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73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现有大体积混凝土的智能温控系统中局部换热不均匀,影响混凝土强度。为此,本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包括换热钢管、水泵和蓄水容器,还配有蒸汽锅炉和联动换向阀,换热钢管对折成双向伴行管,该双向伴行管在配用混凝土钢筋上折叠往复后,引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水泵的出水管设有循环水总阀,循环水总阀与水泵之间的出水管还设有一个支管,该支管上设有搅拌用水阀,并连有软管,蓄水容器侧壁上设有温度表和带有刻度线的玻璃视窗或者配有液位计,其还包括数字显示仪和多组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大体积混凝土在基本均衡的温度下凝固成形,有效保证了其机械强度,特别适用于冬季施工。于冬季施工。于冬季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2022.01.21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395814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智能温控系统及施工方法。该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智能温控系统包含大体积混凝土及部分预埋在大体积混凝土内的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内预埋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冷却水管包含进水口与出水口,还包含与进水口连接的用于给冷却水管供水的水泵及用于调节水泵供水量的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过数据分析处理后改变水泵的供水量,以改变冷却水管的降温速度;出水口延伸至大体积混凝土外部,冷却水经过大体积混凝土后由出水口排放至大体积混凝土外表面。
[0003]靠近其进水口的冷却水管与靠近其出水口的冷却水管的温差大,且位置不变,从而容易导致局部换热冷却不均匀,影响混凝土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包括换热钢管、水泵和蓄水容器,换热钢管用铁丝绑扎固定在配用混凝土钢筋上,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蓄水容器底部相通,蓄水容器上方设有加水管,加水管上设有加水阀,其特征在于:其还配有蒸汽锅炉和联动换向阀,该蒸汽锅炉的蒸汽发生管上设有阀门,并通入所述蓄水容器内,所述蒸汽发生管上还设有支路管,该支路管设有支路阀,并通过软管连接在一可手持的加热管上,所述换热钢管对折成双向伴行管,该双向伴行管在配用混凝土钢筋上折叠往复后,引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设有循环水总阀,循环水总阀与水泵之间的出水管还设有一个支管,该支管上设有搅拌用水阀,并连有软管,所述联动换向阀包括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和第四阀,四者均为球阀或旋塞阀,四者的阀芯分别配有阀柄,所有阀柄外端均铰接在一个联动杆上,第一阀与第三阀同步开关,第二阀与第四阀同步开关,且第一阀与第二阀的开关状态相反,第一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一接口和蓄水容器;第二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一接口和循环水总阀;第三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二接口和循环水总阀,第四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二接口和蓄水容器,所述蓄水容器上设有温度表和带有刻度线的玻璃视窗或者配有液位计。
[0006]如此设计,一方面在浇筑混凝土初期,通过换热钢管的循环水为其加热、保温,在浇筑混凝土初凝发热后,又可用换热钢管的循环水,为深层的混凝土降温。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手动或自动操纵联动换向阀,改变一下换热钢管的循环水的水流方向,使进水和回水位置互换,从而混凝土内部温度更加均衡,从而提高混凝土凝固后的强度。
[0007]作为优化,所述联动杆中段为光轴,光轴上套有一直线轴承,该直线轴承上固连有
一丝母,且丝母轴线和直线轴承的轴线相互垂直(但不相交),该丝母上配有丝杆,该丝杆一端固定在一个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所述丝母在丝杆上的行程终点和行程起点时,第一阀分别处于开启和关闭状态,所述伺服电机配有时钟控制电路,该时钟控制电路每隔预定时间t,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丝母及与之相连的直线轴承和联动杆,在行程终点和行程起点之间移动一次,借以带动联动换向阀换向一次,其中0.5小时≤预定时间t≤2小时。如此设计,便于自动控制。
[0008]作为优化,所述双向伴行管在配用混凝土钢筋上折叠往复形成多段平行直管段,上述平行直管段作为空心主筋与若干垂直于空心主筋的实心主筋,共同构成所述配用混凝土钢筋的主筋。如此设计,用换热钢管代替部分主筋,可在保证混凝土构件机械强度的前提下,节省主筋,降低成本。
[0009]作为优化,其还包括数字显示仪和多组温度传感器,上述各组温度传感器与数字显示仪电联接,每组温度传感器包括三个53Ω铜热电偶测温,分别用铁丝绑扎在相应测温区配用混凝土钢筋的上、中、下三处。如此设计,实时监控混凝土各个测温区的上、中、下三处的温度变化。
