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1433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由以下组分组成:花生蛋白,1.5~2.5 g;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南极磷虾加工产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南极磷虾是地球上生物量非常丰富的一种物种,隶属于甲壳纲,磷虾目,磷虾科,磷虾属,磷虾种。其体长约为40~60mm,最长可达90mm,通体半透明,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磷虾体内的脂肪含量较高,约占湿重的1%~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占总脂肪含量的35%~50%,磷脂含量高达48%~51%。 EPA和DH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能够明显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对婴儿的大脑发育、神经发育起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改善因肥胖引起的一些代谢疾病。磷虾体内含有丰富的虾青素,虾青素具有萜烯类的化学结构,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轻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抗肿瘤等具有重要意义。
[0003]南极磷虾油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虾青素等营养元素的高营养油脂,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以EPA和DHA为主,而且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在,其磷脂结构与细胞膜磷脂结构相似,有利于穿过细胞表面,更加容易被吸收。但是,磷脂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稳定性较低,因为游离脂肪酸的促氧化作用,导致油脂极易发生氧化,严重降低油脂品质;且其中的虾青素也极不稳定,因此不恰当的加工与贮藏方式,不仅会降低磷虾油品质,还造成营养损失。此外,目前市场上磷虾油产品以软胶囊为主,产品形式相对单一,应用范围较小,限制了磷虾产业的综合发展。以高值化产品为最终导向,合理开发利用磷虾资源对于人类未来有积极作用。
[0004]乳化是一种液体以微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液体中的作用,是一种液液之间的界面现象,如油与水,在容器中未受外力作用下自动分成两层,油因为密度小而在上层,水因为密度大而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且在强烈的机械作用下,油会被分散在水中,从而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形成的油水混合物称为乳液。乳液因为能够形成一个油相水相之间相对稳定的平衡体系,所以在食品、化妆品、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作用。
[0005]微胶囊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外壁材料制成直径一般在2~1000μ m的微型容器。壁材一般选用如多糖、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或者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人工合成高分子物质。芯材一般选用易氧化、对pH、氧气敏感的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花青素、胡萝卜素等。微胶囊技术是将成膜材料作为壳物质,把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成微小颗粒,形成的核壳结构能够使微胶囊具有保护性和阻隔性,减弱芯材物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又保证其不会向外界逸出。
[0006]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是一种集输送、混合、超微粉碎、加压、膨化等多种单元操作于一体的新兴物理改性技术,其设备主要由高压泵和振荡反应腔组成。在反应腔中,每增至 300m/s以上的液体会在内部微孔流道中被分成两股或更多股微细流后进行垂直、Z型或
Y型撞击来产生巨大的压力降,从而产生较多能量,其瞬间释放压力高达100~300MPa,从而对物料起到乳化、均质化、超微化或改性的处理效果。因此,DHPM被用来对液体悬浮液进行细化、均一化处理,以提高物料的稳定性。DHPM在对物料进行均匀混合的同时也会实现某些物理、化学反应,对物料进行改性,改善物料的加工性能和营养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是由以下组分组成的:花生蛋白,1.5~2.5g;β

环糊精, 1.2~1.8g;南极磷虾油,4~6g;水100ml。优选的,是由以下组分组成的:花生蛋白, 2g;β

环糊精,1.5g;南极磷虾油,5g;水100ml。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南极磷虾油,可通过以下方法提取得到:取南极磷虾粉,加入10倍量的 95%乙醇溶液,常温条件下搅拌5~6h,抽滤,分离滤液和滤渣,滤渣用乙醇洗涤2~3次,将滤液合并,旋蒸,得到粗制虾油;粗制虾油在95%乙醇溶液中再次溶解提取,提取液离心,下层提取液进行蒸发浓缩,即得南极磷虾油。
[0011]进一步地,所述花生蛋白,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商品,是以去红衣的花生仁为原料,经烘干、冷榨脱脂、粉碎、筛分、灭菌制得的花生蛋白粉(该制备方法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手段),可溶性蛋白含量高,花生香味较为浓郁,热变性程度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的花生蛋白,是购自深圳恒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花生蛋白粉(食品级),商品号为 013。
[0012]所述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花生蛋白、β

环糊精,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南极磷虾油,高速分散,得乳液;对乳液进行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为70~90MPa,处理次数为3次,即得纳米级南极磷虾油乳液。
[0013]进一步地,所述高速分散的具体方式为:在6000rpm条件下高速分散5min,然后磁力搅拌1h。
[0014]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微射流处理的压力为70MPa或90MPa。
[0015]一种南极磷虾油微胶囊,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对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设置为160~200℃,流速为10~30ml/min,气流压力为0.16~0.2MPa,即得南极磷虾油微胶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是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或者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向100ml水中加入2g花生蛋白、1.5gβ

环糊精和1.5g维生素E,充分溶解,然后加入5g南极磷虾油,高速分散,得乳液;对乳液进行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为70~90MPa,处理次数为3次,得纳米级南极磷虾油乳液。
[0017]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干燥的具体参数为:进风温度设置为200℃,流速为10或20ml/min,气流压力为0.18MPa。
[0018]本专利技术的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以花生蛋白和β

环糊精为壁材,乳液稳定性好,虾青素保留率高,磷脂的氧化稳定性好;对南极磷虾油的不良风味有非常好的遮蔽效果,而且风味独特,口感细腻,鲜味浓郁,腥味淡,可食性佳。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比四种不同蛋白制备的磷虾油乳液的物理稳定性、粒径、Zeta电位以及 GC

IMS风味分析,筛选出了稳定性较好、对磷虾油不良风味遮蔽效果好的蛋白来制备乳液,因此选择花生蛋白、β

环糊精作为壁材。之后主要研究处理压力对乳液粒径、Zeta电位、贮藏稳定性、离心稳定性、虾青素保留率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于其风味和抗氧化能力也做了相关研究,通过比较30MPa、50MPa、70MPa、90MPa、110MPa这几种处理压力下乳液的各项指标发现,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压力越大越有利于乳液稳定,但是超过合适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组成的:花生蛋白,1.5~2.5 g;β

环糊精,1.2~1.8 g;南极磷虾油,4~6 g;水100 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组成的:花生蛋白,2 g;β

环糊精,1.5 g;南极磷虾油,5 g;水100 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南极磷虾油是通过以下方法提取得到的:取南极磷虾粉,加入95%乙醇溶液,常温条件下搅拌5~6 h,抽滤,分离滤液和滤渣,滤渣用乙醇洗涤2~3次,将滤液合并,旋蒸,得到粗制虾油;粗制虾油在95%乙醇溶液中再次溶解提取,提取液离心,下层提取液进行蒸发浓缩,即得南极磷虾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生蛋白是以花生仁为原料,经烘干、冷榨脱脂、粉碎、筛分、灭菌制得的花生蛋白粉。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南极磷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水中加入花生蛋白、β

环糊精,充分溶解,然后加入南极磷虾油,高速分散,得乳液;对乳液进行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为70~90 MPa,处理次数为3次,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梁必诚薛长湖刘尊英孙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