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028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包括抗风夹,所述抗风夹夹持在金属屋面板的板肋上,且所述抗风夹用于连接横跨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杆/预应力拉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金属屋面板承受较大风吸力荷载的情况下,抗风夹可以牢牢夹住金属屋面板的板肋,增强了金属屋面板板肋机械咬合节点的抗风揭性能,防止机械咬合节点在风吸作用下发生脱口破坏,而且,横跨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杆/预应力拉索连接在抗风夹上,使若干抗风夹串联在一起,连接杆/预应力拉索大大增强了屋面抗风夹系统的整体性,使得屋面板在垂直于板肋方向具有了一定的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屋面板风荷载承载能力,减少局部风揭破坏的可能性。局部风揭破坏的可能性。局部风揭破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屋面抗风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金属屋面板系统以其具有防水效果好、可部分消除温度应力、施工简便等优点,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展建筑等大跨度钢结构中。金属屋面板系统通常包括若干U型屋面板和T型支座,相邻U型屋面板的耳边经过机械咬合扣合在T型支座上端的梅花头上形成屋面板的板肋,并使若干U型屋面板连接成一体,T型支座的下端固定在屋面板下方的支承檩条上,通过T型支座将荷载传递给支承檩条。由于整个金属屋面板系统无需螺钉固定,不存在穿孔的问题,因而金属屋面板系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可以部分吸收屋面板因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度变形。
[0003]但是,上述金属屋面板系统存在着以下缺陷:相邻U型屋面板的耳边通过机械咬合连接,该连接节点风荷载承载能力较低,其抗风揭性能明显弱于抗风压性能,尤其是在沿海强台风地区,由于连接节点的抗风揭性能弱而导致金属屋面板风揭破坏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提高屋面板风荷载承载能力的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抗风夹,所述抗风夹夹持在金属屋面板的板肋上,且所述抗风夹用于连接横跨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杆/预应力拉索。
[0006]本技术在金属屋面板承受较大风吸力荷载的情况下,抗风夹可以牢牢夹住金属屋面板的板肋,增强了金属屋面板板肋机械咬合节点的抗风揭性能,防止机械咬合节点在风吸作用下发生脱口破坏,而且,横跨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杆/预应力拉索连接在抗风夹上,使若干抗风夹串联在一起,连接杆/预应力拉索大大增强了屋面抗风夹系统的整体性,使得屋面板在垂直于板肋方向具有了一定的刚度。本技术可提高屋面板风荷载承载能力,减少局部风揭破坏的可能性。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在适用于风荷载较大的沿海强台风地区的大跨度结构时,其优势尤为明显。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风夹包括一对夹持臂,该对夹持臂的上端相连,且在该对夹持臂的上部设有供连接杆/预应力拉索穿过的开孔和提供夹持力的锁紧件,所述夹持臂的下部内侧面是与屋面板板肋的上端相适应的弧形面。
[0008]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夹持臂并由螺母旋紧而将夹持臂的夹口收小使之夹紧于板肋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金属屋面板的上方设有龙骨和铺设在龙骨上的装饰板,所述抗风夹与所述装饰板龙骨连接。为了建筑物外形美观需要,抗风夹本身可设
置装饰板的连接装置,从而成为装饰板支座,通过在金属屋面板上设置一层装饰板,可提高建筑屋面的美观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风夹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装饰板龙骨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孔,用于与紧固件配合固定在连接装饰板龙骨的固定板上。
[0011]为了增强金属屋面板边缘的抗风性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金属屋面板的边缘部位,所述连接杆/预应力拉索分为并行的两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0013]⑴
本技术在金属屋面板承受较大的风吸力荷载的情况下,抗风夹可以牢牢夹住金属屋面板的板肋,增强了金属屋面板板肋机械咬合节点的抗风揭性能,防止机械咬合节点在风吸作用下发生脱口破坏,而且,横跨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杆/预应力拉索连接在抗风夹上,使若干抗风夹串联在一起,连接杆/预应力拉索大大增强了屋面抗风夹系统的整体性,使得屋面板在垂直于板肋方向具有了一定的刚度。本技术可提高屋面板风荷载承载能力,减少局部风揭破坏的可能性。
[0014]⑵
本技术为了建筑物外形美观需要,抗风夹本身可设置装饰板的连接装置,从而成为装饰板支座,通过在金属屋面板上设置一层装饰板,可提高建筑屋面的美观性。
[0015]⑶
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在适用于风荷载较大的沿海强台风地区的大跨度结构时,其优势尤为明显,因此本技术适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面图;
[0018]图2是图1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和2所示,是本技术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它包括抗风夹1,抗风夹1夹持在金属屋面板4的板肋5上,板肋5是相邻U型屋面板6的耳边经过机械咬合扣合在T型支座7上端的梅花头上所形成。抗风夹1用于连接横跨金属屋面板4的连接杆2(连接杆也可以是预应力拉索),本实施例的金属屋面板为常规的规则形状,连接杆2与板肋5相垂直。
[0022]抗风夹1包括一对夹持臂13,该对夹持臂13的上端相连,且在该对夹持臂13的上部设有供连接杆2穿过的开孔和提供夹持力的锁紧件,夹持臂13的下部内侧面是与屋面板板肋5的上端相适应的弧形面,锁紧件包括螺栓14和螺母20,螺栓14穿过夹持臂13并由螺母20旋紧而将夹持臂13的夹口收小使之夹紧于板肋5上。
[0023]为了增强金属屋面板边缘的抗风性能,在金属屋面板的边缘部位,连接杆分为并行的两根,即在连接杆的杆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两根并行的连接杆。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金属屋面板4的上方设有龙骨
15和铺设在龙骨15上的装饰板16,装饰板16通过角钢和螺栓固定在龙骨15上,抗风夹1与龙骨15连接。具体的,在抗风夹1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龙骨15的连接结构,参见图2,连接结构为孔,用于与紧固件17和螺母18配合固定在连接龙骨15的固定板19上,固定板19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龙骨15上,其下端具有水平折边,紧固件17穿过该折边再通过螺母固定,将抗风夹与龙骨连接。抗风夹本身设置了装饰板的连接装置,从而成为装饰板支座,通过在金属屋面板上设置一层装饰板,可提高建筑屋面的美观性。
[002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抗风夹,所述抗风夹夹持在金属屋面板的板肋上,且所述抗风夹用于连接横跨金属屋面板的连接杆/预应力拉索;所述抗风夹包括一对夹持臂,该对夹持臂的上端相连,且在该对夹持臂的上部设有供连接杆/预应力拉索穿过的开孔和提供夹持力的锁紧件,所述夹持臂的下部内侧面是与屋面板板肋的上端相适应的弧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板增强抗风夹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夹持臂并由螺母旋紧而将夹持臂的夹口收小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坚区彤石煦阳张连飞张艳辉龙秀海林松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