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0169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机仓,所述机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两个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外部的转动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壳,两个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均设置有震动装置,两个所述安装壳的相对一侧之间活动安装有两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滚筒。该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通过设置有震动装置,达到了将滚筒内部的毛刺震动出来的目的,相对于需在去毛刺后再将轴承座、研磨料和毛刺三者分离的步骤而言,本滚筒式去毛刺加工更简便,加工效率更高。加工效率更高。加工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座制造
,具体为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加工过程中,许多的零件刚加工完毕后,零件的棱边易形成刺状物或者飞边,通常称之为毛刺,毛刺的体积虽然不大,但是确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所以随着各行各业对毛刺去除的重视,去毛刺的方法也不断的革新,比较常用的有化学去毛刺、电解去毛刺、超声波去毛刺、高压水喷射去毛刺和磁力去毛刺等,现在一些工厂还用到了滚筒式去毛刺机。
[0003]现有的滚筒式去毛刺机在使用时将成品轴承座放置在滚筒中,同时滚筒中放置有研磨料等物质,在滚筒旋转的作用下,轴承座与研磨料之间利用摩擦力实现毛刺的去除,之后需要将轴承座、研磨料和毛刺从滚筒内取出,再将轴承座、研磨料和毛刺三者分离,采用这种加工过程比较麻烦,影响加工效率,故而提出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具备自动分离毛刺的优点,解决了毛刺的去除之后需要将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2);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有机仓(201),所述机仓(201)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双头电机(202),所述双头电机(2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两个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1)外部的转动轴(203),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壳(204),两个所述安装壳(204)的内部均设置有震动装置(205),两个所述安装壳(204)的相对一侧之间活动安装有两端分别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的安装轴(206),所述安装轴(206)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滚筒(207),所述滚筒(207)的正面设置有安装门(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制造的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震动装置(205)包括有活动杆(2051),右侧所述活动杆(205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壳(204)的外部,右侧所述活动杆(2051)的外表面与右侧转动轴(203)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同步皮带(2052),右侧所述活动杆(205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小齿轮(2053),右侧所述小齿轮(205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边带轮(2054),右侧两个所述挡边带轮(2054)的内表面与右侧活动杆(20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右侧所述安装壳(20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安装仓(2055),右侧两个所述安装仓(205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活动块(2056),右侧两个所述活动块(205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右侧两个安装仓(2055)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柱形弹簧(20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刘贵明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市高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