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70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梯担架,包括底支撑框,前支撑框和支撑柱,所述底支撑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框,所述底支撑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前支撑框的顶部和支撑柱的中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靠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支撑框,前支撑框,支撑柱和坐垫构成一个座椅形式的担架,减小横向长度,可在狭小的居民楼楼梯中使用,且前台把手和后抬把手高度不同,在上下楼梯上抬起更方便,另外调节限位孔对准不同的限位槽,便能调节靠背处于不同的高度,提高了担架的适用范围,绑带在病员身体的腰部绑定,固定病员,防止在楼梯上搬运时,病员不自主的活动发生危险。动发生危险。动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的
,具体为一种楼梯担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担架一般用于搬运伤员或病人使用,普通的担架由两侧抬杆和担架布组成,大多呈现长方体形状,在担架的前后均由医护人员手动抬着搬运伤员,结构较为简单,能为救治病人争取一定的救援时间,常备于救护车上。
[0003]中国专利号CN208372042U公开了一种楼梯担架,它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U型座管,所述U型座管后侧设置有U型靠背管,所述U型座管后端通过锁紧装置与U型靠背管中部相铰接,所述U型座管前侧设置有U型支撑管,所述U型座管与U型靠背管之间套装有面布,所述U型靠背管下端设置有滚轮组件,所述支撑骨架上设置有上中下三道安全带,本技术一种楼梯担架,其结构简单,可以进行折叠,大大缩小了担架的体积,可以顺利通过狭窄楼梯,担架在平地上可以推着走,上下楼梯可以抬着走,使用安全方便。
[0004]现有的担架,大多结构简单,平躺式担架使用较多,因其长度较长,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在一些狭小的居民楼楼梯中使用较为困难,普通的平躺式担架在楼梯上使用时不方便转弯,且上下楼梯高度不同,伤员容易从平躺式担架上滑动,发生危险,因此亟需一种楼梯担架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楼梯担架,包括底支撑框,前支撑框和支撑柱,所述底支撑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框,所述底支撑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前支撑框的顶部和支撑柱的中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坐垫,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靠背。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外部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嵌入连接于其中一个限位槽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中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扶手。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中部的正面且位于定位块的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夹紧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支撑框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前抬把手,所述支撑柱背面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抬把手。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支撑框中部的两侧且位于固定块的
下方位置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踏板。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垫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两个所述绑带的另一端之间相互活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楼梯担架,通过由底支撑框,前支撑框,支撑柱和坐垫构成一个座椅形式的担架,减小横向长度,可在狭小的居民楼楼梯中使用,且前支撑框中部的前台把手和支撑柱中部的后抬把手,一个位于高处一个位于低处,在上下楼梯上抬起更方便。
[0017]2、该楼梯担架,通过将靠背的底部嵌入到圆柱槽的内部,再调节限位孔对准其中一个限位槽的位置,将插销从限位孔中插入限位槽,此时,若调节限位孔对准不同的限位槽,便能调节靠背处于不同的高度,以此适用不同身高的病员使用,提高了担架的适用范围。
[0018]3、该楼梯担架,通过在凹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扶手,当病员坐在坐垫上时,可将扶手放置水平,方便病员搭手也能有效防止病员从侧边倾倒,提高了安全性,再将扶手转动至竖直方向,使得扶手被夹紧板卡住,方便扶手收起不掉下。
[0019]4、该楼梯担架,通过外力作用力,翻转踏板,带动连接块,使阻尼转轴转动,此时可以将脚放在踏板上,使病员坐在坐垫上更舒适,绑带在病员身体的腰部绑定,固定病员,防止在楼梯上搬运时,病员不自主的活动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槽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扶手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踏板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支撑框;2、前支撑框;3、支撑柱;4、坐垫;5、靠背;6、固定块;7、前抬把手;8、后抬把手;9、绑带;10、圆柱槽;11、限位槽;12、限位孔;13、插销;14、定位块;15、凹槽;16、扶手;17、夹紧板;18、阻尼转轴;19、连接块;20、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7]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楼梯担架的技术方案:
[0028]一种楼梯担架,包括底支撑框1,前支撑框2和支撑柱3,底支撑框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框2,底支撑框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前支撑框2的顶部和支撑柱3的中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坐垫4,支撑柱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靠背5。
[0029]具体的,底支撑框1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在其正面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框2,前支撑
框2为U字型结构,在其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设置有两个,且在前支撑框2的顶部和支撑柱3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坐垫4,底支撑框1,前支撑框2,支撑柱3和坐垫4构成一个座椅形式的担架,减小横向长度,可在狭小的居民楼楼梯中使用,使用时,病员正坐在坐垫4上,后背靠在靠背5上,可以调节靠背5的高度,以此适用不同身高的病员使用,提高了担架的适用范围。
[0030]支撑柱3的顶部开设有圆柱槽10,圆柱槽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靠背5,靠背5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1。
[0031]具体的,支撑柱3的顶部开设有圆柱槽10,使用时,将靠背5的底部嵌入到圆柱槽10的内部,以此调节靠背5底部嵌入到圆柱槽10的深度,靠背5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1。
[0032]支撑柱3外部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2,限位孔12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插销13,插销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其中一个限位槽11的内部。
[0033]具体的,支撑柱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2,使用时,将限位孔12的位置对准其中一个限位槽11的位置,在从限位孔12的中部插入插销13,这样插销13的另一端嵌入连接到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担架,包括底支撑框(1),前支撑框(2)和支撑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框(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框(2),所述底支撑框(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前支撑框(2)的顶部和支撑柱(3)的中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坐垫(4),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靠背(5);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开设有圆柱槽(10),所述圆柱槽(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靠背(5),所述靠背(5)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1);所述支撑柱(3)外部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限位孔(12)的中部穿插连接有插销(13),所述插销(13)的一端嵌入连接于其中一个限位槽(11)的内部;所述前支撑框(2)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两个所述固定块(6)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前抬把手(7),所述支撑柱(3)背面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兴袁晓忠何建峰顾冬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万事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