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16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属于喂药装置领域,用于喂药,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置有若干注药腔体,注药腔体内设有通过导向驱动轴连接的驱动叶轮、玻璃塞体、螺旋搅拌部,且注药腔体连通有带注药胶塞的注药口;所述注药腔体通过出液套筒连通有导液腔,导液腔通过导液入口连通有内筒体中的内筒腔体,内筒腔体具有被按压导杆驱动的端部塞体及辅助玻璃塞;所述注药腔体的底端通过出药腔口连通有出药流道,出药流道与出药接口连通。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清洗,同时又能够对粉状药物与液体的溶解具有促进作用,其次还能够通过改进喂药辅助器来实现入口的适应性,避免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适。避免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医用喂药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喂药装置一般用于对无法实现自主进药的患者,如一些无法自理的老年人以及一些婴幼儿,也常用于术后等处于恢复期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而在喂药的过程中,一般多为液体喂药,在遇到一些粉状的药物时,需要在喂药的过程中对其在液体(多为水)内进行较为均匀地分布或溶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对于老年人、婴幼儿的不适性。然而在现有喂药装置中,其多不能对粉状药物在液体内的分布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清洗性能较弱,且多采用软管作为入口的喂药辅助结构,软管多会造成患者,如老人、婴幼儿咽喉部位的不适,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其能够通过结构的改进实现自身结构可被清洗,同时又能够对粉状药物与液体的溶解具有促进作用,其次还能够通过改进喂药辅助器来实现入口的适应性,避免患者可能存在的不适。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体、外筒体,所述外筒体的外表面包覆有握持胶套,握持胶套上加工有供手指放置的凹槽,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内筒体中心轴线均布的注药腔体,所述注药腔体与注药口连通,注药口位于外筒体的握持胶套下方,在注药口的内部塞有注药胶塞;所述注药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液套筒,在注药腔体的底部开设有出药腔口,出药腔口与内筒体底部的出药流道连通,出药流道汇总于出药接口,出药接口与喂药辅助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通;所述注药腔体的内部通过环形导向支撑连接有导向驱动轴,所述导向驱动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驱动叶轮、玻璃塞体、螺旋搅拌部,其中所述的驱动叶轮位于所述出液套筒的内部但不与出液套筒内壁接触,所述玻璃塞体与环形导向支撑滑动接触,所述螺旋搅拌部的顶端位于注药口处,所述螺旋搅拌部的底端位于环形导向支撑的上方;所述内筒体具有与出液套筒连通的导液腔,导液腔的底端通过导液入口与内筒体中的内筒腔体连通;所述内筒腔体的内部设置有端部塞体、辅助玻璃塞,端部塞体位于按压导杆的底端,辅助玻璃塞位于端部塞体的中部位置,所述按压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手柄。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按压导杆的底端具有与其一体的导杆连接部,导杆连接部的底部具有卡接端,卡接端外部设置有与其卡接固定的端部塞体,端部塞体与内筒腔体内壁接触的周向侧面加工有放置多个密封圈的嵌槽。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出液套筒具有与导液腔连通的若干布液进口,布液进口在出液套筒的轴向方向上分布;所述出液套筒具有与布液进口连通的中空夹层构成的布液夹层,在出液套筒的内壁上具有若干与布液夹层连通的布液出口。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布液出口的中心轴线与出液套筒内壁的切线同向平行设置,所述布液出口在出液套筒的轴向方向上以螺旋线的方式分布。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注药腔体的顶端通过顶部塞体封堵,所述注药腔体的底端设置有缩径结构,缩径结构与出药封堵塞配合,所述出药封堵塞的底端设置有出药弹簧;所述导向驱动轴的底端伸出环形导向支撑并伸出至出药封堵塞的上方。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环形导向支撑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环体、外环体,内环体与外环体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筋,相邻的支撑筋之间形成供药液流过的扇形通孔,所述内环体与导向驱动轴滑动接触,所述外环体与注药腔体的内壁贴合固定。
