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强制引风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942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强制引风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属于垃圾填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无动力引风装置、微好氧反应器、盖板、导气石笼和渗滤液导排管;无动力引风装置与导气石笼连接,导气石笼四周分布有石笼导气孔,导气石笼用于将无动力引风装置引入的氧气通过石笼导气孔输送到微好氧反应器中;无动力引风装置下部设置有气体流量监测器;微好氧反应器底部沿径向横向埋设渗滤液导排管,渗滤液导排管与导气石笼连通,渗滤液导排管四周分布有渗滤液导排孔。本装置具有无动力自然强化引风供氧能力,通过气体流量传感器对填埋反应器中的进气量进行检测;在填埋过程中可通过取样器实现填埋气的取样检测,并且可以同步进行渗滤液的理化分析。液的理化分析。液的理化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强制引风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填埋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然强制引风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好氧填埋是一种新兴的垃圾填埋技术,尤其是当前应用到我国垃圾的处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为了探究垃圾小单元填埋的较优工艺模式,需要分别对自然通风量、通风管径、渗滤液导排管径、填埋压实密度、花管开孔间隔等因素的综合实验研究。为了对垃圾填埋稳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必须满足各项参数易改变、且易于二次开发的特点,现有的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很难满足实验应用。同时在垃圾填埋的研究中,填埋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测指标,能够实现垃圾堆体内部不同位点填埋气时空变化的原位监测将会十分有利于研究人员了解垃圾在不同工艺模式下的稳定规律,将对探究垃圾小单元填埋工艺模式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0003]中国技术专利《生活垃圾准好氧填埋模拟实验装置》(专利号CN201620694038.8)阐述了一种准好氧填埋实验装置,但不涉及强化引风装置;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准好氧填埋系统的导气装置》(专利号CN201822163665.0)所阐述内容针对准好氧填埋反应器导气系统进行设计,但不涉及准好氧填埋气体收集点位布设的相关介绍,不利于对填埋堆体内部不同位点气体变化过程的整体把控;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循环型准好氧填埋场》(专利号CN202120191609.7)阐述了一种实际好氧填埋场的建造方法,针对提高垃圾降解速率的问题进行了设计,但是缺乏准好氧通风管布设相关理论支撑,同时没有设计相应的填埋防雨措施,规模过大,不适合实际准好氧填埋的实验研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减排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的准好氧填埋装置及应用》(专利号CN201110454190.0)通过设计优化的气路系统实现甲烷的减排,但在进气系统的通风能力方面会存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与本专利技术中的无动力强化引风装置相比通风效果较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准好氧填埋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和工艺》(专利号CN201610542648.0)阐述了一种农村生活垃圾准好氧填埋处理系统和工艺,该工艺属于准好氧填埋初代工艺,在引风方面同《减排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的准好氧填埋装置及应用》具有相同的不足之处。
[0004]本技术所阐述的微好氧填埋应与准好氧填埋区别开来,微好氧填埋中的“微”具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不需要设计庞大的填埋库区即可满足村镇地区的填埋需求,称之为填埋库区的“微”;第二重含义是不需要较多的压实和通风等操作即可保证垃圾好氧降解,加快垃圾稳定化进程,这是工程应用上的“微”。综上,“微好氧填埋”是将现有的日本传统“准好氧填埋”技术结合“小单元、低压实”的特点所开发的一种符合我国村镇特色的新型填埋方法,具有“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
[0005]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垃圾实际微好氧填埋的新型实验研究装置,兼具原位检测填埋气体组分、渗滤液水质、风量变化、温度变化、沉降性能、风管好氧半径等填埋指标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微好氧填埋装置缺少引风装置,不涉及填埋气体收集点位布设,不利于对填埋堆体内部不同位点气体变化过程的整体把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一种装置对垃圾微好氧填埋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装配无动力引风装置、渗滤液收集装置和填埋气采集装置,监测不同运行参数下垃圾微好氧填埋稳定化过程,对微好氧填埋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并掌握其影响规律,进而指导实际微好氧填埋场的工程设计。
[0007]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包括无动力引风装置、微好氧反应器、盖板、导气石笼和渗滤液导排管;
[0008]所述无动力引风装置与导气石笼连接,所述导气石笼穿过盖板进入微好氧反应器中,所述导气石笼四周分布有石笼导气孔,所述导气石笼用于将无动力引风装置引入的氧气通过石笼导气孔输送到微好氧反应器中;
[0009]所述微好氧反应器底部横向埋设渗滤液导排管,所述渗滤液导排管与导气石笼连通,所述渗滤液导排管四周分布有渗滤液导排孔;所述渗滤液导排孔用于排除渗滤液导排管收集的渗滤液。
[0010]优选地,所述填埋装置还包括填埋气原位采样器,所述填埋气原位采样器设立在微好氧反应器外壁。
[0011]优选地,所述填埋气原位采样器为注射器,所述注射器通过钢针伸入微好氧反应器内。
[0012]优选地,所述钢针与喇叭口元件连接,所述喇叭口元件用于防止钢针堵塞;所述钢针与微好氧反应器外壁之间设有胶塞,所述胶塞用于防止气体泄漏。
[0013]优选地,所述导气石笼包括内外两层通气套管,两层套管之间填充织网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渗滤液导排管上部还包括碎石填充层,所述微好氧反应器底部侧壁与渗滤液导排管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圈。
[0015]优选地,所述填埋装置还包括渗滤液收集装置,所述渗滤液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渗滤液导排管流出的渗滤液;所述填埋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微好氧反应器。
[0016]优选地,所述无动力引风装置下部设置有气体流量监测器。
[0017]优选地,所述无动力引风装置的直径为50

