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充气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48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2
本申请涉及电气柜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充气柜,该环保型充气柜包括柜体,柜体的顶部和/或上部侧壁上安装有翅片散热器,翅片散热器内设有与断路器室连通的散热通道;断路器室下部安装有用于将风送至断路器所在区域的冷却风扇,翅片散热器内设有引流风扇,断路器室中于冷却风扇和引流风扇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气流。本申请中翅片散热器对温度高达气体冷却后送至下部位置,再通过下部位置的冷却风扇将温度低的气体吹至断路器所在区域,提高对断路器的降温效果,同时,在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原理结合风扇作用下,可以形成的循环的气流,可以更好地对热气进行散热,并充分利用温度的气体来保障对断路器的降温。度的气体来保障对断路器的降温。度的气体来保障对断路器的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充气柜


[0001]本申请涉及电气柜的
,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充气柜。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环保型的绝缘开关设备在电气化领域得到了迅速地推广与应用,特别是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对开关设备提出了小型化、智能化、免维护、全工况等新的要求,高性能、高品质的充气柜在国内电气化铁路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0003]由于传统空气绝缘开关设备受环境条件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西部高原、东部沿海等地区用户的使用要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高等级铁路,因占地面积、免维护、高可靠性要求等因素,也必将选用C

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如我司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6624978U、专利名称为一种分体式气体绝缘隔离断路器,其采用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结构设计,具有运行、维护便捷及成本低的优点,且从整个生命周期分析,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0004]其中,充气柜一次接线部分密封在充气箱体内,相比普通的开关柜,运行时能量过于集中且散热环境差。温升过高,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如果不加以控制,过热程度会不断积聚,而使相邻的绝缘部件性能劣化,甚至击穿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充气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充气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充气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和/或上部侧壁上安装有翅片散热器,所述翅片散热器内部与断路器室连通;所述断路器室下部安装有用于将风送至断路器所在区域的冷却风扇,所述翅片散热器内设有引流风扇,所述断路器室中于所述冷却风扇和引流风扇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气流。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翅片散热器对断路器室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其中,由于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因此,翅片散热器对温度高达气体冷却后送至下部位置,再通过下部位置的冷却风扇将温度低的气体吹至断路器所在区域,提高对断路器的降温效果,同时,在热气上升、冷气下降原理结合风扇作用下,可以形成的循环的气流,可以更好地对热气进行散热,并充分利用温度的气体来保障对断路器的降温。
[0008]可选的:所述翅片散热器内设有进风通道、出风通道、以及多个连通所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翅片散热器的安装方向分隔有多个;每个所述散热通道内均设有引流风扇,且离所述柜体最远的散热通道的流量大于其他所述散热通道。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散热通道,并控制流量的目的在于,由于翅片散热器的翅片设置在顶部和四周,基于此结构造成翅片散热器的顶部散热效果是最佳的,而
通过分隔通道,并增大与顶部热传导的气体流量,可以对散热效果进行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散热通道的尺寸相同,且离所述柜体最远的散热通道内的引流风扇转速大于其他所述散热通道内的引流风扇转速。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引流风扇转速的控制来实现流量控制。
[0012]可选的:所述翅片散热器外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引流风扇间同驱动轴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设散热风扇可以提高翅片散热器外的翅片的散热效果,而同驱动轴设置则能够通过外设的散热风扇来实现对引流风扇的驱动,减少驱动源。
