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218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使慢回弹PU与底层PU能一次成型;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十八醇作为原料,合成一端带有异氰酸根,另一端带有长链烷烃的改性剂,通过酯化使异氰酸根和竹纤维表面羟基反应,促进竹纤维与聚酯之间的相容性,从而协同提升鞋垫的耐磨损性;引入抗菌剂来大幅提升鞋垫的抗菌性,引入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的三聚氰胺泡沫,提高鞋垫吸湿透气性,从而增强鞋子舒适度;在三聚氰胺泡沫表面通过多巴胺的自聚作用,骨架上覆盖了一层聚多巴胺;将其浸入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垫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鞋已不仅仅只满足于原始的保护和装饰功能,人们对于鞋垫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要求;鞋垫是鞋的辅助制品,鞋垫的材质对鞋子的舒适度与功能性起着重要作用。
[0003]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鞋垫材质包括聚醚型材质和聚酯型材质,聚酯型材质鞋垫耐磨性、抗撕裂性好;而聚醚型材质鞋垫抗霉变、低温韧性好、耐挠曲疲劳、高回弹性等,且聚醚型材质鞋垫成本一般低于聚酯型材质鞋垫;但是因为聚醚的本身结构,单纯聚醚型材质制备的鞋垫具有较差的拉伸性能、耐磨损性和耐高温性。且现有的聚醚型聚氨酯材质大多抗菌性差,难以协调鞋子内部的菌群环境,会引起足部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聚醚多元醇D、聚醚多元醇E、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40℃下搅拌,得到P1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慢回弹PU;
[0008]S2:将聚醚多元醇F、将聚醚多元醇G、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40℃条件下搅拌,得到P2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PU底层;
[0009]S3:将PU底层灌注于鞋垫模具内,模压,再将慢回弹PU灌注在PU底层上,模压,脱模,得到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
[0010]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慢回弹PU的原料组成为:20

25份聚醚多元醇A、20

25份聚醚多元醇B、10

15份聚醚多元醇C、15

20份聚醚多元醇D、25

30份聚醚多元醇E、2

3份催化剂、3

5份活性剂、2

3份交联剂、1

1.8份发泡剂、3

5份色料;P1剂与异氰酸酯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82

2.20。
[0011]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PU底层的原料组成为:70

80份聚醚多元醇F、20

25份聚醚多元醇G、2

3份催化剂、3

5份活性剂、2

3份交联剂、1

1.8份发泡剂、3

5份色料;P2剂与异氰酸酯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2

1.6。
[0012]进一步的,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活性剂为有机硅酮,发泡剂为纯净水。
[0013]进一步的,模压时间为7

12min,模压温度为40

60℃。
[0014]进一步的,异氰酸酯组合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5]1)竹纤维粉碎后过100目筛,转移到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升温至90

100℃保持30

60min,抽滤、干燥,得到预处理竹纤维;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十八醇、二月桂酸正丁基锡在70

80℃下保温1h,得到改性溶液;将改性溶液与预处理竹纤维混合,升温至120

130℃保温1

2h,干燥后得到异氰酸基改性竹纤维;
[0016]2)将氰酸钾、纳米氧化镍、N

甲基甲酰胺、己内酰胺混合加入反应釜中,氮气吹扫5

10min,升温至100℃加入3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保温3

4h,过滤、减压精馏,得到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17]3)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基改性竹纤维复配得到异氰酸酯组合料。
[0018]进一步的,减压精馏的工作条件为:回流比为4,塔釜温度维持在110

120℃,收集塔顶温度为70

75℃,真空度为

0.1~

0.09MPa。
[0019]进一步的,预处理竹纤维与改性溶液与质量比为1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基改性竹纤维的质量比为2:1:1。
[0020]进一步的,以质量份数计,慢回弹PU中含有1

5份抗菌剂,所述抗菌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21](1)将氯化锆、1,1
’‑
二茂铁甲酸、乙酸、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超声处理5

10min后,在145

150℃下水热反应12h,离心,依次用N,N

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超声清洗3

5次,分散在水中,得到浸渍液;
[0022](2)将盐酸多巴胺、硫酸铜、过氧化氢、去离子水混合,将pH调为8.2

8.5,加入粉碎后的三聚氰胺泡沫浸渍处理,然后转移到浸渍液中浸泡20

30min,过滤、干燥得到抗菌剂。
[0023]进一步的,盐酸多巴胺、粉碎后的三聚氰胺泡沫的质量比为0.1g:0.5g。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制备的双密度鞋垫具有高回弹性、高抗菌性、高透气性、高耐磨损性。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不同组分、密度和硬度不同的发泡PU,使慢回弹PU与底层PU能一次成型,解决现有双密度鞋垫中只能用胶水粘合而不能一次成型这一难题;减少粘合这个环节,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双密度鞋垫,上层绒软,底层强支撑,穿着舒服,不累脚,增加了舒适度;
[0027]本专利技术中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异氰酸基改性竹纤维复配得到异氰酸酯组合料;
[0028]以3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氰酸钾为原料,采用氰化法合成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采用的原料无毒,安全系数较高,所产生的副产物较少,副产物回收简单;且合成的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鞋垫中可大幅提升鞋垫的耐磨损性;
[002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竹纤维来改善聚醚型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醚多元醇A、聚醚多元醇B、聚醚多元醇C、聚醚多元醇D、聚醚多元醇E、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40℃下搅拌,得到P1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慢回弹PU;S2:将聚醚多元醇F、将聚醚多元醇G、催化剂、活性剂、交联剂、发泡剂、色料混合,在20

40℃条件下搅拌,得到P2剂,加入异氰酸酯组合料搅拌,得到PU底层;S3:将PU底层灌注于鞋垫模具内,模压,再将慢回弹PU灌注在PU底层上,模压,脱模,得到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慢回弹PU的原料组成为:20

25份聚醚多元醇A、20

25份聚醚多元醇B、10

15份聚醚多元醇C、15

20份聚醚多元醇D、25

30份聚醚多元醇E、2

3份催化剂、3

5份活性剂、2

3份交联剂、1

1.8份发泡剂、3

5份色料;P1剂与异氰酸酯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82

2.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PU底层的原料组成为:70

80份聚醚多元醇F、20

25份聚醚多元醇G、2

3份催化剂、3

5份活性剂、2

3份交联剂、1

1.8份发泡剂、3

5份色料;P2剂与异氰酸酯组合料的质量比为1.2

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所述活性剂为有机硅酮,所述发泡剂为纯净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压时间为7

12min,模压温度为40

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回弹PU及其PU底层的双密度鞋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组合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竹纤维粉碎后过100目筛,转移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升温至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彩莲李煌寳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美翔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