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219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母竹移植至温室中栽培;S2.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S3.根据出笋规律对竹笋进行采收,并选择生长势良好、分布均匀的竹笋进行留养;S4.在第3年开始对竹丛进行年龄结构调整,并对绿竹进行修枝去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母竹移植至温室中,并通过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为绿竹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科学的管理,解决了绿竹在北方地区因寒冷难以存活的问题,使绿竹在北方温室正常生长和产笋,满足了北方市场对绿竹鲜笋的需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竹因竹身全绿而得名,别名甜竹、吊丝竹,俗称“马蹄笋”,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丛生竹林亚区、华中亚热带混生竹林亚区南部,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绿竹喜温暖湿润,一般适合在年平均气温18

21℃、一月份平均气温8℃以上、极端低温高于

5℃、年降水量为1400

2000mm的环境下自然生长,以浙南地区为例,其绿竹笋目萌动始于2月底,3月底至4月底为萌动盛期,整个萌动期历时90天,总萌动率79.3%,在萌动笋中,能出土成笋的仅为73%,绿竹笋主要由1年生母竹所发,占总重量的92.1%,2年生母竹发笋量占7.9%,绿竹出笋始于6月初,整个出笋期可分为4个阶段:初期(6月)、盛期(7月)、递减期(8

9月)、(末期10月),绿竹笋

幼竹的高生长历时85天左右,总生长量可达10

12m。
[0003]绿竹经济效益很高,其秆可作家具、农具或劈篾编织竹器、或作造纸原料,中层竹材可入药,有解热之效,绿竹材可用于造纸和生长重组竹,此外,绿竹是我国优质的笋用竹种之一,绿竹笋的味道鲜美、质地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降压、降脂、助消化功效的绿色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0004]然而,北方地区因气候寒冷干旱,不能满足绿竹的生长环境需求,导致绿竹在北方地区非设施条件下难以成活、正常生长和产笋,无法满足北方市场对绿竹鲜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能够为绿竹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科学的管理,解决了绿竹在北方地区因寒冷难以存活的问题,使绿竹能够在北方温室正常生长和产笋,满足了北方市场对绿竹鲜笋的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移栽竹苗
[0008]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秆基芽目充实饱满的母竹,移植至温室中栽培;
[0009]S2.田间管理
[0010](1)温度管理:绿竹整个生育期内的温度调整分为三个阶段:
[0011]越冬期:10月下旬

4月中旬,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4℃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9

18℃;
[0012]过渡期:4月下旬

5月中旬,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8℃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7

23℃;
[0013]揭膜期:5月下旬

10月中旬,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0℃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2

28℃;
[0014](2)湿度管理:绿竹生长所依赖的环境湿度分为两个方面:
[0015]土壤水分:整个生育期内,根据土壤墒情,对绿竹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0016]空气湿度:整个生育期内,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整温室内的空气湿度;
[0017](3)光照管理:整个生育期内,在温室内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绿竹保持充足的光照;
[0018]S3.竹笋采收
[0019]根据出笋规律对绿竹笋进行采收,并选择生长势良好的绿竹笋进行留养;
[0020]S4.竹丛调整
[0021]在第3年开始对竹丛进行年龄结构调整,并对绿竹进行修枝去芽。
[0022]优选地,步骤S1中,移植时间为每年4月上、中旬,将母竹带土套袋、遮光运输,运输过程中经常喷水,使竹蔸与竹秆保持湿润。
[0023]将移植时间选择在每年4月上、中旬,阴雨天较佳,既避开了北方低温、干旱期,且此时母竹秆基芽目还未完全萌动,运输过程中笋芽不易受到伤害,将母竹带土套袋,遮光运输,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运输过程中保持通风,并经常喷水,使竹蔸与竹秆保持湿润。
[0024]优选地,步骤S2中,绿竹整个生育期内温度调整的具体措施为:
[0025]越冬期:10月下旬

4月中旬,夜间在棚架上覆盖棚膜和棉苫保温,每日早上7

9点揭开棉苫,棚膜顶部开放通风口,直至下午5点,重新盖上棉苫,使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4℃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9

