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供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784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供汽系统,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热再抽汽单元、冷再抽汽单元和换热混合单元;热再抽汽单元与冷再抽汽单元通过管路与换热混合单元连通;换热混合单元包括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供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供汽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供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使用火力发电厂作为汽源点,向用户提供1.0MPa~2.0MPa、350℃~400℃工业蒸汽时,通常只能单独从火力发电机组再热热段抽取热再蒸汽,然后经喷水、减温、减压的方法使其指标达到供汽要求。该方案应用于单独运行的机组或者其中一台或多台机组停机时,其弊端尚不明显。但是有多台火力发电机组同时运行时,其弊端就会明显体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其完全使用热再蒸汽进行供汽,但是其温度和压力不符合供汽指标,需要额外的进行喷水、减温、减压等操作,使其过程繁琐、效率不高且会导致供汽的经济性变差。针对这种情况,目前的供汽系统无法灵活的应对,没有可选择性。
[0003]基于此,亟需一种灵活性强、过程操作简洁、效率更高且经济性更好的工业供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供汽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灵活性不强、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不高且经济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供汽系统,包括火力发电机组和热再抽汽单元,热再抽汽单元与火力发电机组的再热热段连通,还包括冷再抽汽单元和换热混合单元;所述冷再抽汽单元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的冷再抽汽段连通;所述热再抽汽单元与所述冷再抽汽单元均与所述换热混合单元连通;
[0009]所述换热混合单元包括汽

汽换热器和冷热再混汽联箱;所述汽

汽换热器的冷汽输入口通过第二输汽管路与所述冷再抽汽单元连通,冷汽输出口通过第三输汽管路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的热汽输入口通过第一输汽管路与所述热再抽汽单元连通,热汽输出口通过第四输汽管路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连通;所述冷再抽汽单元包括冷再抽汽管路,所述冷再抽汽管路的进汽端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的冷再抽汽段连通,出汽端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所述热再抽汽单元包括热再抽汽管路,所述热再抽汽管路的进汽端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的再热热段连通,出汽端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所述热再抽汽单元引第五输汽管路直接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连通,在所述第五输汽管路上设置有减温减压器。从冷再抽汽单元输送的冷再蒸汽与从热再抽汽单元输送的热再蒸汽进入换热混合单元,进而通过换热、再混合等过程形成供给用户的蒸汽。从而避免以往供汽过程中需要额外的直接对热再蒸汽进行喷水、减温、减压等操作。热再蒸汽和冷再蒸汽分别输入至汽

汽换热器内进行换热,换热之后共同输入至冷热再混汽联箱内进行再混合,防止热再蒸汽和
冷再蒸汽直接混合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另外,在多台机组中的某一台或某几台机组停机时,则可以选择从火力发电机组的再热热段抽取热再蒸汽,并直接经过减温减压器进行减温、减压后输出给用户,以灵活应对部分机组停机状况
[0010]可选的,所述热再抽汽管路为多路;所述热再抽汽单元还包括热再混汽联箱;多路所述热再抽汽管路均通过所述热再混汽联箱连通至所述汽

汽换热器。热再混汽联箱将多路热再抽汽管路输出的热再蒸汽进行混合,然后集中输出,一方面避免输出管路使用过多,降低效率且提高成本,另一方面,多路热再蒸汽先混合一下再进入汽

汽换热器,可以尽量保证进入汽

汽换热器内的热再蒸汽温度、压力等基本一致,以利于后续的换热、再混合等的效率。
[0011]可选的,多路所述热再抽汽管路的出汽端与所述热再混汽联箱的热再混进汽口连通;所述热再混汽联箱的热再混出汽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汽管路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的热汽输入口。
[0012]可选的,所述热再混汽联箱还设置有备用热再混出汽口,所述备用热再混出汽口通过所述第五输汽管路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连通。
[0013]可选的,所述冷再抽汽管路为多路;所述冷再抽汽单元还包括冷再混汽联箱;多路所述冷再抽汽管路均通过所述冷再混汽联箱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冷再混汽联箱将多路冷再抽汽管路输出的冷再蒸汽进行混合,然后集中输出,一方面避免输出管路使用过多,降低效率且提高成本,另一方面,多路冷再蒸汽先混合一下再进入汽

