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公共底座集成布置了发电机组的部件,分为输出端和自由端,包括座体、湿式油底壳、滑油吸油管系、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和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其中,座体为舱箱式构件,顶部设有作为发电机安装面的安装垫块,湿式油底壳包括壳体和上面板,壳体内容有滑油,上面板为中速柴油机的安装面,高于发电机安装面,滑油吸油管系设于湿式油底壳的内部,用于输送滑油,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和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设于壳体外侧的座体内,用于输送冷却水和燃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和可靠性,满足发电机组了对油、水的需要,保障了发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独立性及应急性,方便了维护保养,具有优良的通风散热性能、抗震性能和机械强度。抗震性能和机械强度。抗震性能和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装备,具体涉及一种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属于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0002]柴油发电机组主要用于核电站或者其他陆上核设施的安全级应急电源系统,在核电站或者其他陆上核设施失去厂外电源时,为全级系统设备以及安全级相关的系统设备提供电源,以保证实现反应堆安全停堆,余热排出,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或保持放射性物质浓度在事故工况规定的限值以下,从而在保护燃料元件不受损坏和保证核安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我国核电机组由全部从国外进口向国产化引进方向发展。沪东重机电站应急发电机组项目选用SEMT
‑
中速柴油机。
[0004]公共底座是柴油发电机组中发电机与柴油机安装和连接的平台,该平台不仅要求抗震,而且必须满足柴油机和发电机输入输出系统的部件的集成布置要求。
[0005]传统的以SEMT
‑
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采用分体式公共底座,其分为两个独立部分,即柴油机安装底座和发电机安装底座。柴油机布置在柴油机安装底座上,发电机布置在发电机安装底座上。发电机组在生产厂完成试验后,要对两个底座进行拆解,运抵电厂后,再根据要求重新对机组部件进行安装、调整和紧固。上述发电机和柴油机进行数次拆解、调整和装配的过程,一方面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发电机与柴油机多次的对中调整,引起的位置偏差会对发电机的核心轴承部件产生影响,导致产品寿命的缩短。
[0006]此外,传统的公共底座没有系统管系的复合功能。为了匹配柴油机滑油和燃油的进出,发电机组需要在公共底座的周围布置复杂的管路,传统的结构是将大跨度的管道布置在公共底座的上面,以完成冷却水和燃油的输入和输出。但这样在开放要道上敷设管路的结构不仅会占用柴油机观察和检修空间,增加了维修人员对机组维护和检测工作的困难,以及增加了人为接触损坏而造成的冷却水和燃油的泄漏隐患,另一方面也使冷却空气无法畅通地流经设备,降低了发电机的冷却效果,从而影响了发电机组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采用高度落差方式安装中速柴油机和发电机,同时将滑油和燃油的管路集成于其中,从而降低发电机的安装重心,并且在发电机组的周围保留足够的冷却空气的流通空间,达到提高冷却效果、便于维护检测作业和提高机组稳定性的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用于安装中速柴油机和发电机,该中速柴油机在输出端配置有机带冷却水泵和机带燃油泵,在自由端配置有机带滑油泵和辅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共底座集成布置了所述发电机组的部件,分为输出端
和自由端,该自由端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自由端的方向一致,该公共底座为具有抗震性能的刚性安装平台,包括座体、湿式油底壳、滑油吸油管系、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和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
[0010]所述座体为钢板焊接而成的舱箱式构件,内部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筋板,顶部设有水平的大面板,该大面板靠近所述公共底座的输出端处设有若干安装垫块,该安装垫块的上表面为所述发电机的安装面;
[0011]所述湿式油底壳包括壳体和上面板,该壳体为自由端侧板、输出端侧板、两块立板和底板相互焊接围成的船舱型构件,内部容纳有供应所述机带滑油泵的滑油,所述上面板水平地焊接于所述壳体的上部,作为所述中速柴油机的安装面,对该中速柴油机起支撑和密封的双重作用,该上面板突出且高度高于所述安装垫块的上表面,从而使所述发电机的安装面低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安装面,实现高度落差式的安装;
[0012]所述滑油吸油管系设置于所述湿式油底壳的壳体的内部且沉浸于滑油中,为所述中速柴油机输送滑油,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两个能够旋转的松套法兰、两个用于过滤滑油的滤油箱体和两个连接弯管,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若干支撑支架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上,一端分别通过所述松套法兰连接位于输出端的滤油箱体,另一端采用套管连接模式分别通过所述连接弯管与位于自由端的自由端侧板连接;
[0013]所述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和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座体内,分别用于为所述中速柴油机输送冷却水和燃油;
