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043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驱剂,包括改性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剂、交联强化剂和稳定剂,通过引入功能单体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油田化学
特别涉及一种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部调驱技术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该技术通过向油藏注入调驱剂,封堵高渗透率的窜流通道,迫使后续流体转向至低渗透率的区域,从而有效扩大波及体积。而部分油藏埋藏较深,温度较高,因此,注入的调驱剂还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避免在高温下失效,影响封堵效果和调驱效益。
[0003]相关技术中的调驱剂主要包括聚合物以及交联剂,该聚合物为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与2

丙烯酰胺基
‑2‑
苯基乙磺酸反应得到的产物,该交联剂为酚醛树脂预聚体与聚乙烯亚胺组成的混合物。
[0004]但相关技术中的调驱剂只能在低于110℃的水驱油藏中应用,无法满足110℃以上油藏的调驱需求,导致耐高温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提高调驱剂的耐高温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驱剂,所述调驱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0.15%~0.3%的改性聚丙烯酰胺、0.15%~0.35%的复合交联剂、0.1%~0.2%的交联强化剂、0.02%~0.05%的稳定剂,其余为水;
[0007]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为丙烯酰胺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反应得到的产物。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0009]将丙烯酰胺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

乙醇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在70℃恒温水浴中反应8h,得到反应溶液;
[0010]向所述反应溶液中加入异丙醇,生成沉淀,过滤、烘干后得到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
[001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23~30%,分子量不小于2500万。
[001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合交联剂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0013]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第一摩尔量的苯酚,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5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第一质量的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恒温50℃下反应20min,得到第一溶液;
[0014]配制第二摩尔量的浓度为36%的甲醛溶液,得到第二质量的甲醛溶液,在20min内将第三质量的浓度为36%的甲醛溶液加入所述三口烧瓶中,升温至65℃,恒温搅拌30min,得到第二溶液,所述第三质量为所述第二质量的80%;
[0015]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第四质量的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75℃,恒温搅拌15min,加入第五质量的浓度为36%的甲醛溶液,升温至85~88℃,恒温反应1~2h,
冷却至室温,得到第三溶液,所述第五质量为所述第二质量的20%;
[0016]向二口烧瓶中加入第三摩尔量的第三溶液,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第四摩尔量的浓度为40%的苯酚溶液,继续搅拌10min,得到所述复合交联剂。
[001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摩尔量、所述第二摩尔量、所述第三摩尔量和所述第四摩尔量的比例为1:3:1:(1~2)。
[001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质量为第六质量和第七质量之和的3.5%,所述第六质量为所述第一摩尔量的苯酚对应的质量,所述第七质量为所述第二摩尔量的甲醛对应的质量;
[0019]所述第四质量为所述第六质量和所述第七质量之和的1.5%。
[002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交联强化剂为六亚甲基四胺。
[002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稳定剂包括硫脲和硫代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2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稳定剂包括硫脲和硫代硫酸钠,所述硫脲和所述硫代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1。
[0023]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驱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24]按照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向反应容器中加入70%体积的水;
[0025]向所述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稳定剂、交联强化剂和改性聚丙烯酰胺,待各组分完全溶解,向所述反应容器中加入剩余30%体积的水;
[0026]向所述反应容器中加入复合交联剂,待所述复合交联剂完全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
[0027]将所述混合溶液置于100~130℃的恒温箱内反应5d,得到所述调驱剂。
[002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驱剂,包括改性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剂、交联强化剂和稳定剂,通过引入功能单体N

乙烯基吡咯烷酮对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增大侧链位阻效应,抑制丙烯酰胺中酰胺基的水解,有利于提升调驱剂的稳定性;通过加入复合交联剂,增加调驱剂网状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加入稳定剂,减缓调驱剂的降解过程。上述各组分发挥协同配合作用,从而提高了调驱剂的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留62断块加入调驱剂后生产关系曲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驱剂,该调驱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0.15%~0.3%的改性聚丙烯酰胺、0.15%~0.35%的复合交联剂、0.1%~0.2%的交联强化剂、0.02%~0.05%的稳定剂,其余为水;
[0033]该改性聚丙烯酰胺为丙烯酰胺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反应得到的产物。
[003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驱剂,包括改性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剂、交联强化剂和稳定剂,通过引入功能单体N

乙烯基吡咯烷酮对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增大侧链位阻效应,抑制
丙烯酰胺中酰胺基的水解,有利于提升调驱剂的稳定性;通过加入复合交联剂,增加调驱剂网状结构的复杂性;通过加入稳定剂,减缓调驱剂的降解过程。上述各组分发挥协同配合作用,从而提高了调驱剂的耐高温性能。
[003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改性聚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15%、0.18%、0.2%、0.22%、0.25%、0.28%或者0.3%,复合交联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15%、0.18%、0.2%、0.25%、0.28%、0.3%或者0.35%,交联强化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1%、0.12%、0.15%、0.16%、0.18%或者0.2%,稳定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0.02%、0.025%、0.03%、0.04%、0.045%或者0.05%。
[0036]改性聚丙烯酰胺的介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改性聚丙烯酰胺可以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
[0037](1)将丙烯酰胺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

乙醇溶液中,加入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驱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0.15%~0.3%的改性聚丙烯酰胺、0.15%~0.35%的复合交联剂、0.1%~0.2%的交联强化剂、0.02%~0.05%的稳定剂,其余为水;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为丙烯酰胺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反应得到的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将丙烯酰胺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溶于去离子水

乙醇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在70℃恒温水浴中反应8h,得到反应溶液;向所述反应溶液中加入异丙醇,生成沉淀,过滤、烘干后得到所述改性聚丙烯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23~30%,分子量不小于2500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交联剂按照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第一摩尔量的苯酚,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50℃,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第一质量的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恒温50℃下反应20min,得到第一溶液;配制第二摩尔量的浓度为36%的甲醛溶液,得到第二质量的甲醛溶液,在20min内将第三质量的浓度为36%的甲醛溶液加入所述三口烧瓶中,升温至65℃,恒温搅拌30min,得到第二溶液,所述第三质量为所述第二质量的80%;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第四质量的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升温至75℃,恒温搅拌15min,加入第五质量的浓度为36%的甲醛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珊珊朱瑞彬游靖唐雅娟杜慧丽赵董艳赵永强王蕊雷小洋王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