[0014]可选的:所述翅片散热器顶壁和四侧壁内均设有填充有导热液的填充腔,且所述填充腔内对应驱动轴穿过位置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设于第一磁吸件,所述驱动轴对应位置设有第二磁吸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填充导热液,并通过叶轮搅拌导热液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翅片散热器各部位的温度较为均匀,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0016]可选的:位于所述进风通道所在侧的侧壁与相邻的两侧壁的填充腔内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板、并通过所述第一分隔板分割形成有第一循环流道,其中,所述第一分隔板分割叶轮、使叶轮的两半部分别位于两段第一循环流道内;位于所述出风通道所在侧的侧壁与顶壁的填充腔内设有多个第二分隔板、并通过所述第二分隔板分割形成有第二循环流道,其中,所述第二分隔板分割叶轮、使叶轮两半部分别位于两段第二循环流道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分隔板的分割形成第一循环流道,其中,叶轮沿轴心线方向上、下两半分别被分隔,从而在第一循环流道内可以形成驱动方向相反、但能够促使导热液实现循环流动的驱动力,实现导热液循环流动。而由于位于所述进风通道所在侧的侧壁是有散热风扇散热的,因此,通过导热液的循环,可以间接提高相邻两侧壁的散热效果。同样的,通过第二循环流道的设置能够间接提高顶壁的散热效果。其中,由于进风通道所在侧侧壁的进气温度高,而顶壁的升温会大于另两侧壁,因此,将出风通道所在侧侧壁与顶壁连通可以降低顶壁的散热压力,并提高另两侧壁的散热效率。
[0018]可选的:设有所述散热风扇的侧壁上的翅片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沿翅片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引风板,所述第一引风板呈远离所述散热风扇的方向倾斜设置;沿远离散热风扇方向,所述第一引风板的端部与翅片间最小距离呈渐大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翅片上设置第一引风板一方面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在散热风扇吹风时,能够形成引导,即引导风沿翅片长度方向流动,而倾斜设置均能够进一步优化这一引导效果、并起到锁风效果,减少从翅片凸起方向漏出的风量,更好的使风沿翅片长度方向流动。再结合最小距离渐大设置,使得风能够形成一定的分层现象,即在各第一引风板所在位置都形成沿翅片长度方向的风流,而非全部聚集在槽底,不仅能更有效的实现散热,且能减少扰流的形成,进一步减少从翅片凸起方向漏出的风量,进而实现对翅片更好的散热效果。
[0020]可选的:沿远离散热风扇方向,所述第一引风板的宽度呈渐大设置;或所述第一引风板的宽度相同,而沿远离散热风扇方向,所述第一引风板与翅片间
夹角呈渐大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宽度渐大或者倾斜角度渐大两种方式形成最小距离渐大设置的结构。
[0022]可选的:设有所述散热风扇的两侧壁上翅片的设置方向呈垂直设置,且分别与顶壁以及另两侧壁上翅片间形成对接,在对接处设置有用于将风流引导90
°
的导流板;顶壁以及另两侧壁上的所述翅片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沿翅片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引风板,所述第二引风板呈向翅片散热器方向倾斜设置;沿朝向翅片散热器方向,所述第二引风板的端部与翅片间最小距离呈渐小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板的引流,将散热风扇的风引流至另外两个没有散热风扇的侧壁以及顶壁上,从而强化所有翅片的散热效果。而第二引风板的设置于第一引风板的设置相同,均起到减少从翅片凸起方向漏出的风量的效果。而最小距离呈渐小的设置方式,能够在保障减少漏风外,能够更有效的对翅片进行散热。
[0024]可选的:沿所述翅片长度方向,与顶壁平行的所述翅片上的第一引风板于翅片中间至两端位置呈远离散热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充气柜,包括柜体(100),其特征是:所述柜体(100)的顶部和/或上部侧壁上安装有翅片散热器(200),所述翅片散热器(200)内部与断路器室(110)连通;所述断路器室(110)下部安装有用于将风送至断路器所在区域的冷却风扇(300),所述翅片散热器(200)内设有引流风扇(210),所述断路器室(110)中于所述冷却风扇(300)和引流风扇(210)的作用下形成循环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充气柜,其特征是:所述翅片散热器(200)内设有进风通道(221)、出风通道(222)、以及多个连通所述进风通道(221)和出风通道(222)的散热通道(223),所述散热通道(223)沿所述翅片散热器(200)的安装方向分隔有多个;每个所述散热通道(223)内均设有引流风扇(210),且离所述柜体(100)最远的散热通道(223)的流量大于其他所述散热通道(2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型充气柜,其特征是:所述散热通道(223)的尺寸相同,且离所述柜体(100)最远的散热通道(223)内的引流风扇(210)转速大于其他所述散热通道(223)内的引流风扇(210)转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充气柜,其特征是:所述翅片散热器(200)外设有散热风扇(400),所述散热风扇(400)与引流风扇(210)间同驱动轴(500)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型充气柜,其特征是:所述翅片散热器(200)顶壁和四侧壁内均设有填充有导热液的填充腔(230),且所述填充腔(230)内对应驱动轴(500)穿过位置设有叶轮(240),所述叶轮(240)上设于第一磁吸件(241),所述驱动轴(500)对应位置设有第二磁吸件(5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型充气柜,其特征是:位于所述进风通道(221)所在侧的侧壁与相邻的两侧壁的填充腔(230)内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板(231)、并通过所述第一分隔板(231)分割形成有第一循环流道(232),所述第一分隔板(231)与翅片散热器(200)的顶壁平行设置;位于所述出风通道(222)所在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起阳王源斌王钢王程潘江帅钱陈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聚弘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