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残留过滤单元及低残留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715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残留过滤单元及低残留过滤装置,低残留过滤单元,包括第一外壳和固定于第一外壳内部的滤芯,第一外壳包括底座、头部和位于底座和头部之间的筒体;底座包括至少一个接头;筒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至少包括焊接层和抗拉层,且焊接层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头部焊接固定,使筒体与底座和头部形成密封连接;筒体内壁与滤芯的外周之间形成排液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低残留过滤单元的第一外壳的筒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当滤芯达到使用寿命,需要更换过滤单元时,可推挤筒体,将过滤单元内的残留流体通过排液间隙和接头中挤出;也可以切割划破筒体,直接回收其内的残留流体;减少流体浪费,降低用户成本,也降低了生产商的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残留过滤单元及低残留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残留过滤单元及低残留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日本专利JP4602134B2提供一种过滤器,包括外壳和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的滤芯。通常,外壳包括筒体和底座,底座具有进口和出口,筒体设有双侧排气口,滤芯密封连接于底座,底座和筒体一般通过焊接形成一体,将滤芯限制于二者所围的空腔内。
[0003]该过滤器一般用于粘度较大的流体例如锂电池浆料的过滤,工作压力通常在0.4Mpa以上,因此,对外壳的耐压性能要求较高。但是,由于塑料外壳厚度过大,注塑时容易出现收缩,强度还是不稳定。所以,将该过滤器装配于一不锈钢外壳内来使用,当塑料材质的筒体在工作压力下,形成一定的径向膨胀时,不锈钢外壳对筒体的膨胀起到限制和支撑作用。
[0004]当滤芯达到最大使用寿命时,筒体、底座、连同滤芯一起被丢弃,而不锈钢外壳则重复使用。由于该过滤器过滤的流体的粘度比较大,即流动性差,被丢弃的过滤器内残留的流体量还比较多,而筒体和底座是焊接形成一体的,无法回收上述残留流体,造成浪费、提高了用户成本。
[0005]因此,需要对该过滤器的外壳作进一步改进,使得其在满足需要的强度和密封性要求的条件下,便于回收外壳内部的残留流体,为用户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残留过滤装置,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筒体作为第一外壳的侧壁,在滤芯达到最大使用寿命时,可挤压或割开筒体,回收残留流体。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低残留过滤单元,包括第一外壳和固定于第一外壳内部的滤芯,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底座、头部和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之间的筒体;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个接头;
[0009]所述筒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至少包括焊接层和抗拉层,且所述焊接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焊接固定,使所述筒体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筒体内壁与所述滤芯的外周之间形成排液间隙。
[0010]本技术的低残留过滤单元在正常过滤时,流体从底座的一个接头进入,进入滤芯,经过过滤后从底座的另一个接头流出。本技术的低残留过滤单元的第一外壳的筒体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可变形可切割,且筒体内壁与滤芯的外周之间具有排液间隙,排液间隙与接头连通;而当滤芯达到使用寿命,需要更换过滤单元时,可挤压筒体,将过滤单元内的残留流体通过排液间隙和接头中挤出;也可以切割划破筒体,直接回收其内的残留流体;由此可以更方便地回收残留流体,减少流体浪费,降低用户成本;且采用柔性材料的筒
体生产制造更方便、用料更少,降低了生产商的制造成本。筒体包括焊接层和抗拉层,焊接层的作用在于实现筒体的两端与底座和头部的焊接固定,保证了筒体与底座和头部的焊接强度以及第一外壳整体的密封性,而抗拉层的作用在于保证焊接层的耐压性能,提升筒体的抗拉性,避免筒体破损。
[0011]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被所述筒体分别包覆的区域均包括焊接段,所述焊接段用于与所述筒体的焊接层的端部形成焊接连接;
[0012]所述焊接段的轴向长度H1为3

