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二次扣除式码速恢复方法和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353664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数字通信的多路复用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二次扣除方式的码速恢复方法。采用对码速调整时钟分二次扣除以恢复信息时钟。第一次扣除是周期性的;第二次扣除是准周期性的。它们的重复频率很高,便于锁相环匀滑。本方法相对比特泄漏法进一步压缩了时钟的相位抖动,可用于同步数字系列的指针调整和采用正/零/负码速调整的C-n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我国实现同步光纤通信网有很大意义。(*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零/负码速调整的二次扣除式信息时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具体步骤:(1)首先进行周期性的第一次扣除,即当m帧内发生了n1比特正调整和n2比特负调整,取n=n1-n2,这里m为自然数,n1和n2为正整数或零,那么第一次对频率 为收端输入时钟频率C倍的时钟X作每l帧扣除l1个脉冲,得到时钟y,C为分数,要求满足关系式l1/l<C.(f10-f5-f20.(1+a1+a2))/f40,f40/l>>f5;其中,f10为收端输入时钟频率的标称值,a1为输入 时钟的频率稳定度,f20为信息时钟的标称频率,a2为信息时钟的频率稳定度,f40为标称调整帧频率,f5为相位匀滑用锁相环的等效低通带宽,l和l1为自然数;(2)再进行准周期性的第二次扣除,即对时钟y每d比特扣除d1脉冲,得到时钟z,要求 C.d.(f10-f20-l1/l.f40+n/m.f40)=f10.d1,d/d1>>1, f10/d>>f5;(3)最后用锁相环对时钟z进行匀滑和C分频,得到恢复的信息时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康冯重熙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