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泽威专利>正文

唇齿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42 阅读:18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名为唇齿剪,因其特征部位形似唇齿而得名。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中剪断非金属结扎线的医疗器械。结构组成包括剪头(含刃)剪臂、铰部、手柄、指孔。剪臂与手柄通过铰部交叉而形成一体。剪刃呈横位在剪体内部并与剪体垂直。刃与顶端留有距离,剪头中央有沟槽容纳线条。(*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结扎后剪断缝合线(非金属线)的医疗器械。目的是使术中剪线更加安全、可靠、迅速、准确。术野较深时尤为实用。临床外科(包括其它各分支科别),术中缝合结扎,均需按要求将线剪断。其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无损伤、余留线头长短适宜。丝线一般留1--2mm,长线留3--4mm。目前国内、国际所公开使用的线剪均不能达到上述理想要求。本使用新型与目前公开使用的尖头剪、钝头剪、直剪、弯剪、线推剪相比存在以下技术特征1、因其特征部位形似唇齿关系而命为唇齿剪。2、剪刃在剪体内部并与剪体垂直,剪体顶端(唇部)自动推开组织,对线头周围组织起保护作用。3、剪刃与唇部顶端距离为1.5-2.0mm,此距离形成剪线后预留线头的长度。4、剪体顶端(唇部)有1--3个沟槽,容纳线条,使剪线过程准确可靠。以上特征使整个剪线过程简单、安全、确切、组织无损伤,预留线头长短适宜。直视或非直视下均能工作。2年300余例二、三类手术实际使用,证实该技术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侧视图,图中1为下剪刀及其力臂,2为上剪刀及其力臂,3为手柄转轴,4为手柄,5为指孔。1和2顶端形似“唇”,刃部形似“齿”。2比1稍长,以增加直视效果,1和2的刃与剪体垂直,二者紧密错位而无间距(或对刃)。1的刃上端,唇部内侧有1-3槽,容纳线条。1和2组织接触的部位均钝圆。3、4、5同其它相同规格的手术器械(如普通线剪)。手柄有左右之分,在3处形成交叉。与对侧剪臂形成一体,使用方法同普通线剪,即拇指、无名指分别插入指孔,内收,上下剪刀接触后将线剪断,本使用新型各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本技术工作时,左右手均能操作,术者和助手可协同操作,提线,置入槽内顺沟滑下。当唇部接触线结所在部位时,即有手感(阻力感)将线剪断。即达到目的。提线紧时,所留线头稍短些,提线松时所留线头稍长些。本线剪剪刀和剪体纵轴垂直,与线也垂直,符合剪力要求,工艺简单,灵活轻便,安全可靠,无损伤。根据术野大小、深浅、可制成不同规格。权利要求1.本唇齿剪是一种用于剪断手术缝合线的医疗器械,其结构特征在于剪线部位隐含在剪体内部,左右手柄分别与对侧剪臂形成一体,顶端有槽,剪刃与顶端存在适当距离。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齿剪,其特征在于剪刃在剪体内部并与剪体垂直。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齿剪,其特征在于剪刃与唇部顶端有1·5-2·0mm的距离。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唇齿剪,其特征在于剪刃顶端(唇部)中央有1-3个沟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名为唇齿剪,因其特征部位形似唇齿而得名。是一种用于外科手术中剪断非金属结扎线的医疗器械。结构组成包括剪头(含刃)剪臂、铰部、手柄、指孔。剪臂与手柄通过铰部交叉而形成一体。剪刃呈横位在剪体内部并与剪体垂直。刃与顶端留有距离,剪头中央有沟槽容纳线条。文档编号A61B17/00GK2185568SQ93243938公开日1994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丁泽威 申请人:丁泽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唇齿剪是一种用于剪断手术缝合线的医疗器械,其结构特征在于剪线部位隐含在剪体内部,左右手柄分别与对侧剪臂形成一体,顶端有槽,剪刃与顶端存在适当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威
申请(专利权)人:丁泽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13日 15:56
    唇齿指唇和齿的合称语出左传·值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