110mm;所述石笼导气孔和渗滤液导排孔的直径为4

6mm。
[0018]优选地,所述微好氧反应器为圆柱体,所述微好氧反应器的高度为1.0

1.5m,直径为0.4

0.6m。
[0019]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0020](1)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具有无动力自然强化引风供氧能力,通过气体流量传感器对填埋反应器中的进气量进行检测;在填埋过程中可通过取样器实现填埋气的取样检测,并且可以同步进行渗滤液的理化分析。本装置能实现对填埋堆体的稳定化进程进行精确控制,便于探究垃圾微好氧填埋整体的稳定化规律;填埋堆体的进气量与堆体内部气体成分的检测有助于后续垃圾填埋堆体内气体分布的模拟。
[0021](2)本技术从简化工程结构的方面入手,采用通风管及导气石笼一体化设计,方便实验装置搭建和后续工程建设。
[0022](3)本装置具有参数可控、采样方便、易于控制等特点,方便开展垃圾微好氧填埋研究。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垃圾微好氧填埋实验装置详图。
[0024]其中:1

无动力引风装置、2

微好氧反应器、3

盖板、4

导气石笼、5

渗滤液导排管、6

石笼导气孔、7

气体流量监测器、8

渗滤液导排孔、9

填埋气原位采样器、10

注射器、11

钢针、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动力引风装置(1)、微好氧反应器(2)、盖板(3)、导气石笼(4)和渗滤液导排管(5);所述无动力引风装置(1)与导气石笼(4)连接,所述导气石笼(4)穿过盖板(3)进入微好氧反应器(2)中,所述导气石笼(4)四周分布有石笼导气孔(6),所述导气石笼(4)用于将无动力引风装置(1)引入的氧气通过石笼导气孔(6)输送到微好氧反应器(2)中;所述微好氧反应器(2)底部横向埋设渗滤液导排管(5),所述渗滤液导排管(5)与导气石笼(4)连通,所述渗滤液导排管(5)四周分布有渗滤液导排孔(8);所述渗滤液导排孔(8)用于排除渗滤液导排管(5)收集的渗滤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装置还包括填埋气原位采样器(9),所述填埋气原位采样器(9)设立在微好氧反应器(2)外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埋气原位采样器(9)为注射器(10),所述注射器(10)通过钢针(11)伸入微好氧反应器(2)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微好氧填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针(11)与喇叭口元件(12)连接,所述喇叭口元件(12)用于防止钢针(11)堵塞;所述钢针(11)与微好氧反应器(2)外壁之间设有胶塞(13),所述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宽郭帅虞文波赵竑洋金攀吴莉鑫卞士杰袁书珊关文义王松林梁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