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706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坯料及验料,检验坯料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验坯料外观是否有氧化、毛刺、裂纹的缺陷,将检验合格且暂时不加工的坯料进行储存;成型,采用4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绞线的制备
,具体为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镀锡铜线是指在铜线表面镀上一薄层金属锡的铜线,通过在铜线上镀锡,可以防止铜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形成铜绿,镀锡的铜线可防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铜绿;可以增加散热;可以改善导电,改善导线性能。另外,铜导线镀锡还可以防止绝缘橡皮发粘,线芯发黑变脆,并提高其可焊性能,镀锡铜线主要用于橡皮绝缘的矿用电缆、软电线、软电缆和船用电缆等作为导电线芯,以及用作电缆的外屏蔽编织层和电刷线,总体而言,镀锡铜线材质比较柔软,导电性能良好,与裸铜线相比,其耐蚀性、抗氧化性能更强,可大大延长弱电线缆的使用寿命。
[000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镀锡软圆铜绞线通常使用聚乙烯材料进行绝缘包裹,但聚乙烯材料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烟气,且其它环保型绝缘包裹材料价格又非常的高仰,其均匀散热性、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不佳,故而提出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镀锡软圆铜绞线中绝缘包裹环保性不佳、价格高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准备坯料及验料,检验坯料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验坯料外观是否有氧化、毛刺、裂纹的缺陷,将检验合格且暂时不加工的坯料进行储存;
[0007]S2:成型,采用450

550m每分钟的速度将坯料拉伸到直径为最终线材直径的3

5倍的线材,并将线材放置入油中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对其表面油渍进行擦拭;
[0008]S3:退火镀锡,将上述线材送进退火炉退火,退火炉上层温度450

570℃,下层温度550

580℃,将退火后的线材进行酸洗冷却,清洗后将线材表面水迹进行擦拭干燥,使线材表面无液体残留,然后进行电镀锡工艺处理;
[0009]S4:涂绝缘层,使用精密绞线机将若干根经上述线材绞合成一束多股镀锡铜绞线,同时,在PP中掺入一定量的乙丙共聚物,制取PP/EPR共混物,然后,将多股镀锡铜绞线表面涂覆浸渍PP/EPR共混物;
[0010]S5:收线,将制作好的多层绝缘线绕在客户所规定的盘具上,方便客户的使用。
[0011]进一步,所述退火炉退火速度为22m/min,所述退火炉退火电流和电压分被为22

28安培和25

27伏特。
[0012]进一步,所述在制取PP/EPR共混物制取的过程中需要添加POE,所述PP和EPR的共混比例为:60\40

40\60。
[0013]进一步,所述S2中油浸时长为10

30min,所述S3电镀锡工艺处理的锡池锡液中添加有0.1

0.3wt%Zn、0.3

1.0wt%Ni和1.0

2.0wt%P,余量为Sn。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该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通过在PP中掺入一定量的乙丙共聚物,制取PP/EPR共混物,然后,将多股镀锡铜绞线表面涂覆浸渍PP/EPR共混物,显著提升镀锡软圆铜绞线绝缘包裹的均匀散热性、耐腐蚀性和耐老化性,且有效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准备坯料及验料,检验坯料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验坯料外观是否有氧化、毛刺、裂纹的缺陷,将检验合格且暂时不加工的坯料进行储存;
[0019]S2:成型,采用450

550m每分钟的速度将坯料拉伸到直径为最终线材直径的3

5倍的线材,并将线材放置入油中进行浸泡,油浸时长为10

30min,浸泡完成后,对其表面油渍进行擦拭;
[0020]S3:退火镀锡,将上述线材送进退火炉退火,退火炉上层温度450

570℃,下层温度550

580℃,将退火后的线材进行酸洗冷却,清洗后将线材表面水迹进行擦拭干燥,使线材表面无液体残留,然后进行电镀锡工艺处理;
[0021]S4:涂绝缘层,使用精密绞线机将若干根经上述线材绞合成一束多股镀锡铜绞线,同时,在PP中掺入一定量的乙丙共聚物,制取PP/EPR共混物,然后,将多股镀锡铜绞线表面涂覆浸渍PP/EPR共混物;
[0022]S5:收线,将制作好的多层绝缘线绕在客户所规定的盘具上,方便客户的使用。
[0023]本实施例中,退火炉退火速度为22m/min,退火炉退火电流和电压分被为22

28安培和25

27伏特。
[0024]本实施例中,在制取PP/EPR共混物制取的过程中需要添加POE,PP和EPR的共混比例为:60\40

40\60。
[0025]需要说明的是,POE为PP的冲击改性剂,使PP/EPR共混物更易加工成型,消耗量更低,EPR是以乙烯和丙烯为基础单体的合成橡胶,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老化性和电气绝缘性能,而PP材料有着高熔点和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
[0026]其中,PP材料材料中加入EPR是为了使改善其自身的脆性和冲击性能,使镀锡软圆铜绞线整体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0027]本实施例中,S3电镀锡工艺处理的锡池锡液中添加有0.1

0.3wt%Zn、0.3

1.0wt%Ni和1.0

2.0wt%P,余量为Sn。
[0028]需要说明的是,锡液中添加适量稀土元素、铅、镍、锑、铋或磷等有助于减少铜在锡液中的迁移,延长锡液的使用时间。
[0029]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0030]在使用中,检验坯料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验坯料外观是否有氧化、毛刺、裂纹的缺陷,将检验合格且暂时不加工的坯料进行储存,采用450

550m每分钟的速度将坯料
拉伸到直径为最终线材直径的3

5倍的线材,并将线材放置入油中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对其表面油渍进行擦拭,将上述线材送进退火炉退火,退火炉上层温度450

570℃,下层温度550

580℃,将退火后的线材进行酸洗冷却,清洗后将线材表面水迹进行擦拭干燥,使线材表面无液体残留,然后进行电镀锡工艺处理,使用精密绞线机将若干根经上述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锡软圆铜绞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坯料及验料,检验坯料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验坯料外观是否有氧化、毛刺、裂纹的缺陷,将检验合格且暂时不加工的坯料进行储存;S2:成型,采用450

550m每分钟的速度将坯料拉伸到直径为最终线材直径的3

5倍的线材,并将线材放置入油中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对其表面油渍进行擦拭;S3:退火镀锡,将上述线材送进退火炉退火,退火炉上层温度450

570℃,下层温度550

580℃,将退火后的线材进行酸洗冷却,清洗后将线材表面水迹进行擦拭干燥,使线材表面无液体残留,然后进行电镀锡工艺处理;S4:涂绝缘层,使用精密绞线机将若干根经上述线材绞合成一束多股镀锡铜绞线,同时,在PP中掺入一定量的乙丙共聚物,制取PP/EPR共混物,然后,将多股镀锡铜绞线表面涂覆浸渍PP/EPR共混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弘张翔边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海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