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808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属于井底清淤领域,其主要包括泥浆桶、活塞和提拉结构,所述提拉结构固定连接于泥浆桶一端,所述活塞位于泥浆桶的内部,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相对泥浆桶轴向运动,所述活塞外壁与泥浆桶的内壁贴合,并且活塞将泥浆桶内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室,靠近提拉结构的一端的腔室为桶腔一,另一腔室为桶腔二,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允许流体从桶腔二流向桶腔一,所述泥浆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允许流体从泥浆桶外部流向桶腔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桶内水和淤泥的泄露,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效率的效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土建施工中,降水井的底部经常会淤积有泥浆和黏土,这些泥浆和黏土会堵塞降水井侧面的渗透孔,影响到降水井的渗透率,还容易造成潜水泵堵塞,造成地下水位不能有效降低,使地下水无法降低到需要的位置。
[0003]现在公开号为CN21536748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其主体是一个圆柱形泥浆桶,泥浆桶上端设置有三脚架通过吊耳连接吊绳;泥浆桶下端连接有圆台型筒段,圆台型筒段下端连接三脚支撑架,支撑架连接中心套筒,中心套筒活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在圆柱形泥浆桶内运动。在圆形活塞板与圆柱形泥浆筒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环形缝隙。放下吊绳,当顶接底板触及井底后,活塞相对圆柱形泥浆向上运动,井底泥浆沉积层就会从圆台形筒段的下端口进入到圆柱形泥浆筒中;上拉吊绳,活塞相对于圆柱形泥浆筒向下移动,最终将圆形活塞板将圆台型筒段的低端口封闭。
[0004]上述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上拉吊绳时,圆柱形泥浆筒内腔位于活塞下面的的一部分淤泥会被活塞带出,导致影响清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因泥浆桶底部淤泥被活塞带出而影响清淤效率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主要包括泥浆桶、活塞和提拉结构,所述提拉结构固定连接于泥浆桶一端,所述活塞位于泥浆桶的内部,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活塞杆,所述活塞相对泥浆桶轴向运动,所述活塞外壁与泥浆桶的内壁贴合,并且活塞将泥浆桶内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室,靠近与提拉结构相连接的泥浆桶的一端的腔室为桶腔一,另一腔室为桶腔二,所述活塞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允许流体从桶腔二流向桶腔一,所述泥浆桶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允许流体从泥浆桶外部流向桶腔二。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淤装置下放井底过程中,活塞位于泥浆桶底部,第一单向阀被活塞堵住,无流体流入泥浆桶内;当清淤装置静止于井底时,活塞被活塞杆带动静止,活塞相对于泥浆桶向上运动,桶腔二容积增大,压强减小,井底的流体受到压力通过第二单向阀流入桶腔二,由于桶腔一和桶腔二的压强差,流体通过第一单向阀流入桶腔一;清淤装置上拉时,由于配重块的重力较大,活塞杆带动活塞相对于泥浆桶向下运动,桶腔二空间减小,由于压强差的存在,桶腔二的流体逐渐通过第一单向阀流向桶腔一,桶腔二空间越来越小最终与圆台筒段紧贴,水和淤泥全部在桶腔一内,且第一单向阀限制桶腔一的流体
流向桶腔二,第二单向阀限制桶腔二流体流出泥浆桶,有效降低了桶内水和淤泥的泄露,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优选的,泥浆桶包括圆柱形筒段和圆台形筒段,所述圆柱形筒段一端与圆台形筒段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圆台形筒段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形筒段在装置下放时能更好的克服水的阻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1]优选的,提拉结构包括三脚架、吊耳和吊绳,所述三脚架一端与圆柱形筒段相连,吊耳与三脚架另一端相连,吊耳另一端与吊绳相连。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脚架的稳定性使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平衡。
[0013]优选的,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下沉过程中活塞和泥浆桶相对移动,可以缓解井上部的水进入桶腔一内。