8mm。
[0013]由于筒体的两端的焊接层与底座和头部焊接固定,对应的,底座被筒体的一端包覆的区域以及头部被筒体的另一端包覆的区域均具有焊接段,用于与焊接层焊接固定,以确保筒体与底座以及筒体与头部的密封连接,避免发生泄露。
[0014]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被所述筒体分别包覆的区域还包括分离段,所述分离段分别位于所述头部的焊接段和所述底座的焊接段的末端,所述分离段与所述焊接层间隔设置。
[0015]分离段相对焊接段更靠近滤芯,位于头部和底座的末端,即头部和底座的末端与焊接层分离,在筒体受压时,分离段起到了缓冲作用,筒体的端部相对头部和底座的形变程度得到缓解,从而焊接段与筒体的端部间可保持原本、较好的密封连接性能。而且由于分离段与焊接层分离,头部和底座的末端不会直接与焊接层的表面接触、摩擦,也避免损坏筒体。
[0016]优选地,所述分离段的外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包括与所述焊接段相连的起始端和相对的末端,从起始端朝向末端的方向,其外径逐渐减小,所述锥面的倾斜角为5
°‑
15
°

[0017]外表面为锥面的分离段从起始端逐渐远离筒体的内壁,为筒体的形变提供缓冲空间,在筒体受压时,筒体的端部与头部和底座的连接部分的形变更加柔和,有利于焊接段与筒体端部的密封连接;同时,外表面为锥面的分离段更方便筒体的端部套至头部/底座的端部。
[0018]优选地,所述分离段与所述焊接层的最大径向距离L为0.4

1.2mm;和/或,所述分离段的轴向长度H2为2

5mm。
[0019]优选地,所述焊接层的材料为PE,所述头部和所述底座的材质对应为PE,所述抗拉层的材料为尼龙,所述焊接层和所述抗拉层胶合固定。
[0020]焊接层和抗拉层的相对面胶合固定,保证彼此连接稳定,抗拉层对焊接层起到支撑作用,且提高筒体整体强度;同时,为了保证焊接层与头部和底座密封焊接,焊接层、头部和底座的材质相同,均为PE材质。
[0021]优选地,所述筒体的焊接层和抗拉层通过流延一体成型,或,所述筒体的焊接层和抗拉层通过吹塑一体成型。
[0022]焊接层和抗拉层均为筒状,为保证筒体本身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焊接层和抗拉层可通过流延或吹塑一体成型,一体成型过程中,焊接层和抗拉层彼此连接固定。
[0023]优选地,所述焊接层和所述抗拉层之间设有一层或多层加强层;以在保证筒体柔韧性的同时增强筒体的结构强度。
[0024]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内表面的粗糙度小于0.2μm,可以减少流体在筒体内壁上的积累和残留。
[0025]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厚度D为0.1

0.2mm,能够提高筒体的形变能力和降低制造商成本。
[0026]优选地,所述头部的内壁间隔设有若干翅片,所述翅片位于所述滤芯的上方,且所述翅片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筒体内壁与所述滤芯的外周之间的排液间隙的径向宽度。
[0027]由于筒体为柔性材料制成,在过滤前,其内部不受压,头部又比筒体重,筒体受到头部按压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弯曲。此时,翅片可以抵靠在滤芯的顶部,即滤芯的顶部对头部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造成筒体过度弯曲。
[0028]本技术还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9]一种低残留过滤装置,包括第二外壳,还包括上述的低残留过滤单元,所述第二外壳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筒体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
[0030]所述第二筒体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底座相对设置,用于供所述第一外壳的头部的排气口穿出;
[0031]所述底座至少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残留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和固定于第一外壳内部的滤芯,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底座、头部和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之间的筒体;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个接头;所述筒体由柔性材料制成,至少包括焊接层和抗拉层,且所述焊接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焊接固定,使所述筒体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形成密封连接;所述筒体内壁与所述滤芯的外周之间形成排液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残留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被所述筒体分别包覆的区域均包括焊接段,所述焊接段用于与所述筒体的焊接层的端部形成焊接连接;所述焊接段的轴向长度H1为3

8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低残留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头部被所述筒体分别包覆的区域还包括分离段,所述分离段分别位于所述头部的焊接段和所述底座的焊接段的末端,所述分离段与所述焊接层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残留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段的外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包括与所述焊接段相连的起始端和相对的末端,从起始端朝向末端的方向,其外径逐渐减小,所述锥面的倾斜角为5
°‑
15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残留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段与所述焊接层的最大径向距离L为0.4

1.2mm;和/或,所述分离段的轴向长度H2为2

5mm。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张超马振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