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可调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4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支架。一种角度可调支架,角度可调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角度调节杆,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滑道以及若干个档位部,若干个档位部设置在滑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滑道连通;在角度调节杆旋转过程中,限位部能够沿着滑道滑动,限位部能够离开滑道并与档位部形成配合实现所述角度可调支架的不同角度档位的切换。角度可调支架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角度调节杆与第一支撑件相互分离的情况,防止使用过程中角度可调支架发生垮塌。止使用过程中角度可调支架发生垮塌。止使用过程中角度可调支架发生垮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可调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率的升高,用户对于这些电子产品的配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为了提高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这类电子设备放置在桌面上使用时的舒适性,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支撑起来的桌面支架。这种桌面支架具有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支撑件以及角度调节杆,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多个档位部,角度调节杆能够切换连接于不同的档位部,使支撑件相对桌面平面的角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需要自行改变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与桌面平面的夹角。
[0003]然而,目前的桌面支架在调节角度时,需要将角度调节杆与原档位部分离后,再与另一档位部形成连接,一旦用户操作失误,角度调节杆没有与档位部形成匹配连接,支撑件便与角度调节杆相互分离,导致桌面支架发生垮塌,用户使用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支架,对其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在限位结构的限制下,角度调节杆不会与支撑件发生分离,避免操作失误时角度可调支架发生垮塌的可能。
[0005]一种角度可调支架,所述角度可调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角度调节杆,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道以及若干个档位部,若干个所述档位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滑道连通;在所述角度调节杆旋转过程中,所述限位部能够沿着所述滑道滑动,所述限位部能够离开所述滑道并与所述档位部形成配合实现所述角度可调支架的不同角度档位的切换。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角度可调支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弹簧使所述限位部具有拉动所述第二支撑件向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的趋势。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档位部为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具有止退部和引导部,所述止退部用于卡接所述限位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限位部滑出所述止退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退部与所述限位部的接触面与所述限位部的外形相匹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角度调节杆旋转形成的旋转平面的一侧或两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朝向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侧设置有立壁,所述立壁位于角度调节杆的旋转平面的一侧或者两侧,所述立壁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壁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朝向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侧夹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角度调节杆能够被收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角度调节杆被收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时,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滑道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转动连接部的一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档位部位于所述滑道靠近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或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置有功能组件。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角度可调支架由于在角度调节杆的活动端设置了限位部,并且将限位部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第一支撑件上的限位结构的滑道以及档位部,这就使得即使用户在调整角度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限位部没有与档位部形成配合,限位部仍然会受到滑道的约束,即角度调节杆仍然保持与第一支撑件的连接关系,避免出现现有技术中角度调节杆与第一支撑件相互分离的情况,防止使用过程中角度可调支架发生垮塌,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部分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角度可调支架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部分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角度可调支架处于使用状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部分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角度可调支架的弹簧与角度调节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图4为部分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角度可调支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图4中本技术的角度可调支架处于折叠状态的后侧示意图;
[0023]其中,1为第一支撑件,2为第二支撑件,3为角度调节杆,11为滑槽,12为功能组件,13为限位结构,14为转轴,15为支撑托件,21为防滑脚垫,31为限位部,131为滑道,132为档位部,1321为引导部,1322为止退部,111为槽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角度调节杆,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道以及若干个档位部,若干个所述档位部设置在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滑道连通;在所述角度调节杆旋转过程中,所述限位部能够沿着所述滑道滑动,所述限位部能够离开所述滑道并与所述档位部形成配合实现所述角度可调支架的不同角度档位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支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弹簧使所述限位部具有拉动所述第二支撑件向所述第一支撑件靠近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度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部为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具有止退部和引导部,所述止退部用于卡接所述限位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限位部滑出所述止退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灿锋尹龙发晏升福田飞宇王珣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