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65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54
一种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动力头的下部连接有中心回转机构,中心回转机构包括定子套筒和转子套筒,定子套筒套设在转子套筒的外部,定子套筒上部的内侧和外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一径向气孔;定子套筒的内侧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形凹槽,并对应的开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径向油孔;转子套筒的筒身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转子套筒上部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径向气孔;转子套筒的筒身上开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竖向油道;第一竖向油道通过第四径向油孔与第二环形凹槽相连通;第二竖向油道通过第五径向油孔与第三环形凹槽相连通;第三竖向油道通过第六径向油孔与第四环形凹槽相连通。该潜孔锤有利于提高硬岩成孔的施工效率。孔的施工效率。孔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及桥梁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成孔作业需要在地质条件复杂、岩体强度高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对于地层中含有大量粒径不均匀的硬质杂物,采用普通旋挖钻机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经常会面临卡钻、倾斜及塌孔等技术问题,而采用潜孔锤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且能实现成孔的高效作业。采用潜孔锤入岩是通过高压气体提供动力使冲击器活塞高频运动作用在锤头上进而敲击岩石的一种高效破岩方式,在现阶段,高频振动潜孔锤入岩方式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的潜孔锤入岩设备结构不合理,在成孔过程中并不能实现高压气体和高压油液的同时输送,因而限制了成孔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同时实现高压气体和高压油液的输送,往往需要改装旋挖挖机原有的伸缩钻杆,或者需要改用潜孔锤专用钻杆。改装原有的伸缩钻杆极大了增加了硬岩成孔作业的作业成本,还降低了硬岩成孔的作业效率。而受到旋挖提升卷扬的提升能力和桅杆的高度的限制,使硬岩的单次成孔深度有限,在改用潜孔锤专用钻杆时,为了达到所需要的成孔深度,需要一节一节的通过人工进行插接,由于潜孔锤专用钻杆的重量较伸缩钻杆的重量更重,这极大的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同时,也不利于硬岩成孔的高效进行。为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旋挖潜孔锤,在满足高效成孔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节约改装成本,同时,即能保证单次成孔深度,又可以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该旋挖潜孔锤能满足高效成孔的需求,并能显著降低入岩作业潜孔锤的改造成本,同时,其既能保证单次成孔的深度,又可有效的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有利于保障硬岩成孔的施工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包括旋挖挖机主机、安装在旋挖挖机主机中桅杆上的动力头、上端通过旋挖主卷钢丝绳与旋挖挖机主机连接且安装在动力头中的旋挖伸缩钻杆、安装在旋挖伸缩钻杆下端的井下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动力头下方的中心回转机构和空气压缩机;
[0006]所述中心回转机构设置在动力头的下方;所述中心回转机构由定子套筒和转子套筒组成;所述定子套筒的上端通过连接架与动力头的固定部分连接;且定子套筒可转动的套设在转子套筒的外部,定子套筒上部的内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并于第一环形凹槽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径向气孔,第一径向气孔的外端和里端分别连通外部空间和第一环形凹槽;定子套筒在第一环形凹槽以下部分的内侧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三环
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定子套筒于第二环形凹槽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径向油孔,于第三环形凹槽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径向油孔孔,于第四环形凹槽的外侧开设有第三径向油孔;第一径向油孔与旋挖挖机主机的输出油路连接;第二径向油孔孔与旋挖挖机主机的回油油路连接;
[0007]所述转子套筒套设在旋挖伸缩钻杆的外部,且其上端通过渡连接件与动力头的转动部分连接,其下端外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定子套筒下端进行下限位的环形限位板,其筒身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转子套筒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径向气孔,第二径向气孔的外端和里端分别连通第一环形凹槽和环形空腔;转子套筒的筒身上于周向上相间隔的开设有第一竖向油道、第二竖向油道和第三竖向油道;第一竖向油道、第二竖向油道和第三竖向油道的下端均延伸到转子套筒的下端面;第一竖向油道的上端与第二环形凹槽相平齐,并通过开设在转子套筒外侧的第四径向油孔相连通;第二竖向油道的上端与第三环形凹槽相平齐,并通过开设在转子套筒外侧的第五径向油孔相连通;第三竖向油道的上端与第四环形凹槽相平齐,并通过开设在转子套筒外侧的第六径向油孔相连通;
[0008]转子套筒的下端同轴心的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上部的左右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一连接座,套管上部的前后两侧对称的固定连接有一对第二连接座;