汽换热器,可以尽量保证进入汽

汽换热器内的冷再蒸汽温度、压力等基本一致,以利于后续的换热、再混合等的效率。
[0014]可选的,多路所述冷再抽汽管路的出汽端与所述冷再混汽联箱的冷再混进汽口连通;所述冷再混汽联箱的冷再混出汽口通过所述第二输汽管路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的冷汽输入口。
[0015]可选的,所述汽

汽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置有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内腔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内腔通过所述热汽输入口与所述热再抽汽单元连通;所述第二内腔通过所述热汽输出口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连通;
[0016]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内连续布置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内腔处的所述冷汽输入口与所述冷再抽汽单元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内腔处的所述冷汽输出口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连通。
[0017]可选的,所述盘管呈“S”形布置,提高换热效率。
[0018]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增程隔板,使得从所述热汽输入口输入的热再蒸汽在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内形成连续的“S”形路径后从所述热汽输出口输出。
[0019]可选的,所述增程隔板与所述分隔板垂直;所述增程隔板包括多个前增程隔板和多个后增程隔板;所述前增程隔板和所述后增程隔板交替布置;所述前增程隔板与所述分隔板之间形成前汽流间隙,所述后增程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后汽流间隙,使得穿过前汽流间隙和后汽流间隙的热再蒸汽形成连续的“S”形路径。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工业供汽系统,采用冷热再联合供汽的方式与单独热再蒸汽供汽的方式相结合。具体的,冷热再联合供汽的方式中,抽取火力发电机组中的冷再蒸汽使其与热再蒸汽在汽

汽换热器内换热,在汽

汽换热器内热再蒸汽将冷再蒸汽加热至适当温度,此过程中,热再蒸汽温度也降低至适当温度。而后再将两股蒸汽进行调压、混合、供出,形成供给用户的蒸汽。采用该方案,在相同供汽量的情况下,可提高冷再蒸汽的比例(冷热再蒸汽的抽汽量与之前的抽汽量相比约为3:1),进而实现提高供汽经济性的目的。同现有技术中的直接使用热再抽汽并喷水减温减压的方案相比,可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供汽系统,包括火力发电机组和热再抽汽单元(A),热再抽汽单元(A)与火力发电机组的再热热段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再抽汽单元(B)和换热混合单元(C);所述冷再抽汽单元(B)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的冷再抽汽段连通;所述热再抽汽单元(A)与所述冷再抽汽单元(B)均与所述换热混合单元(C)连通;所述换热混合单元(C)包括汽

汽换热器(5)和冷热再混汽联箱(6);所述汽

汽换热器(5)的冷汽输入口(51)通过第二输汽管路(431)与所述冷再抽汽单元(B)连通,冷汽输出口(52)通过第三输汽管路(521)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6)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5)的热汽输入口(55)通过第一输汽管路(231)与所述热再抽汽单元(A)连通,热汽输出口(53)通过第四输汽管路(531)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6)连通;所述冷再抽汽单元(B)包括冷再抽汽管路(3),所述冷再抽汽管路(3)的进汽端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的冷再抽汽段连通,出汽端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5);所述热再抽汽单元(A)包括热再抽汽管路(1),所述热再抽汽管路(1)的进汽端与所述火力发电机组的再热热段连通,出汽端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5);所述热再抽汽单元(A)引第五输汽管路(241)直接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6)连通,在所述第五输汽管路(241)上设置有减温减压器(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再抽汽管路(1)为多路;所述热再抽汽单元(A)还包括热再混汽联箱(2);多路所述热再抽汽管路(1)均通过所述热再混汽联箱(2)连通至所述汽

汽换热器(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多路所述热再抽汽管路(1)的出汽端与所述热再混汽联箱(2)的热再混进汽口连通;所述热再混汽联箱(2)的热再混出汽口通过所述第一输汽管路(231)连通所述汽

汽换热器(5)的热汽输入口(5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再混汽联箱(2)还设置有备用热再混出汽口(24),所述备用热再混出汽口(24)通过所述第五输汽管路(241)与所述冷热再混汽联箱(6)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供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再抽汽管路(3)为多路;所述冷再抽汽单元(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官和梁双荣张晓峰王晓维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龙源蓝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