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80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包括连接座、定位柱、驱动件及限位柱,连接座上端用于与修复卫星固定连接,连接座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插槽,连接座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插槽相贯通的插口,定位柱下端用于与卫星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上端能插入或退出第一插槽中,定位柱的侧部开有能在其插入第一插槽状态下对应插口布置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便于与卫星连接装置相脱离从而使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分离的结构,在修复卫星处于修复状态下时,限位柱插入定位柱的缺口中;在修复卫星需要返回地球时,限位柱退出定位柱的缺口,消除了连接座与卫星连接装置之间的限位,修复卫星可在其内置驱动力下携带连接座、驱动件等返回地球,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
,具体指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需求,人类通常需要发射相应的功能卫星至太空中,发射成功的卫星会在太空中沿相应轨道做公转运动。
[0003]当功能卫星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期望能通过相应手段对其进行修复,该修复过程无法在地面完成,通常需要向太空中发射具备修复功能的修复卫星。修复卫星在对功能卫星进行修复时,需要二者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这就要通过连接装置将后发射至太空中的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进行对接。
[0004]在修复完毕后,修复卫星需要脱离功能卫星返回地球,对于通过电磁结构连接在功能卫星上的卫星连接装置来着,可实现功能卫星与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但对于通过机械结构连接在功能卫星上的卫星连接装置来说,则难以实现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与卫星连接装置相脱离从而使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分离的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包括:
[0008]连接座,上端用于与修复卫星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插槽,所述连接座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插槽相贯通的插口;
[0009]定位柱,下端用于与卫星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上端能插入或退出第一插槽中,所述定位柱的侧部开有能在其插入第一插槽状态下对应插口布置的缺口;
[0010]驱动件,设于所述连接座的旁侧且约束在连接座上,所述驱动件设置有对应插口及缺口布置的驱动端;以及
[0011]限位柱,横向布置且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上,所述限位柱的第二端能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穿过插口插入定位柱的缺口中或自缺口中退出。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插槽,该第二插槽中设置有能使连接座始终保持远离卫星连接装置的趋势的弹性件。设置该结构,可为修复卫星的脱离提供一定的推力,以提高脱离可靠性。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槽上下贯通,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能将第二插槽的上端口封闭的缓冲件,在卫星连接装置与修复卫星保持连接状态下,所述弹性件的上端与缓冲件相抵、下端与卫星连接装置的上表面相抵。设置上述结构,以降低脱离瞬间对卫星连接装置的冲击力,以确保不会对功能卫星的运行造成影响。
[0014]为了便于连接及装配,所述的缓冲件为多组上下层叠的缓冲垫,该缓冲垫与所述连接座顶壁、修复卫星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且能供第一螺钉穿过而将其锁紧连接的第一连
接孔。
[0015]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在靠近连接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臂,该连接臂及连接座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螺钉穿过而将其锁紧连接的第二连接孔。该结构便于将驱动件固定在连接座上,在分离时,驱动件随连接座及修复卫星返回地球。
[0016]优选地,所述驱动件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壳,该防护壳的侧壁与连接座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三螺钉穿过而将其锁紧连接的第三连接孔。上述防护壳能在太空环境中对驱动件形成保护,将其固定在连接座上,在分离时随连接座及修复卫星返回地球。
[0017]优选地,所述卫星连接装置的顶部开有第四连接孔,相应的,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设置有与该第四连接孔螺纹连接的螺纹柱。该结构便于将定位柱固定在卫星连接装置上。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便于与卫星连接装置相脱离从而使修复卫星与功能卫星分离的结构,在修复卫星处于修复状态下时,限位柱穿过插口插入定位柱的缺口中,保持修复卫星上的连接座与卫星连接装置不脱离;在修复卫星需要返回地球时,驱动件驱动限位柱退出定位柱的缺口,消除了连接座与卫星连接装置之间的限位,此时,修复卫星可在其内置驱动力下携带连接座、驱动件等返回地球,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卫星连接装置相连接状态);
[0020]图2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座与定位柱、弹性件的配合图;
[0022]图4为图3的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修复卫星、卫星连接装置相连接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包括连接座1、定位柱2、驱动件3及限位柱4。连接座1上端用于与修复卫星A固定连接,连接座1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插槽11,连接座1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插槽11相贯通的插口111;定位柱2下端用于与卫星连接装置B固定连接,定位柱2的上端能插入或退出第一插槽11中,定位柱2的侧部开有能在其插入第一插槽11状态下对应插口111布置的缺口21。驱动件3可以是电机,其设于连接座1的旁侧且约束在连接座1上,驱动件3设置有对应插口111及缺口21布置的驱动端限位柱4横向布置且第一端连接于驱动件3的驱动端上,限位柱4的第二端能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穿过插口111插入定位柱2的缺口21中或自缺口21中退出。
[0026]上述连接座1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插槽12,该第二插槽12中设置有能使连接座1始终保持远离卫星连接装置B的趋势的弹性件5。设置该结构,可为修复卫星A的脱离提供一定的推力,以提高脱离可靠性。
[0027]本实施例的第二插槽12上下贯通,连接座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第二插槽12的上端口121封闭的缓冲件6,在卫星连接装置B与修复卫星A保持连接状态下,弹性件5的上端与缓冲件6相抵、下端与卫星连接装置B的上表面相抵。设置上述结构,以降低脱离瞬间对卫星连
接装置B的冲击力,以确保不会对功能卫星A的运行造成影响。
[0028]上述缓冲件6为多组上下层叠的缓冲垫,该缓冲垫与连接座1顶壁、修复卫星A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且能供第一螺钉100穿过而将其锁紧连接的第一连接孔10。驱动件3在靠近连接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臂31,该连接臂31及连接座1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螺钉200穿过而将其锁紧连接的第二连接孔20。该结构便于将驱动件3固定在连接座1上,在分离时,驱动件3随连接座1及修复卫星A返回地球。卫星连接装置B的顶部开有第四连接孔40,相应的,定位柱2的下端设置有与该第四连接孔40螺纹连接的螺纹柱22。该结构便于将定位柱2固定在卫星连接装置B上。
[0029]本实施例驱动件3的外围设置有防护壳7,该防护壳7的侧壁与连接座1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三螺钉300穿过而将其锁紧连接的第三连接孔30。上述防护壳7能在太空环境中对驱动件3形成保护,将其固定在连接座1上,在分离时随连接座1及修复卫星A返回地球。
[0030]为了提供更好的限位作用及分离时的推力,本实施例中在卫星连接装置B与修复卫星A之间设置三组分离结构,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上端用于与修复卫星(A)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1)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一插槽(11),所述连接座(1)的侧壁上开有与第一插槽(11)相贯通的插口(111);定位柱(2),下端用于与卫星连接装置(B)固定连接,上端能插入或退出第一插槽(11)中,所述定位柱(2)的侧部开有能在其插入第一插槽(11)状态下对应插口(111)布置的缺口(21);驱动件(3),设于所述连接座(1)的旁侧且约束在连接座(1)上,所述驱动件(3)设置有对应插口(111)及缺口(21)布置的驱动端;以及限位柱(4),横向布置且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件(3)的驱动端上,所述限位柱(4)的第二端能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穿过插口(111)插入定位柱(2)的缺口(21)中或自缺口(21)中退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的底壁上开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插槽(12),该第二插槽(12)中设置有能使连接座(1)始终保持远离卫星连接装置(B)的趋势的弹性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连接装置的分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12)上下贯通,所述连接座(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第二插槽(12)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尧瑶闫光强张浩赵敏葛秦吾贾会芳余林峰牛浩王宁龙诸梦醒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