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78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包括:壳体、盛装有食物或昆虫信息素的诱饵盒、多个连接板条、遮挡板、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支撑柱、紫光灯、环形电网、控制器及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顶部开口处布置盛装有食物或者昆虫信息素的诱食盒,并在遮挡板的底面安装紫光灯,可以巧妙得将三种诱捕方式结合在一个诱捕防治装置上,进而大幅提升诱捕防治装置的诱捕效率;而且在诱食盒和紫光灯的外周侧设置环形电网,可以在蔬菜病虫靠近诱食盒或紫光灯的过程中被电死或电晕,从而提升诱捕防治装置的捕杀效率。治装置的捕杀效率。治装置的捕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病虫害诱捕
,特别涉及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蔬菜病虫大致分为爬行类与飞行类,包括包括蟋蟀、蝼蛄、菜蛾幼虫、蚱蜢等,主要以蔬菜根茎及菜叶为食。
[0003]出于对蔬菜和土壤环境的保护,大多情况下采用诱杀的方式防治病虫,现有的昆虫诱捕技术主要有利用害虫趋光性的灯光诱杀、食物诱杀和信息素诱杀,其中昆虫信息素是昆虫所分泌的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进行交尾的微量化学物质,它是物种特定的通讯系统。
[0004]而现有的蔬菜病虫诱捕装置仅使用食物、信息素和灯光这三种中的一种作为诱捕素,诱捕效率差,且诱捕装置通常放在较高的位置,只能对飞虫进行诱捕,难以对爬虫进行诱捕处理,功能性较差,利用率低,并且现有的电网类诱捕装置只能将一些昆虫击晕后落下,昆虫易逃走。
[000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高效捕杀蔬菜病虫的防治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解决现有蔬菜病虫诱捕装置诱捕效率低且昆虫易逃脱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包括:壳体、盛装有食物或昆虫信息素的诱饵盒、多个连接板条、遮挡板、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支撑柱、紫光灯、环形电网、控制器及蓄电池,
[0008]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且其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壳体放在室外指定的地面上;
[0009]所述诱饵盒的顶部为开口且位于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的中间位置;多个所述连接板条的一端间隔固定在所述诱饵盒的外周侧且其另一端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靠近其顶部开口的内侧壁上;
[0010]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的上方;多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的顶缘且其顶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遮挡板的底面;
[0011]所述紫光灯固定在所述遮挡板底面的中部;所述环形电网围绕在所述紫光灯和所述诱饵盒的外周侧且固定在所述遮挡板的底面;
[0012]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蓄电池均固定在所述遮挡板的顶面,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环形电网和所述紫光灯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顶部开口处布置盛装有食物或者昆虫信息素的诱食盒,并在遮挡板的底面安装紫光灯,可以巧妙得将三种诱捕方式结合在一个诱捕防治装置上,进而大幅提升诱捕防治装置的诱捕效率;而且在诱食盒和紫光灯的外周侧设
置环形电网,可以在蔬菜病虫靠近诱食盒或紫光灯的过程中被电死或电晕,从而提升诱捕防治装置的捕杀效率。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5]进一步,所述遮挡板的顶面设有安装槽;所述蓄电池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6]进一步,还包括导线筒、球形铰链、安装板及多个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导线筒的底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遮挡板的顶面上;所述球形铰链固定在所述导线筒的顶端;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遮挡板的上方滚动连接在所述球形铰链上;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间隔固定在所述遮挡板的顶面且通过电源线穿过所述导线筒的内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安装板上安装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使诱捕防治装置具有自行充电功能,符合环保要求,利用推广应用。
[0018]进一步,还包括光敏开关,所述光敏开关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光敏开关感受外界光线环境,可以将相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进而控制紫光灯的开启或者关闭,在光线充足时,关闭紫光灯,减少能量消耗;在光线灰暗时,开启紫光等,进行蔬菜病虫诱捕;减少人工参于,提高诱捕防治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0020]进一步,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且其底端插入土壤中。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固定柱插入土壤中,可以提高壳体的稳定性。