[001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喂药辅助器包括与出药接口连通的拆卸连接端,拆卸连接端与扁平软体连接为一体,所述拆卸连接端与扁平软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软体导流端,软体导流端位于软体导流道与出药接口的连通端,所述软体导流道沿扁平软体设置,且在扁平软体的外壁设置有与软体导流道连通的软体出液口。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软体出液口的出口端直径小于入口端直径。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注药口位于外筒体的注药凸起内,所述注药凸起位于握持胶套的下方且注药凸起的外表面与握持胶套的外表面平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内筒体、外筒体结构的改进,以及与喂药辅助器的配合实现包括粉状药物在内的喂药,且对于老年人以及婴幼儿具有较高的喂药舒适性,同时在喂药过程中能够实现粉状药物与液体的充分混合,在喂药之后能够便于清洗,提高可清洁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出液套筒的剖视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环形导向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喂药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按压手柄;2、握持胶套;3、外筒体;4、注药腔体;5、注药凸起;6、注药胶塞;7、注药口;8、出药封堵塞;9、出药弹簧;10、出药流道;11、出药接口;12、出药导流座;13、出药腔口;14、环形导向支撑;15、螺旋搅拌部;16、玻璃塞体;17、导向驱动轴;18、驱动叶轮;19、出液套筒;20、顶部塞体;21、内筒体;22、内筒腔体;23、辅助玻璃塞;24、按压导杆;25、导杆连接部;26、端部塞体;27、卡接端;28、密封圈;29、导液入口;30、导液腔;31、布液进口;32、布液夹层;33、布液出口;34、缩径结构;35、外环体;36、支撑筋;37、内环体;38、拆卸连接端;39、软体导流端;40、软体导流道;41、软体出液口;42、扁平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在描述说明中所涉及到的方位名词以所依据的附图所展示的视觉方位为准,除非有明确定义,本申请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及其连接关系应做普适性理解,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其所掌握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为准。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辅助型喂药装置,包括筒状结构的内筒体21以
及筒状结构的外筒体3,内筒体21与外筒体3的底部封堵且连接为一体。所述外筒体3与内筒体21同轴设置,在内筒体21的中心轴线处形成沉孔结构构成的内筒腔体22,内筒腔体22内滑动连接有端部塞体26、辅助玻璃塞23,辅助玻璃塞23位于端部塞体26的上方,且均连接于按压导杆24上。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端部塞体26内嵌有卡接端27,卡接端27为圆盘形结构,并且卡接端27与导杆连接部25构成一体,所述卡接端27的外径大于导杆连接部25的外径。为了增加端部塞体26与内筒腔体22内壁的密封性,在端部塞体26与内筒腔体22内壁贴合的周向面设置有密封圈28,密封圈28位于端部塞体26的嵌槽内。所述密封圈28为多个,密封圈28与端部塞体26均采用医用橡胶材质。
[0024]所述导杆连接部25上还固定有与其一体的按压导杆24,按压导杆24在伸出内筒腔体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其一体的按压手柄1,按压手柄1的顶部端面具有容纳拇指结构的凹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体(21)、外筒体(3),所述外筒体(3)的外表面包覆有握持胶套(2),握持胶套(2)上加工有供手指放置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1)与外筒体(3)之间设置有若干沿内筒体(21)中心轴线均布的注药腔体(4),所述注药腔体(4)与注药口(7)连通,注药口(7)位于外筒体(3)的握持胶套(2)下方,在注药口(7)的内部塞有注药胶塞(6);所述注药腔体(4)的顶部设置有出液套筒(19),在注药腔体(4)的底部开设有出药腔口(13),出药腔口(13)与内筒体(21)底部的出药流道(10)连通,出药流道(10)汇总于出药接口(11),出药接口(11)与喂药辅助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通;所述注药腔体(4)的内部通过环形导向支撑(14)连接有导向驱动轴(17),所述导向驱动轴(17)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驱动叶轮(18)、玻璃塞体(16)、螺旋搅拌部(15),其中所述的驱动叶轮(18)位于所述出液套筒(19)的内部但不与出液套筒(19)内壁接触,所述玻璃塞体(16)与环形导向支撑(14)滑动接触,所述螺旋搅拌部(15)的顶端位于注药口(7)处,所述螺旋搅拌部(15)的底端位于环形导向支撑(14)的上方;所述内筒体(21)具有与出液套筒(19)连通的导液腔(30),导液腔(30)的底端通过导液入口(29)与内筒体(21)中的内筒腔体(22)连通;所述内筒腔体(22)的内部设置有端部塞体(26)、辅助玻璃塞(23),端部塞体(26)位于按压导杆(24)的底端,辅助玻璃塞(23)位于端部塞体(26)的中部位置,所述按压导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手柄(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导杆(24)的底端具有与其一体的导杆连接部(25),导杆连接部(25)的底部具有卡接端(27),卡接端(27)外部设置有与其卡接固定的端部塞体(26),端部塞体(26)与内筒腔体(22)内壁接触的周向侧面加工有放置多个密封圈(28)的嵌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型喂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套筒(19)具有与导液腔(30)连通的若干布液进口(31),布液进口(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兰娣侯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