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1748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地下岩石工程力学领域的一种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包括检测平台、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检测平台四周的多个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充气设备、高压钢管、冲击弹块和入射杆,所述高压钢管通过伸缩旋转支架固定安装,高压钢管的入口端通过高压软管与充气设备相连,且在高压钢管内靠近入口端的部位设有电磁阀,出口端与入射杆滑动套接,所述冲击弹块可滑动的安装在高压钢管内的入口端与电磁阀之间,所述控制系统与充气设备和电磁阀电性连接,并可按照时序控制其启停。该试验系统能够模拟出高地应力区岩石在不同冲击方向、冲击角度及冲击时序组合下的动态力学特性,有利于分析出岩石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岩石工程力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下工程不断向深处复杂区域进发,高地应力现象所带来的围岩失稳现象愈发频繁,对于大型地下洞室而言更是如此,如岩爆和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现象均与高地应力密切相关。岩石在动态冲击下的变形破坏特性已成为工程关注的焦点,对指导后续洞室的开挖支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往在研究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时,多采用落锤及单向霍普金森杆等试验装置开展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岩石在单方向上受到动态冲击开展研究。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岩石多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因此在地应力较为复杂的状态下,岩石有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载荷作用,包括仅来自某一方向单冲击作用,或者是来自多方向的联合冲击作用。
[0003]另外,岩石受到冲击作用的发生时间会随着应力调整产生动态的变化。以往试验的限制主要体现在没有可用于模拟岩石受到多方向联合冲击作用且具备不同冲击时序的成套设备。
[0004]在地下洞室的开挖过程中,三向应力的方向不会一直固定,因此在不同可能发生岩爆或冲击地压的区域,岩石所受到的冲击载荷方向与水平线可呈现出不同的夹角,即可能出现偏心冲击的现象。而之前的相关试验设备主要针对岩石试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为水平方向,较少开展偏心冲击的研究。对于高地应力区域的洞室围岩,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是优化设计措施和改善施工工艺的重要依据。因此开展高地应力区岩石在不同冲击方向、冲击角度及冲击时序组合下的动态力学特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尚未有相关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岩石冲击试验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模拟地下围岩受到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与不同时序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包括检测平台、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检测平台四周的多个冲击组件,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充气设备、高压钢管、冲击弹块和入射杆,所述高压钢管通过伸缩旋转支架固定安装,使其相对于检测平台的方向和角度可调,高压钢管的入口端通过高压软管与充气设备相连,且在高压钢管内靠近入口端的部位设有电磁阀,出口端与入射杆滑动套接,所述冲击弹块可滑动的安装在高压钢管内的入口端与电磁阀之间,所述控制系统与充气设备和电磁阀电性连接,并可按照时序控制其启停。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冲击组件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检测平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
其冲击点分别对准位于检测平台上的岩石试件的四个面的中心区域。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充气设备为氮气瓶,所述高压软管与氮气瓶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高压钢管的入口端设有排气阀和压力表。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阀、排气阀和压力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高压钢管的入口端与电磁阀之间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凸台,所述冲击弹块安放在固定凸台上。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检测平台包括固定平台、动态电阻仪和透射杆,所述透射杆包括多根,设置在固定平台的四周,其外端与固定平台固定连接,内端抵接在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岩石试件的表面,所述透射杆上设有透射杆应变片,所述入射杆上设有入射杆应变片,所述透射杆应变片和入射杆应变片分别通过导线与动态电阻仪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透射杆的外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平台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透射杆在岩体试件的一个面上至少设备两根,并间隔布置。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平台顶部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高速摄像仪。
[0016]采用上述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进行岩石试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a、获取需要进行力学检测的岩石试件,并按照检测平台要求加工成适当的尺寸;
[0018]b、将岩石试件放置在固定平台上,并在其周围安装好透射杆,使透射杆的内端与岩石试件表面接触;
[0019]c、根据检测需要布置好冲击组件,并调整冲击组件的方向和角度,使入射杆的内端与岩石试件表面接触,外端一部分位于高压钢管内,保证入射杆稳定即可;
[0020]d、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分别设置好入射杆应变片和透射杆应变片,并用导线接入动态电阻仪;
[0021]e、利用控制系统设置好冲击组件的冲击力度和冲击间隔时间,然后启动设备对岩石试件进行冲击,最后收集试验数据对岩石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分析。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检测平台的周围设置多个冲击组件作为岩石发生动态冲击作用的动力来源,实现多方向的冲击,并能通过调整高压钢管的角度实现多角度冲击,同时可通过控制各个冲击组件的冲击顺序,实现多时序的冲击,从而更精确的模拟出高地应力区岩石在不同冲击方向、冲击角度及冲击时序组合下的动态力学特性,有利于分析出岩石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动态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试验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记为,1

检测平台,2

控制系统,3

冲击组件,4

岩石试件,5

伸缩旋转支架,6

电磁阀,10

透射杆应变片,11

固定平台,12

动态电阻仪,13

透射杆,14

导线,15

螺栓,16

支撑架,17

高速摄像仪,30

入射杆应变片,31

充气设备,32

高压钢管,33

冲击弹块,34

入射杆,35

高压软管,36

控制阀,37

排气阀,38

压力表,39

固定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包括检测平台1、控制系统2和设置
在检测平台1四周的多个冲击组件3,所述冲击组件3包括充气设备31、高压钢管32、冲击弹块33和入射杆34,所述高压钢管32通过伸缩旋转支架5固定安装,使其相对于检测平台1的方向和角度可调,高压钢管32的入口端通过高压软管35与充气设备31相连,且在高压钢管32内靠近入口端的部位设有电磁阀6,出口端与入射杆34滑动套接,所述冲击弹块33可滑动的安装在高压钢管32内的入口端与电磁阀6之间,所述控制系统2与充气设备31和电磁阀6电性连接,并可按照时序控制其启停。
[0027]相对现有的岩石检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改进点是增加了多个冲击组件3,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伸缩旋转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检测平台(1)、控制系统(2)和设置在检测平台(1)四周的多个冲击组件(3),所述冲击组件(3)包括充气设备(31)、高压钢管(32)、冲击弹块(33)和入射杆(34),所述高压钢管(32)通过伸缩旋转支架(5)固定安装,使其相对于检测平台(1)的方向和角度可调,高压钢管(32)的入口端通过高压软管(35)与充气设备(31)相连,且在高压钢管(32)内靠近入口端的部位设有电磁阀(6),出口端与入射杆(34)滑动套接,所述冲击弹块(33)可滑动的安装在高压钢管(32)内的入口端与电磁阀(6)之间,所述控制系统(2)与充气设备(31)和电磁阀(6)电性连接,并可按照时序控制其启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冲击组件(3)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检测平台(1)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上,其冲击点分别对准位于检测平台(1)上的岩石试件(4)的四个面的中心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充气设备(31)为氮气瓶,所述高压软管(35)与氮气瓶的连接处设有控制阀(36),所述高压钢管(32)的入口端设有排气阀(37)和压力表(3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阀(36)、排气阀(37)和压力表(38)与控制系统(2)电性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压钢管(32)的入口端与电磁阀(6)之间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凸台(39),所述冲击弹块(33)安放在固定凸台(39)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动态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检测平台(1)包括固定平台(11)、动态电阻仪(12)和透射杆(13),所述透射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肖平西张顺利张冲邓兴富何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