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83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包括基片,所述基片一侧设置有附着层,所述附着层背离基片一侧设置有辐射线阻隔层,所述辐射线阻隔层背离附着层一侧设置有激光阻隔层,所述激光阻隔层背离辐射线阻隔层一侧设置有红外阻隔层,所述红外阻隔层背离激光阻隔层一侧设置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背离红外阻隔层一侧设置有防腐蚀防雾耐磨层,且所述基片背离附着层一侧设置有防腐蚀防雾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阻隔激光和红外光,且可阻隔辐射线,护眼效果极佳。护眼效果极佳。护眼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


[0001]本技术涉及镜片
,具体为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镜片行业中,镜片折射率达到1.60以上为高折射率,折射率达到1.56为中折射率,折射率在1.56以下为低折射率。影响镜片折射率的因素有很多,由于镜片材料本身的结构差异,其在可见光不同波段对光线的吸收率不同,故会影响镜片本身的光透过性和反射性。为满足树脂镜片光学性能的要求,一般会在树脂镜片表面镀膜,以减少光的反射并增强光的透射,即为光学减反射膜。
[0003]现有的镜片是无法阻隔激光伤害的,在激光的伤害中,以机体中眼睛的伤害最为严重。波长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激光,眼屈光介质的吸收率较低,透射率高,而屈光介质的聚焦能力(即聚光力)强、强度高的可见或近红外光进入眼睛时可以透过人眼屈光介质,聚积光于视网膜上,此时视网膜上的激光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提高到几千甚至几万倍,大量的光能在瞬间聚中于视网膜上,致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层温度迅速升高,以至使感光细胞凝固变性坏死而失去感光的作用,激光聚于感光细胞时产生过热而引起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是不能可逆的损伤,一旦损伤以后就会造成眼睛的永久失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包括基片,所述基片一侧设置有附着层,所述附着层背离基片一侧设置有辐射线阻隔层,所述辐射线阻隔层背离附着层一侧设置有激光阻隔层,所述激光阻隔层背离辐射线阻隔层一侧设置有红外阻隔层,所述红外阻隔层背离激光阻隔层一侧设置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背离红外阻隔层一侧设置有防腐蚀防雾耐磨层,且所述基片背离附着层一侧设置有防腐蚀防雾耐磨层。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具体为尼龙材料或PC材料的任意一种,所述附着层和辐射线阻隔层共同组成镜片层,所述附着层内部掺有二氧化硅,所述辐射线阻隔层内部掺有氧化锑。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激光阻隔层具体由铌、氧化锆、氧化钛、石墨及磷酸盐按照1:1.2:1.2:0.1:0.8的比例混合制成。
[0010]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红外阻隔层由三氧化二钐的分散体和聚乙烯、聚碳酸酯以及ABS树脂制成,其中聚乙烯占比为0.2

0.4%、聚碳酸酯占比为0.15

0.3%、ABS树脂占比为0.3

0.5%。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强化层具体为二氧化硅材料,且强化层的厚度为5

15μm。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防腐蚀防雾耐磨层共有两层,其中一层为氧化铝层,另一层为亲水性纳米涂层,且所述纳米涂层在最外部。
[0013]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氧化铝层以磁控溅镀的方式镀在强化层和基片的表面,且氧化铝层的厚度不低于10nm。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基片、附着层、辐射线阻隔层、激光阻隔层、红外阻隔层和强化层之间通过胶水粘黏胶合,其中胶水为光学专用胶水。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辐射线阻隔层、激光阻隔层和红外阻隔层,其中辐射线阻隔层内部掺有氧化锑混合物,可阻隔电磁波辐射,激光阻隔层具体由铌、氧化锆、氧化钛、石墨及磷酸盐按照1:1.2:1.2:0.1:0.8的比例混合制成,通过激光阻隔层可阻隔532nm的激光,红外阻隔层由三氧化二钐的分散体和聚乙烯、聚碳酸酯以及ABS树脂制成,其中聚乙烯占比为0.2

0.4%、聚碳酸酯占比为0.15

0.3%、ABS树脂占比为0.3

0.5%,通过红外阻隔层可阻隔1064nm的红外光,通过强化层可有效阻隔红外光,进而使镜片具有防激光和防红外光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镜片的护眼能力。
[0018]2、本技术通过氧化铝层以磁控溅镀的方式镀在强化层和基片的表面,且氧化铝层的厚度不低于10nm,通过氧化铝层的高硬度可有效提高镜片的耐磨特性,同时氧化铝层的隔热能力可弥补基材热塑性材料的耐热性较差的缺点,通过两者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眼镜镜片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阻隔测试结果;
[0021]图3为可见光经本技术镜片阻隔后的可见光波长与透射率的光谱图。
[0022]图中:1基片、2附着层、3辐射线阻隔层、4激光阻隔层、5红外阻隔层、6强化层、7防腐蚀防雾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
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包括基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一侧设置有附着层(2),所述附着层(2)背离基片(1)一侧设置有辐射线阻隔层(3),所述辐射线阻隔层(3)背离附着层(2)一侧设置有激光阻隔层(4),所述激光阻隔层(4)背离辐射线阻隔层(3)一侧设置有红外阻隔层(5),所述红外阻隔层(5)背离激光阻隔层(4)一侧设置有强化层(6),所述强化层(6)背离红外阻隔层(5)一侧设置有防腐蚀防雾耐磨层(7),且所述基片(1)背离附着层(2)一侧设置有防腐蚀防雾耐磨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激光防红外护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具体为尼龙材料或PC材料的任意一种,所述附着层(2)和辐射线阻隔层(3)共同组成镜片层,所述附着层(2)内部掺有二氧化硅,所述辐射线阻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强全仰珍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澳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