[0010]利用本技术在冬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1]①
.准备:在施工工地的相应位置布置前述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的配用混凝土钢筋、水泵和蓄水容器及配用混凝土模板;
[0012]②
.配浆:向蓄水容器注入足够多的水,打开其蒸汽发生管的阀门,向蓄水容器内水通蒸汽,利用蒸汽锅炉制备的蒸汽对蓄水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蓄水容器水温达到75℃时,打开循环水总阀,向换热钢管供热,待蓄水容器内的液位稳定后,按照下表所示配比,混合搅拌制备混凝土沙浆,搅拌时,先将除水泥以外的其物料加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同时或然后打开搅拌用水阀,通过软管向混凝土搅拌机内加入相应量的水,搅拌均匀,最后再投入相应量的水泥,并搅拌成混凝土沙浆,然后打开支路阀,手持加热管,向混凝土沙浆中通入蒸汽进行加热、保温,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不高于10℃,
[0013][0014]③
.浇筑:混凝土浇筑采取“水平分层、逐层到顶”的方式连续浇筑施工,施工以长向为浇筑方向、短向为浇筑面, 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推移式连续浇注”的方法,分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每层混凝土浇筑时,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混凝土的结合,利用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循序渐进,一次到顶,保证上下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分层浇筑时每层浇筑的混凝土量不大、混凝土散热快,各层间的约束不太大,有利于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施工过程中,要考虑混凝土泵车位置,以保证均衡布料,保证在初凝以前浇筑完一层混凝土,层间混凝土振捣采取“二次振捣工艺",时间控制在浇筑后2

3h,振捣时要插入下层5—15cm处,确保混凝土内外密实,从开始浇筑时就进行第一次
温度监测,当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每3小时测温一次,当处于降温阶段,每6小时测温一次,
[0015]④
.保温、养护:在对混凝土内部采取降温措施的同时,亦应对混凝土裸露面采取
ꢀ“
一布、一塑”的养护、保温措施,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宜立即进行喷洒养生液工作,然后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塑料薄膜外侧采用棉毡进行覆盖,所述模板的底板使用3层棉毡覆盖,保证覆盖厚度不低于40mm,剪力墙和柱子插筋处侧面用棉毡维护并由铁丝绑扎固定,四周外墙上翻段顶面用2层棉毡填塞式覆盖,具备回填条件后及时进行回填,覆土保温,确保混凝土缓慢降温、缓慢干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表面出现收缩裂缝,
[0016]⑤
.换热钢管干燥及封闭:养护结束后,将换热钢管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断开,用热风吹出换热钢管内部存水,并吹干,然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丝堵或焊接的方式封闭,防止换热钢管内部锈蚀,即可。如此设计,可有效保证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不受内外温差影响,使其整体在基本均衡的温度下凝固成形,有效保证了混凝土构件的机械强度,提高冬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冬季大体积混凝土控温装置,包括换热钢管、水泵和蓄水容器,换热钢管用铁丝绑扎固定在配用混凝土钢筋上,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蓄水容器底部相通,蓄水容器上方设有加水管,加水管上设有加水阀,其特征在于:其还配有蒸汽锅炉和联动换向阀,该蒸汽锅炉的蒸汽发生管上设有阀门,并通入所述蓄水容器内,所述蒸汽发生管上还设有支路管,该支路管设有支路阀,并通过软管连接在一可手持的加热管上,所述换热钢管对折成双向伴行管,该双向伴行管在配用混凝土钢筋上折叠往复后,引出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设有循环水总阀,循环水总阀与水泵之间的出水管还设有一个支管,该支管上设有搅拌用水阀,并连有软管,所述联动换向阀包括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和第四阀,四者均为球阀或旋塞阀,四者的阀芯分别配有阀柄,所有阀柄外端均铰接在一个联动杆上,第一阀与第三阀同步开关,第二阀与第四阀同步开关,且第一阀与第二阀的开关状态相反,第一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一接口和蓄水容器;第二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一接口和循环水总阀;第三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二接口和循环水总阀,第四阀两端分别接通第二接口和蓄水容器,所述蓄水容器上设有温度表和带有刻度线的玻璃视窗或者配有液位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照郑奇任孝臣杨大志尹华龙翁小舒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