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95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其包括套管,套管包括多个管片件,多个管片件的侧壁相互连接形成中空圆柱结构;每个管片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槽和连接头;两个相邻的管片件之间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头形成滑动连接;每个管片件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向套管内部投射照明光的冷光源照明模块,每个管片件可以改变自身的相对位置,当套筒或者多个管片件的底部为凹凸不平的组织时,可以通过改变管片件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套筒的底部由平口转变为斜口或者波浪口以适配凹凸不平的组织面,并通过锁紧装置锁紧管片件的位置,可以使得套筒的底部与凹凸不平的骨软组织面相契合,起到满意的撑开显露效果。满意的撑开显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

技术介绍

[0002]脊柱微创技术是在一定医疗风险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运用特殊的器械和装置,在影像仪器监视下或导航技术引导下,从正常的解剖结构到达病变处,使用各种微型的手动或电动器械和器材,在可视条件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的效果。在微创手术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手术脊柱微创固定通道。
[0003]目前市面上的微创固定通道为一整体铸件,其两端均为平口,在面对底部凹凸不平的骨软组织面时,不能起到满意的撑开显露效果,常常需要切除较多的底部软组织才能显露骨组织表面,而在切除操作过程中,由于通道的微动和移位,通道底端周围的软组织会再次冒出来遮挡手术视野,影响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及手术效率。且现有技术中的微创固定通道的冷光源设置较为靠近通道的近端,放置的冷光源头可能影响手术的操作,术中时常需要进行调整,同时由于光源靠近外面,可影响底部手术区域的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解决了现有的微创固定通道因两端均为平口而导致无法对凹凸不平的骨软组织起到满意的撑开显露效果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其包括套管,套管包括多个管片件,多个管片件的侧壁相互连接形成中空圆柱结构;
[0007]每个管片件的一侧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连接槽,每个管片件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槽滑动连接的连接头;两个相邻的管片件之间通过连接槽和连接头形成滑动连接;
[0008]每个管片件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向套管内部投射照明光的冷光源照明模块。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的基本原理为:套管是由多个管片件相互连接形成的,套管内部的中空区域为脊柱微创固定通道,脊柱微创固定通道为穿刺针和导丝进入脊柱的椎弓根的骨组织中提供通道;而每个管片件又是相互独立的,每个管片件可以改变自身的相对位置,当套筒或者多个管片件的底部为凹凸不平的组织时,可以通过改变管片件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套筒的底部由平口转变为斜口或者波浪口以适配凹凸不平的组织面,可以使得套筒的底部与凹凸不平的骨软组织面相契合,起到满意的撑开显露效果。
[0010]进一步地,作为连接槽和连接头的具体设置方式,连接槽的横截面呈“凹”字形结构,连接槽的顶部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0011]连接头的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连接头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块和
第四限位块;连接槽的两侧侧壁分别与管片件的内壁和外壁的形状相匹配;连接头设置在连接槽内,第一限位块的侧壁与第三限位块的侧壁接触,第二限位块的侧壁与第四限位块的侧壁接触,实现了连接槽和连接头的滑动配合,也进一步限制了管片件的径向位移,避免两个相邻的管片件之间的间隙过大。
[0012]进一步地,每个管片件的顶部开设有一个容纳槽,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
[0013]容纳槽内设置有一个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传动杆和旋转杆,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均与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且每段螺纹端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传动块,每块传动块上均设置有一根锁紧杆;
[0014]旋转杆的底端位于容纳槽内部,旋转杆的底端上设置有与从动锥形齿轮啮合的主动锥形齿轮,旋转杆的顶端穿过端盖位于其外部,旋转杆竖直设置,旋转杆的轴线与传动杆的轴线垂直;
[0015]容纳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供锁紧杆穿过的通孔,两根锁紧杆穿过通孔分别与连接槽和连接头抵紧接触。
[0016]当管片件调整至所需位置后,旋转旋转杆,旋转杆通过主动锥形齿轮带动从动锥形齿轮转动,进而实现了传动杆的转动,传动杆的转动实现其两端的传动块同时相背运动,带动了锁紧杆朝向容纳槽两侧方向运动,直至两根锁紧杆的端部与连接槽和连接头抵紧接触,实现了管片件当前位置的锁止。