18℃;
[0026]过渡期:4月下旬

5月中旬,将棉苫揭开,棚膜顶部和棚膜底部均开放通风口,全天通风,使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8℃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7

23℃;
[0027]揭膜期:5月下旬

10月中旬,将棚膜全部揭开,使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0℃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2

28℃。
[0028]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通过在棚架上覆盖棚膜和棉苫,以实现温室的通风和保温,从而控制温室内的气温,使其符合绿竹生长的需求,确保绿竹能够健康、稳定的生长。
[0029]优选地,步骤S2中,土壤水分管理的具体措施为:
[0030]在竹丛两侧挖取宽度为15cm、深度为25cm的沟渠,通过收集降水或将灌溉水引入沟渠对绿竹进行灌溉;
[0031]绿竹整个生育期内的灌溉分为三个阶段:越冬期:10月下旬

4月中旬,每周1次;过渡期:4月下旬

5月中旬,每周2

3次;揭膜期:5月下旬

10月中旬,连续无雨时,3日灌溉1次。
[0032]通过在竹丛两侧挖取沟渠对绿竹进行灌溉,且人为灌溉时灌溉水位控制在15

20cm,以确保绿竹根系吸水充足,与漫灌相比,沟渠灌溉的笋平均个体重增加19.39%,笋产量增加13.18%,同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控制灌溉的次数,确保土壤水分不会过多或过少,使绿竹能够稳定生长。
[0033]优选地,步骤S2中,通过揭盖棚膜来调节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使温室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88%

100%。
[0034]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通过揭盖棚膜来控制温室的通风情况,从而间接控制温室内的空气湿度,确保空气湿度始终保持在88%

100%之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绿竹的生长。
[0035]优选地,步骤S2中,在越冬期和揭膜期,需要通过雾化喷灌来辅助增加温室内的空气湿度,雾化喷灌的时间在下午1

2点和下午5

6点。
[0036]越冬期的空气湿度较低,揭膜期的日照长且强烈,需要通过雾化喷灌的方式来辅
助增加空气湿度或降低温度,从而减少叶片水分蒸发,雾化喷灌后绿竹冠层的空气湿度增加约34%,温度降低约3.2℃。
[0037]优选地,步骤S2中,光照管理的具体措施为:
[0038]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移栽竹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秆基芽目充实饱满的母竹,移植至温室中栽培;S2.田间管理(1)温度管理:绿竹整个生育期内的温度调整分为三个阶段:越冬期:10月下旬

4月中旬,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4℃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9

18℃;过渡期:4月下旬

5月中旬,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8℃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7

23℃;揭膜期:5月下旬

10月中旬,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0℃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2

28℃;(2)湿度管理:绿竹生长所依赖的环境湿度分为两个方面:土壤水分:整个生育期内,根据土壤墒情,对绿竹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整个生育期内,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调整温室内的空气湿度;(3)光照管理:整个生育期内,在温室内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绿竹保持充足的光照;S3.竹笋采收根据出笋规律对绿竹笋进行采收,并选择生长势良好的绿竹笋进行留养;S4.竹丛调整在第3年开始对竹丛进行年龄结构调整,并对绿竹进行修枝去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移植时间为每年4月上、中旬,将母竹带土套袋、遮光运输,运输过程中经常喷水,使竹蔸与竹秆保持湿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竹在北方温室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绿竹整个生育期内温度调整的具体措施为:越冬期:10月下旬

4月中旬,夜间在棚架上覆盖棚膜和棉苫保温,每日早上7

9点揭开棉苫,棚膜顶部开放通风口,直至下午5点,重新盖上棉苫,使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4℃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9

18℃;过渡期:4月下旬

5月中旬,将棉苫揭开,棚膜顶部和棚膜底部均开放通风口,全天通风,使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8℃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7

23℃;揭膜期:5月下旬

10月中旬,将棚膜全部揭开,使温室内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0℃以上,全天平均气温保持在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凤英尹子旭周潇张璇周阳李承基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竹藤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