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隆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31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包括框架式停车平台、进车升降平台、出车升降平台和多部车辆转移小车,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分别位于框架式停车平台的两端,所述框架式停车平台包括并列设置的停车道和出车道,进车升降平台与停车道对应,出车升降平台与出车道对应;每部车辆转移小车均可以在停车道、出车道、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之间穿梭。本申请具体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势,可适宜于绿化带和沿街楼前等场所,在已有市政状况下,可实现方便停车而不需要大的建设改造。停车平台为框架式结构,下面适宜种植草坪、苗圃类绿化植物。苗圃类绿化植物。苗圃类绿化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汽车不断增加,与日俱增的车与有限的停车空间两者的矛盾越来越深化,“停车难”成为汽车消费迅速增长带来的突出的现象。正是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立体车库的研究应运而生,立体车库能够很好的利用地面以上有限的空间,成为解决城市静态交通问题的有效的途径。
[0003]现有立体停车设备存在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安装成本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立体停车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平台。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包括框架式停车平台、进车升降平台、出车升降平台和多部车辆转移小车,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分别位于框架式停车平台的两端,所述框架式停车平台包括并列设置的停车道和出车道,进车升降平台与停车道对应,出车升降平台与出车道对应;每部车辆转移小车均可以在停车道、出车道、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之间穿梭。
[0006]优选的,在停车道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直线行驶的两根第一直线轨道,沿两根第一直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停车位,在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转向的第一换向机构;在出车道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直线行驶的两根第二直线轨道,沿两根第二直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出车位,在每个出车位上均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转向的第二换向机构;两根第一直线轨道和两根第二直线轨道通过多根换向轨道连接。借助换向轨道可以实现车辆转移小车在停车位和出车位之间转移。
[0007]优选的,每部车辆转移小车均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面上安装四个电动驱动轮,每个电动驱动轮的安装座均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在支架上设有分别对应四个汽车车轮的安装框,在每个安装框内均设有用于托住汽车车轮的金属网,在金属网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金属格栅。
[0008]优选的,每组第一换向机构均包括四个第一转向盘,每个第一转向盘均位于第一直线轨道和换向轨道的交叉位置,在每个第一转向盘上均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的驱动轮嵌入的十字槽,每个第一转向盘的转轴均通过轴承与停车道转动连接,每组第一换向机构的四个第一转向盘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动力机构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安装在停车道上,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在每个第一转向盘的转轴上均安装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链条逐级传动带动每个从动齿轮转动。
[0009]优选的,每组第二换向机构均包括四个第二转向盘,每个第二转向盘均位于第二直线轨道和换向轨道的交叉位置,在每个第二转向盘上均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的驱动轮嵌
入的十字槽,每个第二转向盘的转轴均通过轴承与出车道转动连接,每组第二换向机构的四个第二转向盘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同步转动。所述动力机构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安装在出车道上,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齿轮,在每个第二转向盘的转轴上均安装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链条逐级传动带动每个从动齿轮转动。
[0010]当需要将车辆转移小车由停车位转移至出车位时,在停车位上车辆转移小车的四个驱动轮分别位于四个第一转向盘上且每个驱动轮与第一直线轨道同向,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四个第一转向盘同时转动将每个驱动轮转至与换向轨道同向,车辆转移小车行走即可由停车位运动至出车位。当需要将车辆转移小车由出车位转移至停车位时,转向原理相同,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四个第二转向盘同时转动实现换向。
[0011]优选的,在进车升降平台的升降托架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直线行驶的两根第三直线轨道,在出车升降平台的升降托架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直线行驶的两根第四直线轨道。当出车升降平台升起时,两根第三直线轨道与两根第一直线轨道对齐,当出车升降平台升起时,两根第四直线轨道与两根第二直线轨道对齐。
[0012]优选的,所述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均为剪叉式升降平台。
[0013]优选的,在地面上设有地坑,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均安装在地坑内。
[0014]优选的,在地坑内安装用于支撑每个金属格栅的支撑柱。随着车辆转移小车下降,当支撑柱接触金属格栅后,在支撑柱的支撑下,金属格栅不再下降,随着车辆转移小车进一步下降,金属格栅将金属网顶平,便于车辆开走。随着车辆转移小车升高,当金属格栅离开支撑柱时,在汽车重力作用下金属网下陷,起到稳定车身的作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申请具体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势,可适宜于绿化带和沿街楼前等场所,在已有市政状况下,可实现方便停车而不需要大的建设改造。停车平台为框架式结构,下面适宜种植草坪、苗圃类绿化植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四个第一转向盘通过链条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出车升降平台升起状态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出车升降平台回落状态示意图;
[0026]图10是图9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技术车辆转移小车的电动驱动轮与第一转向盘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8]图12是图11中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所示:
[0030]1、出车升降平台,2、框架式停车平台,3、进车升降平台,4、第四直线轨道,5、第三
直线轨道,6、停车道,7、第一直线轨道,8、换向轨道,9、第一转向盘,10、十字槽,11、第二直线轨道,12、出车道,13、车辆转移小车,14、第二转向盘,15、链条,16、地坑,17、支撑柱,18、安装框,19、金属网,20、金属格栅,21、电动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32]如图1

12所示,本技术包括框架式停车平台2、进车升降平台3、出车升降平台1和多部车辆转移小车13,进车升降平台3和出车升降平台1分别位于框架式停车平台2的两端,如图3所示,所述框架式停车平台2包括并列设置的停车道6和出车道12,进车升降平台3与停车道6对应,出车升降平台1与出车道12对应。每部车辆转移小车13均可以在停车道6、出车道12、进车升降平台3和出车升降平台1之间穿梭。进车升降平台3用于将车辆从地面升高至与框架式停车平台2同高,出车升降平台1用于将框架式停车平台2上的车辆降落至地面上。
[0033]如图4所示,在停车道6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13直线行驶的两根第一直线轨道7,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式停车平台、进车升降平台、出车升降平台和多部车辆转移小车,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分别位于框架式停车平台的两端,所述框架式停车平台包括并列设置的停车道和出车道,进车升降平台与停车道对应,出车升降平台与出车道对应;每部车辆转移小车均可以在停车道、出车道、进车升降平台和出车升降平台之间穿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停车道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直线行驶的两根第一直线轨道,沿两根第一直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停车位,在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转向的第一换向机构;在出车道上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直线行驶的两根第二直线轨道,沿两根第二直线轨道延伸方向设置多个出车位,在每个出车位上均设有供车辆转移小车转向的第二换向机构;两根第一直线轨道和两根第二直线轨道通过多根换向轨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每部车辆转移小车均包括支架,在支架的底面上安装四个电动驱动轮,每个电动驱动轮的安装座均通过轴承与支架连接;在支架上设有分别对应四个汽车车轮的安装框,在每个安装框内均设有用于托住汽车车轮的金属网,在金属网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金属格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体停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隆曹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曹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