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72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以解决如何降低陶瓷大板生产过程中残余应力的积累,并使其能够均匀分布,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具有窑体内腔;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窑体内腔中,用于输送陶瓷制品;所述陶瓷制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均分区域;若干个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若干个急冷装置,若干所述急冷装置依次分布于所述均分区域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的不同位置的上方,所述急冷装置包括急冷风机与若干急冷支风管,若干所述急冷支风管与所述急冷风机连通,并位于所述窑体内腔中。并位于所述窑体内腔中。并位于所述窑体内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陶瓷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一种新型陶瓷产品——陶瓷大板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靠着丰富的纹理元素,且具有的优良耐酸碱性、硬度高、耐高温等优点,陶瓷大板在高端装饰、家居等市场中的占有率不断增大。但由于陶瓷大板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成品进行切割、拉槽、倒边、钻孔甚至弯曲等加工操作,据目前现有技术生产出来的大板成品在进行后期加工时都比较容易出现破裂、断开、甚至炸碎等问题,严重制约陶瓷大板在家居、家具、和建筑装饰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根据相关研究认为,陶瓷材质的成品在加工过程出现破裂主要是由于陶瓷成品在生产中积累了大量分布不均匀的残余热应力而导致。目前的建筑陶瓷基本都是采用辊道窑通过快烧而成,烧成时间一般控制60到120分钟,陶瓷制品经过预热、氧化分解、高温烧结、急冷、缓冷等几个阶段后完成烧结过程,但由于陶瓷制品在辊道窑炉中烧结时间较短,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必须要经过急冷后才能出窑成为成品,在此过程,如果急冷阶段的温度控制不均匀,急冷过程就容易造成成品累计有大量不均匀的残余热应力,特别是现在市场中较火的陶瓷大板生产中,由于产品规格较大,目前业内生产的陶瓷大板最大可达1.6*3.2米以上,陶瓷大板生产过程的热应力控制难度相比普通陶瓷是呈大幅度提升,陶瓷大板的内部因为烧结过程积累的残余热应力较多而且分布的不均匀,导致在后期加工时,陶瓷大板容易出现破裂、炸碎等问题。因此,如何降低陶瓷大板生产过程中残余应力的积累,并使其能够均匀分布,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以解决如何降低陶瓷大板生产过程中残余应力的积累,并使其能够均匀分布,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所述急冷设备包括:
[0006]窑体,所述窑体内具有窑体内腔;
[0007]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窑体内腔中,用于输送陶瓷制品;所述陶瓷制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均分区域;
[0008]若干个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
[0009]若干个急冷装置,若干所述急冷装置依次分布于所述均分区域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的不同位置的上方,所述急冷装置包括急冷风机与若干急冷支风管,若干所述急冷支风管与所述急冷风机连通,并位于所述窑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急冷支风管与均分区域相对应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急冷支风管的数量一一对应,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
窑体的内壁上,并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位于所述急冷支风管之后,用于检测所述陶瓷制品各个均分区域急冷后的温度,所述急冷支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压力阀;
[0010]风机控制装置,所述风机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急冷风机以及第一电子压力阀连接。
[00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急冷支风管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均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每个相邻出风口之间呈交叉均匀分布。
[00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急冷主风管以及第二电子压力阀,所述急冷主风管与所述急冷风机的急冷风口连通,所述急冷支风管设置于所述急冷主风管上,所述第二电子压力阀设置于所述急冷主风管上、或所述急冷主风管与所述急冷风机之间,并与所述风机控制装置连接。
[00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设备还包括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机以及若干个支抽风管,所述风机控制装置与所述抽风机连接,若干所述支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通。
[00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抽风装置还包括主抽风管以及抽力控制阀,所述主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所述支抽风管设置于所述主抽风管上,所述抽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主抽风管上或者所述主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之间,并与所述风机控制装置连接。
[00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窑体包括耐火砖、耐火棉以及金属层,所述的耐火砖、耐火棉、金属层由里到外叠置在窑体中形成窑体的窑体内腔,其中,所述窑体内腔的高度为2

3m,宽度为1.5

2.4m。
[00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无级变速电机以及若干耐高温辊棒,所述无级变速电机设置于所述窑体的侧边上,若干所述耐高温辊棒穿过所述窑体与所述无级变速电机的驱动端连接。
[00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急冷设备还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设置于所述窑体上,并用于放置急冷风机以及抽风机。
[0018]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将输送装置上的陶瓷制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均分区域,在陶瓷制品的每个均分区域处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均设置有急冷支风管为陶瓷制品的每个区域进行急冷,在每个均分区域处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的不同位置处依次设置有若干个急冷支风管,以持续为高温烧结后的陶瓷制品降温,并在每个急冷支风管后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检测急冷后的各个均分区域的温度,根据各个均分区域的温度,通过风机控制装置分别调控每个急冷支风管上的第一电子压力阀的开度,以使得陶瓷制品的各个均分区域在急冷处理后其温度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仅能够满足急冷后的温度要求,并且使得急冷后的陶瓷制品的各个均分区域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实现陶瓷制品快速均匀的冷却效果,从而达到减低陶瓷制品中残余热应力及避免出现残余热应力集中现象目的,能够有效提高陶瓷制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符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中陶瓷制品被分割成若干区域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中各个急冷支风管的两个出风口映射在陶瓷制品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窑体;11、耐火砖;12、耐火棉;13、金属层;2、输送装置;21、耐高温辊棒;3、急冷装置;31、急冷风机;32、急冷主风管;33、急冷支风管;331、出风口;34、第二电子压力阀;4、抽风装置;41、抽风机;42、主抽风管;43、支抽风管;44、抽力控制阀;5、风机控制装置;6、平台;7、区域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申请提供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道窑的急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设备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具有窑体内腔;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窑体内腔中,用于输送陶瓷制品;所述陶瓷制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均分区域;若干个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若干个急冷装置,若干所述急冷装置依次分布于所述均分区域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的不同位置的上方,所述急冷装置包括急冷风机与若干急冷支风管,若干所述急冷支风管与所述急冷风机连通,并位于所述窑体内腔中,其中,所述急冷支风管与均分区域相对应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急冷支风管的数量一一对应,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窑体的内壁上,并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位于所述急冷支风管之后,用于检测所述陶瓷制品各个均分区域急冷后的温度,所述急冷支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压力阀;风机控制装置,所述风机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急冷风机以及第一电子压力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窑的急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急冷支风管按窑体内的走砖方向均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每个相邻出风口之间呈交叉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窑的急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急冷装置还包括急冷主风管以及第二电子压力阀,所述急冷主风管与所述急冷风机的急冷风口连通,所述急冷支风管设置于所述急冷主风管上,所述第二电子压力阀设置于所述急冷主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陈伟胤古战文邓江文潘超宪刘任松沈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