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920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9:0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所述生态鱼巢整体为长方体,且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长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和以及四个侧面,所述两个端面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所述长方体开设多条连通所述两个端面的藏鱼通道,所述藏鱼通道以相等截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藏鱼通道包括周面闭合的第一类通道,所述第一类通道以自身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孔径,所述生态鱼巢内设有至少三条孔径各异的第一类通道。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能够为不同大小的鱼提供庇护。能够为不同大小的鱼提供庇护。能够为不同大小的鱼提供庇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


[0001]本申请涉及生态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水利梯级开发、跨流域调水、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鱼类的栖息环境也遭到破坏,导致鱼类资源严重衰减,故需要投放人工鱼巢(礁)来对鱼类的栖息场所进行生态修复。
[0003]然而现有的人工鱼巢(礁)的功能主要集中于为鱼类提供繁殖、索饵的环境,而庇护功能还不够强,尤其是鱼类在越冬期需要能够躲避天敌的栖息环境,还有淡水鱼在长途的洄游繁殖过程中,体力下降容易遭到天敌的攻击,此时提供庇护场所有利于提高洄游鱼类的繁殖成功率,以及后续鱼苗孵化后的成活率。
[0004]因此,急需一种具备为鱼类提供庇护、躲避天敌功能的生态鱼巢(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能够为不同大小的鱼提供庇护。
[0006]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整体为长方体,且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长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和以及四个侧面,所述两个端面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所述长方体开设多条连通所述两个端面的藏鱼通道,所述藏鱼通道以相等截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藏鱼通道包括周面闭合的第一类通道,所述第一类通道以自身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孔径,所述生态鱼巢内设有至少三条孔径各异的第一类通道。
[0007]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08]可选的,所述生态鱼巢采用混凝土材质或陶瓷材质。
[0009]可选的,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所述生态鱼巢由厚度为T的基础壁绕迂回路径延伸形成,各所述第一类通道中最小的孔径小于0.5T,各所述第一类通道中最大的孔径大于3T。
[0010]可选的,至少两条藏鱼通道之间由加厚壁隔开,所述加厚壁由两道所述基础壁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形成。
[0011]可选的,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至少一条所述藏鱼通道包括尖角区,所述尖角区由所述基础壁沿锐角路径折返形成。
[0012]可选的,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至少一条所述藏鱼通道包括钝角区,所述钝角区由所述基础壁沿钝角路径折返形成。
[0013]可选的,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至少一条所述藏鱼通道包括狭缝区,所述狭缝区具有延伸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所述狭缝区的长宽比大于3。
[0014]可选的,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至少一条所述藏鱼通道为哑铃形通道,所述哑铃形
通道包括第一膨大区、第二膨大区、连通所述第一膨大区和所述第二膨大区的所述狭缝区,连通的所述狭缝区的最大宽度为W,所述第一膨大区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膨大区的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D2,D1> 1.3W,D2>1.3W。
[0015]可选的,所述藏鱼通道还包括周面开放于所述侧面的第二类通道。
[0016]可选的,至少一所述侧面为连续的平面。
[0017]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能够为不同大小的鱼提供庇护。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端面图;
[0020]图3为图1的一侧面图;
[0021]图4为图1的另一侧面图;
[0022]图5为本申请一中安装方式的流程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端面;2、侧面;3、藏鱼通道;31、第一类通道;311、尖角区;312、钝角区;313、狭缝区;32、基础壁;33、加厚壁;33、加厚壁;34、哑铃形通道;341、第一膨大区;342、第二膨大区;35、第二类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河流孕育了城市文明,给人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洪水泛滥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60%以上的自然河道已经过人工改造,例如修建水闸、大坝、沟渠、护坡等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兴建、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等给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因此,对于河流的生态修复显得愈发重要。
[0029]生态修复一般是指使已遭破环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的状态。与生态恢复的不同的是,生态修复过程除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组织和调节能力外,还要采取一定程度的人工干预措施。例如通过在水体内投放人工鱼巢,可增加水底栖息场所,进而提高鱼苗成活率。目前的鱼巢主要集中于为鱼类提供繁殖、索饵,在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鱼巢形式过于单一,生态修复效果仍有待提高。
[0030]参考图1~图5,本申请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整体为长方体,且具有一长度方向,长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1和以及四个侧面2,两个端面1 垂直于长度方向,长方体开设多条连通两个端面的藏鱼通道3,藏鱼通道3以相等截面沿长度方向延伸,藏鱼通道3包括周面闭合的第一类通道31,第一类通道31以自身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孔径,生态鱼巢内设有至少三条孔径各异的第一类通道31。
[0031]本实施例的生态鱼巢的外表面构成近似长方体的形状,可以方便多块生态鱼巢之间相互组合成复杂的形式。本实施例在生态鱼巢的内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多条第一类通道31,不仅表现在第一类通道31的截面形状不规则,更能模拟自然河道的洞穴、缝隙等栖息环境,还表现在不同第一类通道31的孔径不同,这样不同种类或生长阶段的鱼群都能得到有效庇护。
[0032]通过设置形状尺寸各异的多条第一类通道31,有利于营造床底复杂多变的生境,为不同生物的生存提供环境基础。而一片水域内的生物群落越多样丰富,食物链越复杂,越容易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此外,各第一类通道31是以相等截面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的,方便脱模,这样在增加巢穴形状复杂度的同时,并不会明显增加鱼巢的加工成本,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本申请生态鱼巢的使用方式不做限定,既可以用作构筑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鱼巢整体为长方体,且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长方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面和以及四个侧面,所述两个端面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所述长方体开设多条连通所述两个端面的藏鱼通道,所述藏鱼通道以相等截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藏鱼通道包括周面闭合的第一类通道,所述第一类通道以自身最大内切圆的直径为孔径,所述生态鱼巢内设有至少三条孔径各异的第一类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鱼巢采用混凝土材质或陶瓷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所述生态鱼巢由厚度为T的基础壁绕迂回路径延伸形成,各所述第一类通道中最小的孔径小于0.5T,各所述第一类通道中最大的孔径大于3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条藏鱼通道之间由加厚壁隔开,所述加厚壁由两道所述基础壁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鱼类庇护的生态鱼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面的投影上,至少一条所述藏鱼通道包括尖角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睿李斗胥松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