[0017]进一步地,旋转杆的中部杆段外壁套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与端盖固定连接,旋转杆通过转动轴承与端盖转动连接,可以实现旋转杆位置的安装固定,实现旋转杆底部的主动锥形齿轮的稳定传动的同时,避免出现旋转杆受自身重力而下落的问题。
[0018]进一步地,旋转杆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拧动螺帽,拧动螺帽呈圆柱结构,拧动螺帽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防滑条纹,可以通过拧动螺帽转动旋转杆,达到省力的目的。
[0019]进一步地,两根锁紧杆的头端部均设置有一个接触件,接触件的材质为橡胶,锁紧杆带动接触件与连接槽和连接头接触后,接触件受挤压发生变形,接触件反馈给锁紧杆一个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通过锁紧杆和传动块作用于螺纹段上,实现了螺纹段与传动块之间的锁止,避免锁紧杆移动,提升锁紧装置对管片件位置锁止的能力,其次,橡胶制的接触件与连接槽和连接头之间的摩擦力大,接触件产生的滑动位移小,锁止效果更好。
[0020]进一步地,作为冷光源照明模块具体的设置方式,每个管片件底部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可开闭的密封盖,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密封连接有透光片;
[0021]冷光源照明模块设置在安装槽内,冷光源照明模块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且相互电性连接的电源、LED灯珠和按钮电开关;
[0022]电源为纽扣电池,LED灯珠发出的灯光通过透光片照亮套管的内部;
[0023]按钮点开关上设置有触发按钮,密封盖上设置有与用于供触发按钮穿过的通道,触发按钮的顶部穿过通道与管片件的圆周外壁相接,通道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膜,触发按钮的顶部与密封膜接触且不穿过密封膜。
[0024]进一步地,每个管片件底部端面上均设置有锯齿,管片件通过锯齿锚固在骨表面
附近的骨质上,锚固稳定不易滑动。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相比较于现有微创固定通道,本专利技术通过套管设置为由多个管片件组成,每个管片件又是相互独立的,每个管片件可以改变自身的相对位置,当套筒或者多个管片件的底部为凹凸不平的组织时,可以通过改变管片件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套筒的底部由平口转变为斜口或者波浪口以适配凹凸不平的组织面,并通过锁紧装置锁紧管片件的位置,可以使得套筒的底部与凹凸不平的骨软组织面相契合,起到满意的撑开显露效果。
[0026]2、本专利技术中,每个管片件的底部都设置有一个冷光源照明模块,冷光源照明模块发出冷光照亮套管的内部,使得套管底部照明效果佳,同时不会缩小套管内部的操作空间,便于施术者进行操作,替代传统使用外部光源和管镜的方式对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内部进行照亮,解决了外部光源和管镜存在照亮效果不佳以及不便于医生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多个管片件,多个所述管片件的侧壁相互连接形成中空圆柱结构;每个管片件的一侧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连接槽,每个管片件的另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槽滑动连接的连接头;两个相邻的管片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槽和连接头形成滑动连接;每个管片件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向套管内部投射照明光的冷光源照明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呈“凹”字形结构,连接槽的顶部开口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连接头的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连接头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连接槽的两侧侧壁分别与所述管片件的内壁和外壁的形状相匹配;连接头设置在连接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侧壁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侧壁与所述第四限位块的侧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脊柱微创固定通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片件的顶部开设有一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端盖;容纳槽内设置有一个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传动杆和旋转杆,所述传动杆的中部设置有从动锥形齿轮,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均与容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且每段螺纹端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传动块,每块所述传动块上均设置有一根锁紧杆;所述旋转杆的底端位于容纳槽内部,旋转杆的底端上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啮合的主动锥形齿轮,旋转杆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凌云张建英张波苟林李伟周思私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