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28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4
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岩石层,岩石层的上端开凿水平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一侧的岩石层上成型有斜坡,所述岩石层上端的支撑平台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一承台,第一承台上固定有地梁,地梁的一端伸出岩石层的支撑平台位于斜坡的上方,岩石层的斜坡上开凿有若干呈水平的支撑凹台,支撑凹台的水平地面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二承台,第二承台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内支撑柱;所述靠近岩石层斜坡一侧的泥土层内插接固定有若干灌注桩,灌注桩的上端浇筑有第三承台,第三承台上固定有外支撑柱,外支撑柱和内支撑柱的上端均与地梁相固接。它能对大坡度岩层上的地下室底板进行有效支撑,支撑强度高,保证建筑的质量。保证建筑的质量。保证建筑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房建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衣食住行的需求逐渐提高,如住宿,从之前的农村搬迁城市的中心,目前人们更喜欢居住到城市周边交通便捷、空气质量和环境更好的城郊,尤其是城市周边伴山的排屋别墅,更是大多数人的向往居所;
[0003]而无论在山脚下还是半山局域建筑房屋,都与其山的岩石层脱离不了关系;对于一些地下室底板建立在岩石层上的建筑,一般将岩石层的上端面开凿呈平台,再浇筑一个个承台,并在承台上设置地梁,在地梁上布置模板,浇筑混凝土底板,而有些岩石层的侧边设有斜坡,建筑上的地下室底板又伸出平台位于斜坡上,目前对与小坡度的岩石层,采用斜坡上安插固定锚固件,锚固件上浇筑斜承台,斜承台上固定斜支撑,斜支撑固定对地梁进行支撑,但当地下室底板跨越较大的岩层斜坡时,采用斜支撑的支撑强度不够,需要支撑强度更高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能对大坡度岩层上的地下室底板进行有效支撑,支撑强度高,保证建筑的质量。
[0005]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岩石层,岩石层的上端开凿水平的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一侧的岩石层上成型有斜坡,所述岩石层上端的支撑平台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一承台,第一承台上固定有地梁,地梁的一端伸出岩石层的支撑平台位于斜坡的上方,岩石层的斜坡上开凿有若干呈水平的支撑凹台,支撑凹台的水平地面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二承台,第二承台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内支撑柱;所述靠近岩石层斜坡一侧的泥土层内插接固定有若干灌注桩,灌注桩的上端浇筑有第三承台,第三承台上固定有外支撑柱,外支撑柱和内支撑柱的上端均与地梁相固接;
[0006]所述上、下相邻的支撑凹台之间的斜坡上开凿有斜平台,斜平台上浇筑有若干斜置的第四承台,第四承台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斜置的锚固筋,锚固筋插设固定在岩石层内;所述第四承台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梁,支撑梁通过建筑卡扣与内支撑柱与外支撑柱相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地梁的上侧浇筑有混凝土底板。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台的上端面和地梁的山上端面相齐平。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台的上端面、内支撑柱的上端和外支撑柱的上端均成型有定位凹槽,混凝土底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定位凸块,定位凸块插接固定在第一承台、内支撑柱和外支撑柱的定位凹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岩石层的支撑平台、支撑凹台和斜平台上均开凿有与第一承台、第二承台和第四承台相对的定位凹槽。
[0010]优选的,所述相邻的外支撑柱或相邻的内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加固杆。
