孔二适于定位螺栓连接在固定柱后相连接。
[0029]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工字钢上开设有竖向槽,所述顶部板为弯折状且相对支撑工字钢的一侧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与竖向槽相适配并在竖向槽内移动,所述移动柱为螺纹柱,所述移动柱上安装有锁紧螺母并适于锁紧移动柱在竖向槽内。
[0030]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工字钢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板,所述导轨板设
置有两组且相对设置,所述导轨板上开设有夹口槽,所述顶部板适于安装在导轨板的夹口槽内。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支撑工字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自身材质选用槽钢或工字钢相对传统钢管扣件式架体强度和刚度更高,因为自身材质刚度大,立杆间距布置更加灵活,施工工艺相比于传统架体更加便捷可操作性,并且因为其材质特征,可周转利用率高,项目一次购买后续类似项目均可采用,极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0033]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工字钢上下结构均可拆卸,可以降低独立支撑体系对建筑的后续影响,且定位后基本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均具有保障,具有快速安装的效果,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操作辅助难度。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中的支撑工字钢立式的安装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工字钢的结构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工字钢的正视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工字钢的安装剖视图。
[0039]图中:1、支撑工字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准备根据计算得出布置图、定位测量放线并选择型钢型号;材料包括支撑工字钢和黄黑漆;先对支撑工字钢的底部和顶部板面做除锈处理刷上防锈漆,待防锈漆干后,将支撑工字钢刷上黄黑漆,晾干备用;步骤二、放线定位安装型钢支撑在浇筑好的顶部板上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进行放线,要求支撑工字钢竖直设置的后浇带短边方向布置在悬挑梁端内侧0.3m处;在梁及楼板面钢筋绑扎完后在梁底安装支撑工字钢的底端先预埋下预埋件,在下预埋件处上的模板开孔,埋件中心位置位于弹好的墨线上,后将下预埋件与支撑工字钢相连接;在支撑工字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支撑件,上支撑件直接抵接在梁底模板或楼板的下侧;在安装支撑工字钢时应保持竖向垂直,型钢顶面与梁底及板底模板应为水平贴合;步骤三、型钢支撑立柱调直纠偏当层高小于或者等于5m时,允许误差为6mm;利用靠尺检查型钢支撑柱的安装垂直度;为了提高型钢立柱的整体稳定性,在每根型钢中线1米上下安装有两道水平拉杆,贯通于整个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步骤四、梁板混凝土浇筑整个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自检合格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为避免因浇筑过程中的振动或荷载不均匀导致型钢支撑发生倾斜侧移,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安排专业人员查看支撑工字钢的稳定情况;在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板面荷载,特别是楼面采用布料机浇筑混凝土时,布料机避免布置在后浇带跨度内区域;重点检查后浇带位置的荷载变化情况;当构件截面尺寸达到规范要求分层浇筑后,混凝土浇筑应该分层分段浇筑;步骤五、拆除钢管支撑架体拆除的原则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拆除的前提条件为后浇带所在跨度内两侧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强度且得到相关方验收允许,拆除前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