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841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设备,包括:支撑主体,其一端形成有收纳仓,收纳仓具有第一端部开口和与第一端部开口相通的第二端部开口,第一端部开口朝向支撑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气泵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主体上,气泵组件具有气源输出端;外壳,设置在支撑主体外,外壳靠近收纳仓的一端形成有与收纳仓连通的收纳腔,收纳腔具有与第二端部开口相对的第三端部开口,收纳仓及收纳腔内适于容置气嘴组件。气嘴组件。气嘴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
,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充气泵是一种对轮胎、球类等物体进行充气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气泵内的活塞做往复运动,将气体压缩进轮胎、球类等物体内,对物体进行充气。气泵内的活塞做高速往复运动,对不同种类的物体进行充气,需要使用不同的充气嘴,比如汽车轮胎、自行车轮胎、球类,其使用的充气嘴就各不相同,而现有的充气泵产品,结构、装配复杂紧凑,无收纳空间,易丢失充气嘴,每次使用充气泵进行充气都需额外寻找充气嘴,对用户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影响用户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充气设备没有充气嘴收纳空间而影响用户体验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收纳充气嘴的充气设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气设备,包括:支撑主体,其一端形成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具有第一端部开口和与所述第一端部开口相通的第二端部开口,所述第一端部开口朝向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气泵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气泵组件具有气源输出端;外壳,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外,所述外壳靠近所述收纳仓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收纳仓连通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具有与所述第二端部开口相对的第三端部开口,所述收纳仓及所述收纳腔内适于容置气嘴组件。
[0005]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气泵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收纳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仓体和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仓体位于所述第一仓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气管位于所述第一仓体适于容纳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二仓体适于容纳部分所述气嘴组件。
[0006]可选地,所述收纳腔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气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充气嘴、球针和法嘴,所述限位结构适于卡设所述充气嘴,所述第二仓体内设于设置所述球针和法嘴。
[0007]可选地,所述收纳腔包括与所述第二端部开口正对的收纳通道和位于所述收纳通道一侧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三端部开口相对的一侧封闭设置,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气管和所述法嘴位于所述收纳通道中。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三端部开口处可开合地设有收纳盖,所述收纳盖关闭时,所述收纳盖与所述气管和所述充气嘴相抵。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仓体相对的第三仓体,所述第一仓体和所述第三仓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所述第三仓体朝向所述第一仓体的一侧具有第四端部开口,所述第三仓体适于容纳所述气管的另一端。
[0010]可选地,所述充气设备还包括电池组,所述外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所述支撑主体、所述电池组、所述气泵组件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
[0011]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收纳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的第二支撑板,所述外壳为一体结构,且其一端形成有安装口,另一端形成所述收纳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形成有止口,所述外壳的形成有所述安装口的一端与所述止口相抵。
[0012]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通过螺钉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气泵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所述充气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气泵组件、所述电池组及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气管和所述气泵组件分布在所述安装通孔的两侧,所述安装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气泵组件的轴线平行,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且通过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电池组、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电池组接触。
[0015]可选地,所述气泵组件外设有橡胶圈,所述外壳与所述橡胶圈接触。
[0016]可选地,所述气泵组件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组件,所述外壳上与所述显示组件相对的位置处设有观察窗;
[0017]和/或,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照明灯;
[0018]和/或,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与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
[0019]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本技术提供的充气设备,外壳上的收纳腔和支撑主体上的收纳仓一起构成了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气嘴组件,当需要使用该充气设备进行充气时,由于收纳腔的第三端部开口与收纳仓的第一端部开口相通,可以通过外壳上的第三端部开口将气嘴组件取出,气嘴组件与需要充气的物体相连,气源输出端将气体压入需要充气的物体内。当充气完毕后,再将气嘴组件拆卸分离,并将气嘴组件放入收纳仓和收纳腔中,不易丢失充气嘴,避免用户由于忘记气嘴组件放哪,而导致需要紧急充气时找不到气嘴组件,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的充电设备的爆炸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设备在装配过程中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剖视图;
[0026]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0027]图6为图2中的支撑主体在一个角度时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2中的支撑主体在另一个角度时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2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设备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支撑主体;101、收纳仓;1011、第一仓体;1012、第二仓体;102、第一支撑板;1021、第一螺钉柱;1022、第二螺钉柱;1023、安装通孔;103、第三仓体;104、第二支撑板;1041、连接通孔;1042、止口;105、第一限位结构;106、第二限位结构;107、第三支撑板;1071、第三螺钉柱;2、气泵组件; 201、电机;202、气缸;203、活塞;204、气源输出端;205、叶轮;206、橡胶圈;3、控制器;301、主板;302、显示组件;303、照明灯;304、充电组件; 4、外壳;401、收纳腔;4011、限位筋;4012、收纳通道;4013、容纳空间; 4014、螺钉过孔;4015、第二装配孔;402、进风口;403、出风口;404、安装口;405、观察窗;406、第一装配孔;5、电池组;6、气管;7、按键;8、气嘴组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1),其一端形成有收纳仓(101),所述收纳仓(101)具有第一端部开口和与所述第一端部开口相通的第二端部开口,所述第一端部开口朝向所述支撑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气泵组件(2),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上,所述气泵组件(2)具有气源输出端(204);外壳(4),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外,所述外壳(4)靠近所述收纳仓(101)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收纳仓(101)连通的收纳腔(401),所述收纳腔(401)具有与所述第二端部开口相对的第三端部开口,所述收纳仓(101)及所述收纳腔(401)内适于容置气嘴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包括第一支撑板(102),所述气泵组件(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2)上,所述收纳仓(10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仓体(1011)和第二仓体(1012),所述第一仓体(1011)形成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2)上,所述第二仓体(1012)位于所述第一仓体(1011)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102)的一侧,所述第一仓体(1011)适于容纳气管(6)的一端,所述第二仓体(1012)适于容纳部分所述气嘴组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401)内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气嘴组件(8)包括至少一个充气嘴(803)、球针(801)和法嘴(802),所述限位结构适于卡设所述充气嘴(803),所述第二仓体(1012)内设于设置所述球针(801)和法嘴(8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401)包括与所述第二端部开口正对的收纳通道(4012)和位于所述收纳通道(4012)一侧的容纳空间(4013),所述容纳空间(4013)与所述第三端部开口相对的一侧封闭设置,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4013)内,所述气管(6)和所述法嘴(802)位于所述收纳通道(4012)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部开口处可开合地设有收纳盖(9),所述收纳盖(9)关闭时,所述收纳盖(9)与所述气管(6)和所述充气嘴(803)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仓体(1011)相对的第三仓体(103),所述第一仓体(1011)和所述第三仓体(1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2)的两端,所述第三仓体(103)朝向所述第一仓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果段聪聪林伟平邓祥刘书兴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