[0014]所述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包括冷却水输入管、冷却水输出管、冷却水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输入管与冷却水供水管连接,该冷却水供水管在自由端与所述辅机系统相接,所述冷却水输入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冷却水泵连接,所述冷却水输出管与冷却水回水管连接,该冷却水回水管在自由端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空冷器冷却水箱和辅机系统连接,所述冷却水输出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冷却水泵连接;所述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包括燃油输入管、燃油输出管、燃油供油管和燃油回油管,所述燃油输入管与燃油供油管连接,该燃油供油管在自由端与所述辅机系统连接,所述燃油输入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燃油泵的吸口连接,所述燃油输出管与燃油回油管连接,该燃油回油管在自由端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燃油滤器相接,所述燃油输出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燃油泵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油吸油管系还包括有O型圈和法兰,该法兰通过垫片和螺栓安装于所述自由端侧板上,所述连接弯管通过O型圈密封地套装在所述法兰的内孔中,构成滑油进油口,该滑油进油口通过管件与所述机带滑油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垫块上配置有调整挡块组件,在所述发电机安装时对该发电机在所述公共底座上的轴向和横向位置进行实时调节。
[0017]进一步地,所有所述安装垫块的上表面进行同时的单独加工,以满足所述发电机的安装面的平面度要求。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湿式油底壳的壳体的容量满足所述中速柴油机的100%负荷连续运行一周的滑油用油需求,以保持所述发电机组应急运行的独立性。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水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以及所述燃油供油管和燃油回油管穿过所述座体内的筋板,分别通过冷却水管支撑和燃油管支撑固定于该筋板上,所述冷却水输入管和冷却水输出管以及所述燃油输入管和燃油输出管分别通过冷却水管支架和
燃油管支架固定于所述座体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湿式油底壳的壳体的内部设有内筋板,外部设有外筋板,以保证所述湿式油底壳的强度和刚度。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0022]一种安装于上述公共底座上的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包括中速柴油机、防尘罩和发电机;所述中速柴油机通过若干高强度紧配螺栓安装组件和螺栓安装组件密封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湿式油底壳的上面板上,所述发电机通过若干安装螺栓固定安装于高度低于所述上面板的安装垫块上,实现高度落差式的安装,以降低所述发电机的安装重心,提高稳定性和避免共振;所述中速柴油机的输出法兰与发电机的端部法兰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成一体,所述防尘罩安装于所述公共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用于安装中速柴油机和发电机,该中速柴油机在输出端配置有机带冷却水泵和机带燃油泵,在自由端配置有机带滑油泵和辅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共底座集成布置了所述发电机组的部件,分为输出端和自由端,该自由端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自由端的方向一致,该公共底座为具有抗震性能的刚性安装平台,包括座体、湿式油底壳、滑油吸油管系、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和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所述座体为钢板焊接而成的舱箱式构件,内部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筋板,顶部设有水平的大面板,该大面板靠近所述公共底座的输出端处设有若干安装垫块,该安装垫块的上表面为所述发电机的安装面;所述湿式油底壳包括壳体和上面板,该壳体为自由端侧板、输出端侧板、两块立板和底板相互焊接围成的船舱型构件,内部容纳有供应所述机带滑油泵的滑油,所述上面板水平地焊接于所述壳体的上部,作为所述中速柴油机的安装面,对该中速柴油机起支撑和密封的双重作用,该上面板突出且高度高于所述安装垫块的上表面,从而使所述发电机的安装面低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安装面,实现高度落差式的安装;所述滑油吸油管系设置于所述湿式油底壳的壳体的内部且沉浸于滑油中,为所述中速柴油机输送滑油,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两个能够旋转的松套法兰、两个用于过滤滑油的滤油箱体和两个连接弯管,该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若干支撑支架支撑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上,一端分别通过所述松套法兰连接位于输出端的滤油箱体,另一端采用套管连接模式分别通过所述连接弯管与位于自由端的自由端侧板连接;所述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和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座体内,分别用于为所述中速柴油机输送冷却水和燃油;所述机带泵冷却水输送管系包括冷却水输入管、冷却水输出管、冷却水供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输入管与冷却水供水管连接,该冷却水供水管在自由端与所述辅机系统相接,所述冷却水输入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冷却水泵连接,所述冷却水输出管与冷却水回水管连接,该冷却水回水管在自由端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空冷器冷却水箱和辅机系统连接,所述冷却水输出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冷却水泵连接;所述机带泵燃油输送管系包括燃油输入管、燃油输出管、燃油供油管和燃油回油管,所述燃油输入管与燃油供油管连接,该燃油供油管在自由端与所述辅机系统连接,所述燃油输入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燃油泵的吸口连接,所述燃油输出管与燃油回油管连接,该燃油回油管在自由端与所述中速柴油机的燃油滤器相接,所述燃油输出管在输出端与所述机带燃油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中速柴油机为动力的发电机组的公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油吸油管系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宁玉,李帆,黄海根,侯磊,王玉宝,王凯,竺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