[0022]进一步,所述固定柱插入土壤的一端为锥形结构。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固定柱插入土壤的一端设计为锥形结构,可以提高固定柱插入土壤的便捷性。
[0024]进一步,还包括盛装有水的储虫盒,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豁口;所述储物盒的顶部为开口且可抽拉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豁口处。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没有被电死而只是被电晕的蔬菜病虫落入储虫盒内,由于储虫盒内盛装有水,可以溺死被电晕的蔬菜昆虫,从而防止部分蔬菜昆虫逃脱,提高诱捕防治装置的捕杀效率。
[0026]进一步,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固定在所述储虫盒的外壁上。
[0027]进一步,还包括纤维毛皮,所述纤维毛皮包裹在所述壳体的外周侧。
[0028]进一步,所述壳体为锥形结构且其直径自其顶部向其底部逐渐增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3]1、壳体,2、诱饵盒,3、连接板条,4、遮挡板,41、安装槽,5、支撑柱,6、紫光灯,7、环形电网,8、控制器,9、蓄电池,10、导线筒,11、球形铰链,12、安装板,13、太阳能电池板,14、
光敏开关,15、固定柱, 16、储虫盒,17、拉手,18、纤维毛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5]如图1所示,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包括:壳体1、盛装有食物或昆虫信息素的诱饵盒2、多个连接板条3、遮挡板4、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支撑柱5、紫光灯6、环形电网7、控制器8及蓄电池9,
[0036]壳体1的内部中空且其顶部具有开口;
[0037]诱饵盒2的顶部为开口且位于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中间位置;多个连接板条3的一端间隔固定在诱饵盒2的外周侧且其另一端间隔固定在壳体1靠近其顶部开口的内侧壁上;
[0038]遮挡板4位于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上方;多个支撑柱5的底端垂直固定在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顶缘且其顶端垂直固定在遮挡板4的底面;
[0039]紫光灯6固定在遮挡板4底面的中部;环形电网7围绕在紫光灯6和诱饵盒2的外周侧且固定在遮挡板4的底面;
[0040]控制器8和蓄电池9均固定在遮挡板4的顶面,控制器8分别与蓄电池 9、环形电网7和紫光灯6电性连接。
[0041]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遮挡板4的顶面可以设有安装槽41;蓄电池9 固定在安装槽41内。
[0042]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导线筒10、球形铰链11、安装板12 及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盛装有食物或昆虫信息素的诱饵盒(2)、多个连接板条(3)、遮挡板(4)、多个平行且间隔布置的支撑柱(5)、紫光灯(6)、环形电网(7)、控制器(8)及蓄电池(9),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空且其顶部具有开口;所述诱饵盒(2)的顶部为开口且位于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中间位置;多个所述连接板条(3)的一端间隔固定在所述诱饵盒(2)的外周侧且其另一端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1)靠近其顶部开口的内侧壁上;所述遮挡板(4)位于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上方;多个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处的顶缘且其顶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遮挡板(4)的底面;所述紫光灯(6)固定在所述遮挡板(4)底面的中部;所述环形电网(7)围绕在所述紫光灯(6)和所述诱饵盒(2)的外周侧且固定在所述遮挡板(4)的底面;所述控制器(8)和所述蓄电池(9)均固定在所述遮挡板(4)的顶面,所述控制器(8)分别与所述蓄电池(9)、所述环形电网(7)和所述紫光灯(6)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4)的顶面设有安装槽(41);所述蓄电池(9)固定在所述安装槽(4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病虫诱捕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筒(10)、球形铰链(11)、安装板(12)及多个太阳能电池板(13),所述导线筒(10)的底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遮挡板(4)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丽张付平严黎明王雅婷柴政郑荣许辉欣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