[0011]优选的,所述第四承台的倾斜方向与锚固筋的倾斜方向方法,锚固筋伸入岩石层的长度大于锚固筋伸入第四承台的长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它提出了一种利用设立与斜坡上的竖直支撑结合斜坡外的柱桩的支撑结构,能对大坡度岩层上的地下室底板进行有效支撑,支撑强度高,保证建筑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岩石层;11、支撑平台;12、斜坡;121、支撑凹台; 122、斜平台;2、第一承台;3、第二承台;4、第四承台;5、锚固筋;6、内支撑柱;7、灌注桩;8、第三承台;9、外支撑柱;10、支撑梁;20、地梁;30、混凝土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岩石层1,岩石层1的上端开凿水平的支撑平台11,支撑平台 11一侧的岩石层1上成型有斜坡12,所述岩石层1上端的支撑平台 11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一承台2,第一承台2上固定有地梁20,地梁 20的一端伸出岩石层1的支撑平台11位于斜坡12的上方,岩石层1 的斜坡12上开凿有若干呈水平的支撑凹台121,支撑凹台121的水平地面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二承台3,第二承台3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内支撑柱6;所述靠近岩石层1斜坡12一侧的泥土层内插接固定有若干灌注桩7,灌注桩7的上端浇筑有第三承台8,第三承台8上固定有外支撑柱9,外支撑柱9和内支撑柱6的上端均与地梁20相固接;
[0017]所述上、下相邻的支撑凹台121之间的斜坡12上开凿有斜平台 122,斜平台122上浇筑有若干斜置的第四承台4,第四承台4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斜置的锚固筋5,锚固筋5插设固定在岩石层1内;所述第四承台4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梁10,支撑梁10通过建筑卡扣与内支撑柱6与外支撑柱9相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地梁20的上侧浇筑有混凝土底板30。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台2的上端面和地梁20的山上端面相齐平。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承台2的上端面、内支撑柱6的上端和外支撑柱9的上端均成型有定位凹槽,混凝土底板30的下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定位凸块,定位凸块插接固定在第一承台2、内支撑柱6和外支撑柱9的定位凹槽内。
[0020]优选的,所述岩石层1的支撑平台11、支撑凹台121和斜平台 122上均开凿有与第一承台2、第二承台3和第四承台4相对的定位凹槽。
[0021]优选的,所述相邻的外支撑柱9或相邻的内支撑柱6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加固杆。
[0022]优选的,所述第四承台4的倾斜方向与锚固筋5的倾斜方向方法,锚固筋5伸入岩石层1的长度大于锚固筋5伸入第四承台4的长度。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主要在岩石层1的斜坡12上开凿多个支撑凹台 121,在支撑凹台121内可以浇筑承台,用于设立内支撑柱6,同时在斜坡12的一侧打入灌注桩7,灌注桩7上设立外支撑柱8,外支撑柱8和内支撑柱6的上端均对地梁20进行支撑,同时在岩石层1上利用锚固结构浇筑承台,承台上固定水平的支撑梁10,支撑梁10连接内支撑柱6和外支撑柱8,加强整体支撑框架的支撑强度,可以对大坡度岩层上的地下室底板进行有效支撑。
[0024]所述实施例用以例示性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大坡度岩层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包括岩石层(1),岩石层(1)的上端开凿水平的支撑平台(11),支撑平台(11)一侧的岩石层(1)上成型有斜坡(12),所述岩石层(1)上端的支撑平台(11)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一承台(2),第一承台(2)上固定有地梁(20),地梁(20)的一端伸出岩石层(1)的支撑平台(11)位于斜坡(1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岩石层(1)的斜坡(12)上开凿有若干呈水平的支撑凹台(121),支撑凹台(121)的水平地面上浇筑有若干个第二承台(3),第二承台(3)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内支撑柱(6);所述靠近岩石层(1)斜坡(12)一侧的泥土层内插接固定有若干灌注桩(7),灌注桩(7)的上端浇筑有第三承台(8),第三承台(8)上固定有外支撑柱(9),外支撑柱(9)和内支撑柱(6)的上端均与地梁(20)相固接;所述上、下相邻的支撑凹台(121)之间的斜坡(12)上开凿有斜平台(122),斜平台(122)上浇筑有若干斜置的第四承台(4),第四承台(4)内固定连接有若干斜置的锚固筋(5),锚固筋(5)插设固定在岩石层(1)内;所述第四承台(4)上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梁(10),支撑梁(10)通过建筑卡扣与内支撑柱(6)与外支撑柱(9)相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夏为民吕兴良陈华张维祥陈久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