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93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该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包括前部气囊,所述前部气囊为圆柱体气囊,所述前部气囊的右侧设置有中部连接处,所述中部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充气接口和阀门,所述中部连接处的右侧设置有后部气囊。该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通过简单操作,在遇到前部气囊受损漏气等突发情况时,后部气囊将给予充分缓冲时间。当装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后,扳动后部锁止装置,以使后部支撑架处于不可活动状态,而起到稳固定位。其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折叠,方便携带,操作快速易上手,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为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是指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园林、道路绿化、路灯、环境卫生等城市公用事业工程,周边工作环境复杂,必须保证安全施工。
[0003]封堵气囊适用于城市道路等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主要用于排水、污水管道抢修、闭水试验渗漏检测,它可在不同管径、不同平面和不同位置上阻断水流,是地下管道进行输排水和淤污治理的理想工具。
[0004]封堵气囊工作原理是利用优良橡胶做成的管道封堵气囊通过充气方法使其膨胀,当堵水气囊内的气体压力达到规定要求时,堵水气囊填满整个管道断面,利用管道封堵气囊壁与管道产生的摩擦力堵住漏水,从而达到目标管段内无渗水的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封堵气囊慢慢有了更多的选择,按材料有单一材料型和内衬骨架材料型,按压力分有无压型、低压型、中压型、高压型等气压类型;按形状分有圆柱形、球形、方形等形状。
[0005]这些封堵气囊能够在复杂的管道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但是这类封堵气囊一般在露天环境下、视化环境差、管道壁内使用,所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封堵气囊必然有摩擦损伤,放入管道前很难完全排除尖锐杂物影响的风险,一旦破损只能回收修复或更换,浪费了时间及金钱;二是在水流大或水流可能激增的使用情况下容易被水冲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解决了封堵气囊能够在复杂的管道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但是这类封堵气囊一般在露天环境下、视化环境差、管道壁内使用,一是封堵气囊必然有摩擦损伤,放入管道前很难完全排除尖锐杂物影响的风险,一旦破损只能回收修复或更换,浪费了时间及金钱;二是在水流大或水流可能激增的使用情况下容易被水冲走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包括前部气囊,所述前部气囊为圆柱体气囊,所述前部气囊的右侧设置有中部连接处,所述中部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充气接口和阀门,所述中部连接处的右侧设置有后部气囊,所述后部气囊为蘑菇伞状气囊,所述后部气囊内有支架类似伞骨,不用时可折叠,用时撑开,所述前部气囊上设置有充气接口和拉环,所述前部气囊和后部气囊由优质橡胶制成,所述充气接口和拉环由不锈钢金属件制成。
[0010]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具体操作如下:
[0011]在水流小的时候,仅使用前部气囊充气,缩短充气作业时间;当前部气囊受损时,后部气囊仍旧保持充盈状态,对前部予以支撑,可继续作业,增强了封堵气囊的安全可靠性;
[0012]充气接口和拉环和充气接口和阀门,可在水流大时,同时充气,缩短作业时间;
[0013]充气接口和拉环可选择性的连接外部支撑架或固定绳索,增强封堵气囊的稳定性。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通过简单操作,在遇到前部气囊受损漏气等突发情况时,后部气囊将给予充分缓冲时间。当装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后,扳动后部锁止装置,以使后部支撑架处于不可活动状态,而起到稳固定位。其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折叠,方便携带,操作快速易上手,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的前部受损时主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中:1

前部气囊;2

中部连接处;3

充气接口和拉环;4

充气接口和阀门;5

后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包括前部气囊1,前部气囊1为圆柱体气囊,前部气囊1的右侧设置有中部连接处2,中部连接处2的下方设置有充气接口和阀门4,中部连接处2的右侧设置有后部气囊5,后部气囊5为蘑菇伞状气囊,后部气囊5内有支架类似伞骨,不用时可折叠,用时撑开,前部气囊1上设置有充气接口和拉环3,前部气囊1和后部气囊5由优质橡胶制成,充气接口和拉环3由不锈钢金属件制成。
[0023]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具体操作如下:
[0024]在水流小的时候,仅使用前部气囊1充气,缩短充气作业时间;当前部气囊1受损时,后部气囊5仍旧保持充盈状态,对前部予以支撑,可继续作业,增强了封堵气囊的安全可靠性;
[0025]充气接口和拉环3和充气接口和阀门4,可在水流大时,同时充气,缩短作业时间;
[0026]充气接口和拉环3可选择性的连接外部支撑架或固定绳索,增强封堵气囊的稳定性。
[0027]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稳固,能够在复杂的管道情况下依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的封堵气囊。其能在露天环境下、视化环境差、管道壁内和水流大或水流可能激增的情况下使用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本专利技术配备有前后两个充气口,能够实现前后部气囊同时充气,缩短充气时间;前部气囊如遇破损,由于阀门关闭,可使用后部气囊作为支撑继续作业,提高安全性能。
[0028]综上所述,该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通过简单操作,在遇到前部气囊受损漏气等突发情况时,后部气囊将给予充分缓冲时间。当装置移动至目标位置后,扳动后部锁止装置,以使后部支撑架处于不可活动状态,而起到稳固定位。其结构较为简单,可以折叠,方便携带,操作快速易上手,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尽管已经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的封堵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气囊(1),所述前部气囊(1)为圆柱体气囊,所述前部气囊(1)的右侧设置有中部连接处(2),所述中部连接处(2)的下方设置有充气接口和阀门(4),所述中部连接处(2)的右侧设置有后部气囊(5),所述后部气囊(5)为蘑菇伞状气囊,所述后部气囊(5)内有支架类似伞骨,不用时可折叠,用时撑开,所述前部气囊(1)上设置有充气接口和拉环(3),所述前部气囊(1)和后部气囊(5)由优质橡胶制成,所述充气接口和拉环(3)由不锈钢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晨魏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