[0009]一对第一连接座的外侧对称的安装有一对供气卷盘;一对第二连接座的外侧对称的安装有一对供油卷盘;一对供气卷盘中胶管的固定端均通过固定连接在转子套筒下端的连通管路与环形空腔连通,其自由端与井下执行机构的一对气路连接;
[0010]第一竖向油道的下端通过连接接头与主供油管路的进液端连接,第二竖向油道的下端通过连接接头与主回油管路的出液端连接,主供油管路的出液端和主回油管路的进液端分别与液压控制阀组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液压控制阀组的四组工作油口分别与一对供气卷盘的卷盘马达、一对供油卷盘的卷盘马达的工作油口连接;液压控制阀组的另一组工作油口分别与一对供油卷盘的胶管的固定端连接,一对供油卷盘的胶管的自由端与井下执行机构的一对油路连接;
[0011]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通过高压气管与第一径向气孔的进气端连接。
[0012]进一步,为了提高定子套筒和转子套筒之间旋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定子套筒和转子套筒的上端之间、下端之间各自通过轴承连接。
[0013]进一步,为了方便加注润滑油,所述定子套筒的内侧于第一环形凹槽的上方、下方分别开设有贯穿筒身的第一径向注油口、第二径向注油口,第二径向注油口位于第二环形凹槽的上方。
[0014]进一步,为了实现可靠的密封,所述定子套筒的内侧于第一径向注油口的上侧和下侧各开设有环形密封油槽一,且下侧的环形密封油槽一位于第一环形凹槽的上方;定子套筒的内侧于第二径向注油口的上侧和下侧各开设有环形密封油槽二,且上侧的环形密封油槽二位于第一环形凹槽的下方,下侧的环形密封油槽二位于第二环形凹槽的上方;定子套筒的内侧于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之间、于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均开设有环形密封油槽三,环形密封油槽一、二和三中均装配有环形密封圈。
[00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井下执行机构为环切式潜孔锤或集束式潜孔锤。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定子套筒上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径向气孔和第一环形凹槽,且转子套筒上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凹槽和环形空腔相连通的第二径向气孔,这样,能在定
子套筒处于固定状态,且转子套筒处于转动状态时将地面压缩机提供的高压气体连续输出给一对供气卷盘。通过定子套筒的内侧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转子套筒的筒身上于周向上相间隔的开设有第一竖向油道、第二竖向油道和第三竖向油道,且第一竖向油道和第二环形凹槽之间通过第四径向油孔相连通,第二竖向油道和第三环形凹槽之间通过的第五径向油孔相连通,第三竖向油道和第四环形凹槽之间通过的第六径向油孔相连通,这样,能在定子套筒和转子套筒转动配合过程中建立三路稳定的油路,从而能保证井下执行机构用油的稳定供应,同时,还能为井下执行机构提供泄油油路。通过设置一对供气卷盘,能方便的在施工过程中为井下执行机构提供稳定的气源供应;通过设置一对供油卷盘,能方便的施工过程为井下执行机构提供稳定的油源供应。该潜孔锤结构简单,其在旋挖动力头的下部连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硬岩成孔作业的旋挖潜孔锤,包括旋挖挖机主机(32)、安装在旋挖挖机主机(32)中桅杆上的动力头(12)、上端通过旋挖主卷钢丝绳(33)与旋挖挖机主机(32)连接且安装在动力头(12)中的旋挖伸缩钻杆(31)、安装在旋挖伸缩钻杆(31)下端的井下执行机构(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动力头(12)下方的中心回转机构(30)和空气压缩机(34);所述中心回转机构(30)设置在动力头(12)的下方;所述中心回转机构(30)由定子套筒(1)和转子套筒(2)组成;所述定子套筒(1)的上端通过连接架(13)与动力头(12)的固定部分连接;且定子套筒(1)可转动的套设在转子套筒(2)的外部,定子套筒(1)上部的内侧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并于第一环形凹槽(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径向气孔(4),第一径向气孔(4)的外端和里端分别连通外部空间和第一环形凹槽(3);定子套筒(1)在第一环形凹槽(3)以下部分的内侧由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5)、第三环形凹槽(6)和第四环形凹槽(7),定子套筒(1)于第二环形凹槽(5)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径向油孔(8),于第三环形凹槽(6)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径向油孔孔(9),于第四环形凹槽(7)的外侧开设有第三径向油孔(10);第一径向油孔(8)与旋挖挖机主机(32)的输出油路连接;第二径向油孔孔(9)与旋挖挖机主机(32)的回油油路连接;所述转子套筒(2)套设在旋挖伸缩钻杆(31)的外部,且其上端通过渡连接件(14)与动力头(12)的转动部分连接,其下端外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定子套筒(1)下端进行下限位的环形限位板(11),其筒身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空腔(15),转子套筒(2)上部的外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径向气孔(16),第二径向气孔(16)的外端和里端分别连通第一环形凹槽(3)和环形空腔(15);转子套筒(2)的筒身上于周向上相间隔的开设有第一竖向油道、第二竖向油道和第三竖向油道(17);第一竖向油道、第二竖向油道和第三竖向油道(17)的下端均延伸到转子套筒(2)的下端面;第一竖向油道的上端与第二环形凹槽(5)相平齐,并通过开设在转子套筒(2)外侧的第四径向油孔相连通;第二竖向油道的上端与第三环形凹槽(6)相平齐,并通过开设在转子套筒(2)外侧的第五径向油孔相连通;第三竖向油道(17)的上端与第四环形凹槽(7)相平齐,并通过开设在转子套筒(2)外侧的第六径向油孔(18)相连通;转子套筒(2)的下端同轴心的固定连接有套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仑侯磊磊付全亮程冠垒马良付全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泰玖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