[0015]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呈扁平块状,所述配重块的背离活塞杆一端端面面积大于活塞杆的直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装置与井底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避免装置下潜过深,淤泥堵塞第二单向阀,无法工作。
[0017]优选的,活塞杆的长度加上活塞的厚度等于泥浆桶的长度。
[001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活塞的运动距离增加,活塞运动一个行程会产生更大的空间来容纳水和淤泥。
[0019]优选的,活塞远离活塞杆的一端成圆柱状,活塞靠近活塞杆的一端呈与圆台形筒段内壁贴合的圆台状。
[002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淤装置下沉时,活塞能够封堵第二单向阀,缓解井上部的水进入桶腔一内,配重块抵触于井底时,活塞相对于泥浆桶移动,从而井底部的淤泥进入桶腔一内。
[0021]优选的,第一单向阀均匀分布在与活塞同圆心且半径为活塞半径的一半的圆上。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活塞各处受力均匀,有利于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其一:通过在活塞上设置第一单向阀,在圆台形筒段设置第二单向阀,限制流体的流动方向,有效降低了打捞时泥浆桶内流体的流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5]其二: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设有配重块,减少了清淤装置下沉过程中泥浆桶与活塞的相对运动,缓解了井上部的水进入桶腔一内。
[0026]其三:泥浆桶的一端设置成圆台形状,有利于清淤装置下沉到井底的过程中克服水的阻力,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该清淤装置结构的剖面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泥浆桶;2、活塞;3、提拉结构;4、第一单向阀;5、三脚架;6、吊耳;7、吊绳;8、圆柱形筒段;9、圆台形筒段;10、配重块;11、活塞杆;12、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
[0032]该清淤装置主要包括泥浆桶1、活塞2和提拉结构3,其中提拉结构3固定连接于泥浆桶1一端,活塞2位于泥浆桶1的内部,活塞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活塞杆11,活塞杆11远离活塞2的一端穿过泥浆桶1的底部并且连接有扁平状的配重块10。活塞2能够相对泥浆桶1轴向滑动,活塞2外壁与泥浆桶1的内壁贴合,并且活塞2将泥浆桶1内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室,其中靠近提拉结构3的一端的腔室为桶腔一,另一腔室为桶腔二。
[0033]参见图1,泥浆桶1包括圆柱形筒段8和圆台形筒段9,圆柱形筒段8一端与圆台形筒段9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结构3连接。圆台形筒段9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二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2的单向流通方向为泥浆桶1外部流向桶腔二。
[0034]当清淤装置位于井底部时,配重块10抵触于井底,而泥浆桶1仍然会在自重作用下下沉,进而使得泥浆桶1与活塞2相对移动。此时桶腔二容积增大,井底部的水和淤泥从第二单向阀12进入桶腔二内。
[0035]参见图1,活塞2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圆台形,当活塞2位于泥浆桶1最底端时活塞2外壁能与泥浆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泥浆桶(1)、活塞(2)和提拉结构(3),所述提拉结构(3)固定连接于泥浆桶(1)一端,所述活塞(2)位于泥浆桶(1)的内部,活塞(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活塞杆(11),所述活塞(2)相对泥浆桶(1)轴向运动,所述活塞(2)外壁与泥浆桶(1)的内壁贴合,并且活塞(2)将泥浆桶(1)内的空间分割为两个腔室,靠近提拉结构(3)的一端的腔室为桶腔一,另一腔室为桶腔二,所述活塞(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第一单向阀(4)允许流体从桶腔二流向桶腔一,所述泥浆桶(1)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2)允许流体从泥浆桶(1)外部流向桶腔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泥浆桶(1)包括圆柱形筒段(8)和圆台形筒段(9),所述圆柱形筒段(8)一端与圆台形筒段(9)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结构(3)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圆台形筒段(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井底泥水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提拉结构(3)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捷仇星邓兴利罗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