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6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腹腔穿刺针是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它具有手柄(1)、三棱形尖端的刺针(4),刺针外有保护性套管(2),刺针外有带缺口的开口管(3),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适于穿刺手术。(*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外科手术器械的医疗器械类。神经外科脑部疾病中的脑部积水,危及病人生命,为延长病人生命与减轻痛苦,常要进行脑部手术,把病人的脑部积水进行分流,使积水引入腹腔,使脑部降压。以往手术是在病人头、颈、胸、腹等部位进行切口,再用镊子夹住分流管,从皮下一段段地穿过,直至引入腹腔,病人因切口多、手术时间长、遭受痛苦也多,至今无一合适的穿刺器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脑室一腹腔分流用器械。一种具有手柄1,柄前有尖端呈三棱形的刺针4,刺针外有保护性套管2的腹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刺针外有一个带缺口的开口管3。该腹腔穿刺针的手柄与刺针可以固定也可以活接。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在脑部手术完成后,把置入脑室的分流管截取至到腹腔长度后,使用本器械从锁骨窝上方作一1厘米长的切口,深至皮下3-5毫米,用通条从该处穿入向头部切口处作一皮下隧道,待通条尖端部分露出后,或松动弹型头,在缺口园孔中插入分流管端部,再拧紧弹型头,或将分流管端部插入 孔的中心,再把分流管拉至小孔内,使分流管固定,退回通条,使分流管从皮下隧道通过。再在胸骨旁、脐旁所需部位同上法作切口,使用通条将分流管引至脐旁,检查分流管通畅后,用腹腔穿刺针于脐旁切口处(带开口管)刺入腹腔,再拔出刺针,保留开口管,把分流管剩余段,从开口管中插入腹腔,把开口管从分流管的开口部分取出,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适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附图为腹腔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柄,2-套管,3-开口管,4-刺针。权利要求一种具有手柄1,柄前有尖端呈三棱形的刺针4,刺针外有保护性套管2的腹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刺针外有一个带缺口的开口管3。专利摘要本技术腹腔穿刺针是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它具有手柄(1)、三棱形尖端的刺针(4),刺针外有保护性套管(2),刺针外有带缺口的开口管(3),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适于穿刺手术。文档编号A61B17/34GK2137937SQ9221954公开日1993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树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手柄【1】,柄前有尖端呈三棱形的刺针【4】,刺针外有保护性套管【2】的腹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刺针外有一个带缺口的开口管【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八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