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98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包括锚块主体,锚块主体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前侧锚环,锚块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部锚环;锚块主体与前侧锚环相对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后侧锚环,后侧锚环通过后侧锚链与相邻的明渠锚碇基础或相邻的另一锚块主体的后侧锚环相连接;锚块主体的底部突出地设置有抗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实现了发挥水下锚块间的共同作用,便于检修维护时查找定位,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水下锚块的抗滑和稳定作用。定作用。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漂浮式拦污网在例如核电取水明渠拦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常见的一些漂浮式拦污网设置有水下锚块结构,水下锚块主要起到牵引拦污网的作用。
[0003]常规的水下锚块方案中,水下锚块一般为预制混凝土块体,在其靠近拦污网的侧面及顶面设有镀锌锚环,锚环连接有锚链,锚链另一端与拦污网底部连接,有些根据需要还同时与漂浮装置通过锚链连接。
[0004]该现有方案中,由于取水明渠拦污网长度较长,水下锚块往往是沿着拦污网长度以一定间距设置若干个,水下锚块相互独立,不能发挥水下锚块之间的协同牵引作用;此外,水下锚块底面往往为平面,抗滑力较小,随着时间推移,在水流、泥沙或拦污网局部聚集污物等作用下,水下锚块往往会发生移位,进而导致检修维护时查找定位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通过结构设计实现水下锚块之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同工作,发挥水下锚块间的共同作用,并且使查找定位更加方便,以及能够更好地发挥水下锚块的抗滑和稳定作用。
[0006]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包括锚块主体,锚块主体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前侧锚环,锚块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部锚环;锚块主体与前侧锚环相对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后侧锚环,后侧锚环连接有后侧锚链;锚块主体的底部突出地设置有抗滑部。
[0007]优选地,锚块主体呈六面体块状,锚块主体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为朝远离拦污网方向倾斜的斜面。
[0008]优选地,后侧锚环沿拦污网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
[0009]进一步地,前侧锚环设置有一个,顶部锚环沿拦污网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
[0010]优选地,后侧锚环和后侧锚链之间通过卸扣可拆卸的相连接。
[0011]优选地,抗滑部呈横截面为槽形的条状且长度方向垂直于锚块主体的底面,槽形的开口方向朝向拦污网。
[0012]优选地,抗滑部设有多个,多个抗滑部在锚块主体的底部均匀且规则排列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设有后侧锚环和后侧锚链,将多个锚块主体相连成串,从而可沿着后侧锚链便捷地查找定位到所有水下锚块,同时,锚块主体之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同工作,发挥水下锚块间的共同作用;
[0015]2、本技术通过对锚块底面进行处理,增设抗滑部结构,更好地发挥了锚块的
抗滑和稳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水下锚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水下锚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0019]1、锚块主体;2、前侧锚环;3、顶部锚环;4、后侧锚环;5、后侧锚链;6、抗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尤其适用于核电取水明渠的漂浮式拦污网。
[0021]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的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包括锚块主体1,锚块主体1例如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锚块主体1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前侧锚环2,前侧锚环2通过锚链与拦污网底部相连接。锚块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部锚环3(同时起到吊环作用),顶部锚环3通过锚链与拦污网的漂浮装置相连接。锚块主体1与前侧锚环2相对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后侧锚环4,后侧锚环4通过后侧锚链5与相邻的明渠锚碇基础或相邻的另一锚块主体1的后侧锚环4相连接。锚块主体1的底部向下突出地设置有抗滑部6。
[0022]在一实施例中,前侧锚环2设置有一个,顶部锚环3沿拦污网长度方向间隔一段距离排列设置有两个,后侧锚环4沿拦污网长度方向间隔一段距离排列设置有两个。本技术通过增设后侧锚环4起到定位作用,具体来说,水下锚块是沿着拦污网长度以一定间距设置多个的,对于位于两端的、靠近明渠两岸的两个水下锚块,锚块主体1上的两个后侧锚环4中,靠近明渠岸边的一个后侧锚环4通过后侧锚链5与明渠锚碇基础相连接,另一个后侧锚环4通过另一个后侧锚链5与相邻的另一锚块主体1的后侧锚环4相连接;对于其它位于中间的水下锚块,两个后侧锚环4均分别通过后侧锚链5与该侧相邻的锚块主体1的后侧锚环4相连接。
[0023]通过这种方式,后侧锚链5及后侧锚环4将水下锚块依次相连成一串且两端与明渠锚碇基础相连接,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检修维护时可以沿着后侧锚链5方便查找到每个水下锚块,即使水下锚块有一定的移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后侧锚链5发挥相邻水下锚块的共同牵引作用,当某个水下锚块受力较大时,相邻水下锚块能通过穿过彼此的后侧锚链5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
[0024]优选实施例中,后侧锚环4和后侧锚链5之间通过卸扣可拆卸地相连接,以便需要时进行拆卸。
[0025]优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锚块主体1大致呈六面体块状,其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为斜面。该斜面朝远离拦污网方向倾斜,与锚块主体1的底部的面之间形成楔形。该楔形部分在拦污网牵引及泥沙淤积作用下会逐渐嵌入渠底,从而增强了水下锚块的锚固效果。
[0026]本技术还通过抗滑部6进一步解决水下锚块位移问题。抗滑部6呈横截面为槽形(U型)的条状(例如为槽钢)且长度方向垂直于锚块主体1的底面,槽形的开口方向朝向拦污网。这样牵引时能充分发挥U型槽口的抗滑抵抗作用,同时相比常规底部为平面的锚块来
说,抗滑部6与渠底的锚插作用明显增强。抗滑部6的规格、数量、排列方式等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图2所示,抗滑部6设有多个,多个抗滑部6在锚块主体1的底部均匀且规则排列分布。可以想到的是,抗滑部6也可采用例如钢筋等其他形式。
[0027]优选地,各个锚环、锚链、槽钢(抗滑部6)等钢构件采用镀锌钢或不锈钢以提高抗腐蚀性能。预制水下锚块时提前将各个锚环和抗滑部6埋设锚固牢固。
[002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各锚块主体1之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协同工作,发挥水下锚块间的共同作用;同时便于检修维护时查找定位;另外通过对锚块主体1底面进行处理,增设抗滑部6,更好地发挥了水下锚块的抗滑和稳定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块主体(1),所述锚块主体(1)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前侧锚环(2),所述锚块主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部锚环(3);所述锚块主体(1)与所述前侧锚环(2)相对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后侧锚环(4),所述后侧锚环(4)连接有后侧锚链(5);所述锚块主体(1)的底部突出地设置有抗滑部(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块主体(1)呈六面体块状,所述锚块主体(1)靠近拦污网的一侧面为朝远离拦污网方向倾斜的斜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拦污网的水下锚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锚环(4)沿拦污网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有两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拦污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权陈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